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9)

李忠效 听雪斋书馆 2020-03-30

127、155、210 潜艇战友聚会(2017年 · 青岛)视频



轮机班




十七、轮机兵华义朝

 

华义朝(1953.3.3~),湖北省随州市(原随县)人。1970年12月入伍,曾在127、155、210潜艇任轮机兵。1978年4月退役,到青岛远洋公司工作。2008年退休。


1971年,轮机班分来4个新兵,华义超是其中之一。华义超是湖北人,说话有点家乡口音,一开始听他说话不太好懂,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听懂一些,不知是听习惯了,还是他的家乡口音变轻了。
干轮机专业,少不了要和油污打交道,怕脏怕累是不行的,轮机班好像就没有这种人,华义超自然也不例外。他是个很好的轮机兵,却不是个有故事的人。要写他的印象记,竟想不起来他做过什么好或者“坏事”。
华义超退役后就和大家失去了联系。这些年我一直在找他,没找到。这一次是武汉的李军通过湖北的战友把他“挖”出来的。
我给他打电话,40多年不见,他的家乡口音更重了,听他说话有点吃力。像是又回到40多年前他刚上艇的时候。他答应给本书写篇文章,过了很久,他只给我发来以下几句话:
军营的生活远远离去,记忆已经模糊不清,只有那么几个回眸,牢不可破地黏在记忆里。当时,1971年至1975年,我先后在127、155、210艇服役,这几个艇的艇长都是张连忠。张艇长对部下很严格,记得有一次列队,我忘记戴手套,张艇长严厉地批评我说:队都站不好,还能入党么?但后来张艇长怕我有情绪,单独开导我,又积极推荐我入党。张艇长既严厉又不缺和蔼。
 

十八、轮机兵孙红明
 

孙红明(1952.5~),上海市宝山区(原宝山县)人。1970年12月入伍,曾任127、155、210潜艇轮机兵。1977年7月退役,在上海铜带厂工作。2005年退休。


我在《轮机兵陆源昌》一节中曾经写到孙红明。他来自上海郊区宝山县,我曾经问他:你们那里是不是有一座山叫宝山?他用上海话对我说:宝塞(山),宝塞(山),莫(没)宝也莫(没)塞(山)。我不会说上海话,但这一句我记住了。
孙红明长得有点胖,因此得了一个外号“小地主”。他性格很憨厚,别人叫他外号,他也满不在乎,嘿嘿一笑,就过去了。
他因为胖,胸上肉多,而且两胸有点外凸。如果只看胸,就像正在发育中的女子,似乎乳头也比别人的大,经常有人和他开玩笑,在他胸上摸一把,然后说:好丰满!有一次,记不清是谁了,和他开玩笑说:能不能挤出奶来?他居然真的试着挤了一下,还真就挤出了一点白色的分泌物。当然是很少的一点点。
孙红明属于那种能吃苦耐劳的人,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什么特点,而吃苦耐劳,在轮机班是算不上特点的,因此其他方面我印象不深。他退役之后,就一直没有和大家联系。10年前,我曾托人找过他,但是宝山地区因为建设宝山钢铁公司,搬迁很多村镇,孙红明的家也不知搬到了什么地方,一直到2017年5月,才通过上海的战友联系上他。
2017年6月,我陪张连忠司令员到上海,见到了阔别40多年的孙红明。他的变化不大,65岁了,看上去起码年轻10岁。尽管如此,“小地主”也变成“老地主”了。
这一次,本来是约他写篇文章的,他一再表示不会写,就不写了。他干活是把好手,写文章却不在行。怎么办?只能由他去了。
 

十九、轮机兵王占康


 王占康(1951.2.12~),辽宁省东港市(原东沟县)人。1970年12月入伍,曾任127潜艇轮机兵。1971年10月调到某快艇支队工作,先后在064艇、2102艇、2108艇、2105艇任战士、机电军士长、指导员;1981年9月在大连海军政治学校学习,1983年4月任快艇某大队4中队副政委,1984年1月任快艇某支队勤务船中队副政委、政委。1986年转业。1987年1月任威海市糖酒茶公司副书记,1993年6月任威海市副食品总公司国际经济部经理,1999年6月任威海市蔬菜公司仓库主任。2011年2月退休。


王占康是渔民出身,当兵之前乘船去过很多地方,中国沿海的渔场他都去过。记得当时我带他值更,每次学完有关值更知识,大家就围坐在二舱的餐桌旁,听他摆龙门阵。特别是江浙一带的风土人情,对于我们这些北方人来说,简直如听天方夜谭。比如当时南方有些地方,厕所建在路边,只有一面矮墙,挡着屁股,正面对着马路,下面有一尺多高的挡板,上面毫无遮挡。厕所不分男女,左右只是有道隔板,男女可以同时坐在挡板上方便;一边排泄一边聊天,还可以互递手纸。当时我们都没去过南方,谁也没见过这种场景。当然南方也不是处处如此,后来我们去了南方,可能都改进了,也没见到过,因此无法核实他说的是否属实。另外他说,浙江的什么地方,称呼小女孩有一个特别的称谓:小娘逼。我们问:是骂人吧?他说:不是,就是平常的称呼,就像北方称呼“小姑娘”。我曾向浙江人氏求证,得到的答案是:有此一说。
当时我们都觉得王占康见多识广,口才也不错,不晕船,能吃苦,前途不可限量。可是随着“林彪事件”的发生,“潜艇事业大发展”的形势也发生了变化,几乎达到偃旗息鼓的地步,一大批潜艇兵被分流出去,王占康也被送到了快艇部队,从此失去联系。
这一次,通过他们那批分流出去的李军,意外找到王占康的行踪,总算联系上了。2016年10月,我回丹东参加侄女的婚礼,正好王占康也在丹东,我和他还有其他几个丹东老乡一起聚了一次。
王占康应我之约,给本书写了一篇文章《一次难忘的“西餐宴”》。他说的这类事情,张立喜在他的文章中也曾提到,只是我没遇到过。如果不是看他们的文章,我还真不知道张连忠艇长还有这么细心的一面。


一次难忘的“西餐宴”
王占康

1971年7月31日下午,青岛市政府在人民会堂举行八一建军节文艺晚会,127艇派出10位新兵观看演出,看完演出回到艇上己经8点多钟。张连忠艇长见我们回来了,就把我们10个人招集在部门长办公室,说:“晚饭就在这里吃吧!”
看到摆在桌子上的各种食品,我们都惊呆了:牛肉罐头、猪肉罐头、午餐肉罐头、水果罐头等10多种罐头,还有面包,点心。
早已过了晚餐的时间,大家肚子都饿了,于是就甩开腮帮子,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有人开玩笑说:这是西餐宴啊!
我一边吃一边想:看演出还有这个待遇,不但吃的好,还有艇长亲自招呼,好像哪里有点不对劲儿啊!
后来得知,是值班员忘记通知伙房给我们去看演出的人员留饭了。好在潜灶罐头食品多,张艇长就派人给我们准备了这顿风味独特的“西餐宴”。
等大家吃得差不多了,张艇长又来问:“吃饱了没有?够不够?”还问我们节目好看不好看。
张艇长平时给人的感觉,很严肃,大部分时间都阴着个脸,很少见他笑,所以大家都怕他。但是此刻,他的语气很温和,表情很慈祥,不像艇长,更像家长,像兄长,像亲人。
在此之前,我从未吃过西餐,也不知道西餐是什么样,这一次终于长见识了。当然,真正的西餐也不是这个样子,起码还应该有个烤肉、奶油、罗宋汤、红菜汤什么的,这也是我后来才知道的。不过这次所谓的“西餐宴”给我们开了洋荤,真是看着高兴吃着开心。
现在想想,当时我的感受还真是不在乎一顿饭的好坏,而在乎张艇长对战士的关心和关爱,让我感觉到解放军这所大学校的温暖。
127艇有一班好领导,是一个好的战斗群体,不愧是海军、舰队的先进单位。曾经生活、战斗在这样的群体当中,是我一生的骄傲和自毫。127艇团结友爱、互帮互学的生活氛围,时刻准备打仗的战斗作风,深深影响着我。在127艇的那段时光,使我一生受益。

 
本公众号近期连载海军作家李忠效编著的纪实文学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敬请阅读

前文回顾

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序言和引子
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1)
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2)
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3
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4)
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5)
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6)
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7)
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8)
1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1)
1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2)
1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3)
1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1)
1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2)
1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3)
1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4)
1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1)
1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2)
1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3)
2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1)
2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2)
2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3)
2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4)
2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5)
2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1)
2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2)
2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3)
2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1)
2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2)
3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3)
3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4)
3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5)
3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6)
3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电班
3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1)
3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2)
3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3)
3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4)
3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
4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2)
4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3)
4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4)
4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5)
4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6)
4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7)
4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8)
李忠效,笔名:钟笑。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欢迎关注听雪斋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