《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2)

李忠效 听雪斋书馆 2020-03-23
127、155、210 潜艇战友聚会(2017年 · 青岛)视频


轮机班



三、轮机军士长龚殿飞
 


龚殿飞(1946~),江苏省启东县人。1965年8月入伍,在潜艇士兵学校学习。1966年分配到北海舰队127潜艇,任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1971年任147潜艇轮机军士长。1979年转业到青岛市北海船厂工作,1980年任北海船厂某船轮机长。1984年在家休养,1986年任青岛制冷企业总经理。


我上艇的时候,龚殿飞是轮机班长。轮机兵要值艇内更,在独立值更之前,需要由老兵带更。一个新兵要由两个老兵带,我的带更者是龚殿飞和阴玉水。他们都是我的师傅,我很尊敬他们。
我和龚殿飞一起相处的时间不长,大约也就一年多点的时间,后来他被调到147潜艇当轮机军士长去了。龚殿飞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特别爱钻研技术,脑袋很聪明,手也很巧,什么东西坏了,他捣鼓捣鼓就修好了。也许是“艺高人胆大”,他什么都敢拆,不管坏没坏,都敢动家伙。有一次,他把五舱右前部的空气减压器给拆了,费了好大劲才装上。那个减压器是把高压气减为中压气,用来启动内燃机的。当时我是新兵,也不知道那东西怎么样才算发生了故障,龚殿飞说减压器工作不稳定,就利用在艇上值更的时间给拆下来了。后来我得知,空气减压器之类的设备属于“精密仪器”,一般都是由工厂派技术人员维修,艇上的使用人员不能擅自拆卸,军士长张地岭都没拆过。张地岭听说龚殿飞把减压器拆开了,很不高兴。据说那减压器并无故障,是龚殿飞为了研究减压器的内部结构,擅自拆开来学习的。尽管如此,我还是挺佩服龚殿飞,连“精密仪器”都敢拆开来看看,并且能原样装起来,这就是“胆大艺更高”了。
龚殿飞转业到地方以后,我听说他利用在部队学到的技能,开了一家制冷设备维修部,自己当老板。那时还是改革开放初期,他大约是我们艇队最早“下海”的“弄潮儿”。
2008年,我编辑老艇纪念册时,龚殿飞写了一篇文章《艇长笑了》。我看过之后,我也笑了。我发现龚殿飞很会抓细节,具备当作家的潜质。如果他有这方面的爱好,说不定会是一个不错的作家。


艇长笑了
龚殿飞

在很多同志的记忆中,艇长张连忠是个非常严肃的人,很少见到他笑。我这里讲两则他笑的小故事。
感动军工师傅的行动
这件事是我亲身经历的。
大约是1969年的夏天,我们127潜艇进4808厂坞修。刚进厂的时候,工人的工作积极性还挺高,不到一个星期,就把两台主机的主件都拆回了车间。可是这些机件运回车间以后,就躺在那里不动了——没人再理它们。我们多次去车间察看,几乎没有工人工作。他们有的在打牌,有的在看小说,有的在干私活。我们回来向张连忠艇长作了汇报,他分析说:“现在青岛的形势很乱,工人们受到影响,干不干一个样,反正都是大锅饭。”艇长要求我们想办法让工人们工作,否则潜艇出厂的日子就会遥遥无期。
第二天,我和军士长张地岭带了5个战士,一起来到车间,自己研磨缸头吸、排气阀,并要求大家手抬高一点,研磨的声音大一点。我们六、七个人,一个人负责一只缸头,“乒乓、乒乓”研磨气阀的声音在车间里回响。第一天,工人们没有多大反应。第二天,我们继续“乒乓、乒乓”地研磨。连续三天下来,工人们坐不住了,可能是被我们的精神所感动,都纷纷过来工作了。
在工人师傅的努力和我们的大力配合之下,潜艇终于按期出厂了。潜艇出厂那天,我看到张连忠艇长欣慰地笑了。
辣椒炖肉皮
这件事是食堂管理员于年利告诉我的。
大约是1970的夏天,我们艇进行7昼夜航行训练回到码头,干部战士的体力消耗很大,加上天气又热,大家都不大爱吃饭,炊事员按全艇人员平时的饭量做的米饭,现在连三分之一都吃不完。这样下去,同志们的身体要受影响的,怎么办?艇长张连忠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到食堂里左看右看,发现有很多肉皮挂在没人注意的小菜房旁边,顿时有了主意。他叫炊事员把肉皮取下来清洗干净,他要为大家做一道能下饭的菜。
第二天做午饭时,他叫炊事员多做些米饭,并亲自下厨,做了一锅“辣椒炖肉皮”。开饭的时间到了,大家一走进饭堂,马上被“辣椒炖肉皮”的香味吸引,不由得勾起了食欲。我们从来没吃过这个菜,看着好看,尝一口,味道也不错,真是色、香、味俱全,于是大家胃口大开,把两大盆米饭全都吃光了。看见同志们终于有了胃口,张艇长满意地笑了。


四、轮机军士长李荣生
 


李荣生(1948.9~),江苏省泰兴市人。1969年入伍,曾任127潜艇轮机兵、155潜艇轮机班长、210潜艇轮机军士长;1975年7月任216潜艇轮机军士长、动力长;1979年5月起任203潜艇、216潜艇副政委。1986年1月转业,任江苏仪征化纤公司涤纶二厂动力车间党支部书记、党委办公室主任、人事劳动教育科长。2004年12月退休。


李荣生个子不高,长着一双有神的大眼睛,透着一种聪慧和机灵,他是艇上颇受张连忠喜欢的几名1969年入伍的江苏兵之一。他好象还当过艇党支部的战士支委。他在210艇提的军士长,调到别的艇提的动力长,之后又当过潜艇副政委。1986年转业到江苏仪征化纤公司工作。
2008年,我编辑老艇纪念册时,曾经托江苏的战友找他,没找到。这次是退了休的沈铭,费了很多周折,终于把他找到了。看到他发来的近照,我不由得感慨万千。岁月不饶人啊!如果是在大街上碰见他,绝对不敢相认。当年的帅小伙已是面目沧桑,那双漂亮的大眼睛哪里去了呢?松弛下垂的眼皮无情地挡住了他那明亮的双眸。
2017年5月,我陪老艇长张连忠到南京,住在海军指挥学院。南京周边的老战友都来了,李荣生也来了。这是我们分别40多年后第一次见面。他和照片上的他差别不大,当年的帅小伙儿,如今已变成了近70岁的老人。谁说岁月无痕?看看这些老战友就知道了,岁月有痕啊!很多人都是40多年没见面了,久别重逢,总有说不完的话,一个屋子20来人,感觉大家都在说话,闹哄哄的。我注意到,李荣生还是和过去一样,话不多,似乎显得比过去更深沉了。


我最敬佩的人
李荣生

我最敬佩的人是谁?他就是新中国127潜艇的老艇长张连忠。我有幸在他的手下当兵六年多,这是我一生中难忘的六年,是我成长进步的六年,也是收获最大的六年。
我衷心感谢老艇长对我的关怀、帮助和培养。转眼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岁月更迭,青春已逝,可老艇长的风采品行,还不时在我的脑海里显现。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身先士卒,处处为战士做榜样。就拿潜艇进坞修理来说,以往潜艇的除锈保养是由厂方负责,“文革”期间,船厂工人不上班,这些活儿我们只好自己干。艇外壳的除锈保养好做,外壳和固壳之间的水柜、油柜除锈保养可就是一场硬仗、恶仗了。这项工作的酸甜苦辣只有我们饱尝过。潜艇从头到尾分成十几个水柜、油柜。每个水柜、油柜里面又被钢板分割成一个个一米左右的格子,有人戏说它是铁笼子,实际上比铁笼子还不如。铁笼子虽然窄小,还勉强可以坐,可以自由呼吸新鲜空气,可以看见灿烂的阳光,而水柜、油柜里面却是黑洞洞、冷冰冰、脏乎乎的,空气混浊,尤其是燃油柜的气味更难闻。钻进水柜和油柜,得懂点窍门,否则会吃尽苦头。比如,要平仰着脚先进去,然后上身一点点缩进去。脚下要踩住支撑点,不然会一下滑到潜艇的底部。除锈时,水柜里铁屑飞舞,满身满脸的污垢,鼻孔里面都是黑的,弄不好还会迷眼睛。刮刀、铁锤除锈声非常刺耳,再加上里面密不透风,一会儿就汗流浃背,呼吸困难……就是这样的工作,老艇长经常和大家一起钻水柜,一干就是半天、一天。每次除锈之后,大家互相看看,个个都像是“叫花子”。有一次,一位工人指着个子不高的老艇长问:“这小老头是谁呀?他也钻水柜?”我告诉他:是我们艇长。工人竖起大拇指说:“佩服!佩服!”其实当时张艇长才40多岁,并不老,只是因为他皮肤有点黑,再被铁锈和汗水一抹,就成了“小老头”了。
张艇长不仅干活身先士卒,还处处关心爱护部下。吴贵初副长生病住院,他亲自安排专人陪护。吴贵初逝世后,仍每年派人去他家探望,问寒问暖。战士家人来部队探视,他都亲自或者派夫人去招待所看望慰问。这一件件,这一桩桩,全艇战士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张艇长在支队还以严格管理部队而闻名。就说部队开饭这件小事,支队规定可提前五分钟就餐,可有的艇提前得多,常常其他艇的人员吃饭回来了,我艇才列队去食堂。而且队列必须整齐,如果不整齐,艇长会下令返回宿舍,重走一次。由于他国语严厉,有人甚至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小军阀。正是在老艇长的严格管理之下,我艇保持了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传统,培养出了一大批军事技术骨干,不断输送到新成立的艇队,为潜艇部队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平凡孕育着伟大,细小凝聚着高尚。像上述平凡的小事还有不少,所以说,老艇长是我最敬佩的人!
 


本公众号近期连载海军作家李忠效编著的纪实文学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敬请阅读

前文回顾

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序言和引子
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1)
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2)
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3
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4)
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5)
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6)
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7)
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8)
1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1)
1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2)
1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3)
1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1)
1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2)
1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3)
1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4)
1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1)
1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2)
1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3)
2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1)
2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2)
2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3)
2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4)
2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5)
2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1)
2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2)
2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3)
2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1)
2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2)
3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3)
3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4)
3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5)
3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6)
3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电班
3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1)
3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2)
3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3)
3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4)
3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
李忠效,笔名:钟笑。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欢迎关注听雪斋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