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2)

李忠效 听雪斋书馆 2020-04-02
127、155、210 潜艇战友聚会(2017年 · 青岛)视频



轮机班




二十三、轮机兵余顺洪

 


余顺洪(1955.9~),浙江省金华市人,1975年入伍,曾任210潜艇轮机兵。1977年7月到武汉海军工程学院学习,1980年8月任56-110潜艇实习动力长,1981年2月任202潜艇动力长,1982年8月任211潜艇动力长;1983年10月任宁波潜艇支队253艇动力长、机电长;1986年2月入大连海军政治学院学习,1987年2月任253艇政委。1990年1月转业,任浙江省机械进出口公司人事部经理、总经理办公室主任,1999年2月任浙江省五金工具进出口公司总经理,2004年4月任浙江省机械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2004年9月任浙江省机械进出口公司总经理。2015年9月退休。


余顺洪上艇的时候,我是轮机班长,我们相处了大约一年多的时间,我就到支队政治部当干事去了。在我的印象中,余顺洪的性格有点内向,说话时甚至有些腼腆,别的印象就不深了。从他发来的简历上看,他1977年到海军工程学院学习,1980年毕业后分到56-110潜艇任实习动力长,而我已于1978年调到舰队机关工作,好像此后再没见过他。看了他的简历才知道,他后来还当过潜艇政委,可见部队生活对他锻炼很大,他的变化也很大。
2008年,我编辑老艇纪念册时,曾经找过他,没找到,这次终于联系上了。他应我之约发来一篇短文,没有标题,我给他编了一个标题《210潜艇留下的记忆》。


210潜艇留下的记忆
余顺洪

我在21O潜艇生活工作时间整两年。虽说两年时间在人生经历中是短暂的,但7OO多个日日夜夜,和战友们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学习同训练,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时过近40年,每每回想往事,仍然历历在目。
记得1975年我所在的轮机班是个充满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战斗集体,班里共有8名成员,他们是:军士长张地岭、班长李忠效、轮机兵刘沛和、孙红明、许彦伟、张世江、吴立华,再就是我了。领导对部属如兄弟,爱护、关心,战士们敬领导如师傅、兄长。大家高标准,严要求,对训练一丝不苟,对技术精益求精。当年艇上的战友们提起轮机班,总是称赞有嘉。正如班长李忠效在一首小诗中说的那样:连杆手挽手,气缸肩并肩。
在日常工作中,我承担全艇性工作较多的是负责黑板报,不记得因为什么,我上艇不久的某一天,副政委孙承勤手里拿着一叠稿件找到我说:小余,听说你字写的还可以,你把这些稿件抄出来。领导给任务我也不好推让,尽管心里发毛,怕写不好领导不满意,新兵蛋子的我还是没敢拒绝。随后我忐忑不安地抄完板报,战战兢兢地向副政委汇报,没想到受到了领导的表扬。艇上的官兵们发现当期板报的结构布局、标题安排、板块书写令人耳目一新,都纷纷称赞,相互打听是谁出的,这时我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当我出的板报得到领导和战友们的肯定和赞许时,我感觉到我们军士长脸上都洋溢着笶容,似乎是说,这是我们轮机班的光荣。哈哈!那真是个积极向上的美好时代!
从此,艇上出黑板报的任务就落在我肩上了。有时郑国民和郎会诚也来帮忙,事后我们也成了好朋友。记得我艇的黑板报在支队比赛中还得过奖呢!
2lO艇的训练生活中,有几件小事深深地印在我脑子中,永远难以忘怀。那是1976年11月,我艇接受上级下达的远航训练任务,当时我们班从潜校训练团分来四位新战友:张德利、刘会良、舒满清、王××。艇上为培养锻炼新同志,要求少量新兵随艇远航。我班参加远航的新同志是张德利,小张分配在5战9战位,由我和张世江带他。潜艇起航离港时,小张很激动。因为在机舱里看不到外面,小张问我:潜艇开了吗?我说:早就在航道上了。他用乞求的口吻说:我想到甲板上去。我说:不行,在海上艇员的行动都要按部署活动,一级部署必须在自已的战位上,听候命令随时完成自己的任务。他默然了,看得出有些失望。
潜艇航行了大约半小时,转换到二级部署,我和张德利在五舱后部值班,机长是班长李忠效。两台柴油机工作,潜艇在水面航行。这时海面可能有五六级风浪吧,艇体有些左右摇晃,上下颠簸,这时小张已全然没有刚才的兴奋劲,只见他紧闭着嘴一句话也不说,我知道他是晕船了。我想问问他怎么样,可主机发出的巨大轰隆声充斥全舱,说话根本听不见,我只好用轮机兵习惯的手势问他晕得怎样,能不能坚持。他是新兵,不理解手势的含义,只是两眼直直地望着我。我让他坐在战位处的柜子上。大约过了十多分钟吧,他突然呕吐起来。我都来不及给他拿脏物桶,他吐了后舱一地板。我用我的衣服袖子给他擦了擦脸,用抹布将地板擦干净,前舱的班长发现了,走过来看了看情况,示意我集中精力操作。直到交更,小张断断续续吐个不停。
到海区了,潜艇拉起了战斗警报,一级部署,准备下潜。主机停了,张世江过来见小张垂头丧气,脸色煞白仍坐在柜子上,对我说:小余你咋带的兵,这是战斗警报,小张咋还坐着不动?他提高嗓子说:小张起来,站在自己的战位上!
小张无奈地站了起来。随后潜艇下潜了,艇体的晃减轻了,军士长走过来安慰小张:“到水下了,没事了,年轻人多锻炼就好了。”
一般情况下,潜艇到水下就不会晃了。那天也不知怎么回事,到了水下艇体还在晃动,晕得小张两眼发直。中午开饭的时候,我给小张端来饭菜,他说吃不下。我们百般劝说,他仍然粒米未进,只是喃喃地说:我受不了,怎么办?张世江跟他开玩笑说:怎么办?让舰队派直升机来。
潜艇远航,几乎都是在水下航行。为了给蓄电池充电,潜艇有时要到“空气筒深度”航行,在这个深度,潜艇也会有一些摇晃。小张的状况比前一天略有改善,但时不时还会晕船呕吐,又不大进食,最后胃里没有东西吐了,只吐黄水,有人说那时胆汁,我不知怎么会把胆汁吐出来。我看了有些着急,却没有办法,只能一边安慰他,一边端水端饭,清洁卫生。有一次,潜艇上下颠簸起来,小张突然抓住我的手说:小余,直升机什么时候来?看来他是把张世江的玩笑话当真了。
我顿时觉得,他这样下去是无法战胜眼前困难的。我明确地告诉他:没有直升机,舰队也不可能派直升机。既来之则安之,你没有退路,你必须自身战胜一切困难,没有任何条件可依靠,也不能心存任何侥幸,只有坚强地挺下去,才是将自己锻炼出来的唯一途径。
听了我的这番话,小张绝望了,不!是死心了。也许他终于明白了,只能丢掉幻想,背水一战,才能坚持到底。之后,小张虽还是晕船,也时不时呕吐,但吐完了再吃,当更时也能坚守岗位了。到远航后期,他变得坚强了,开朗了,并能独立操纵自己的岗位了。
小张的经历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向死而生,柳暗花明。

 

二十四、轮机兵张德利
 


张德利(1957.4~),山东省荣成市(原荣成县)人。1976年2月入伍,曾任210潜艇轮机兵,1980年底退役。


张德利他们1976年入伍的那批兵,新兵训练结束后,又在潜校培训了半年多,上艇没多长时间,我就到支队政治部当干事去了,和他们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很短,所以留下的印象不深。不过后来我又回艇参加了一次30天的远航,张德利也参加了,在一个机舱里朝夕相处一个月,印象自然就加深了许多。关于那次远航,我曾在其他文章中写过;关于当时作为新兵的张德利,也有别人写过,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在此之前,我曾几次寻找张德利,一直没有他的下落。这次好像是鱼雷班张毅找到他的。他远在上海,帮孩子看孩子,挺忙,2017年11月的青岛聚会他也没能参加。我有40多年没见到他了。这次编书,我和他通了电话,要来了他的近照。看照片,他的样子倒显得挺精干。我约他写篇文章,他说就不写了,一是不会写,二是孩子闹,静不下心。我理解,孩子比天大。那就不写吧!


 

本公众号近期连载海军作家李忠效编著的纪实文学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敬请阅读

前文回顾

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序言和引子
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1)
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2)
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3
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4)
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5)
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6)
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7)
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8)
1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1)
1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2)
1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3)
1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1)
1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2)
1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3)
1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4)
1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1)
1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2)
1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3)
2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1)
2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2)
2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3)
2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4)
2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5)
2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1)
2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2)
2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3)
2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1)
2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2)
3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3)
3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4)
3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5)
3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6)
3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电班
3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1)
3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2)
3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3)
3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4)
3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
4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2)
4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3)
4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4)
4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5)
4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6)
4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7)
4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8)
4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9)
4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0)
4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1)
李忠效,笔名:钟笑。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欢迎关注听雪斋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