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3)

李忠效 听雪斋书馆 2020-04-16

127、155、210 潜艇战友聚会(2017年 · 青岛)视频



舰务班


六、舰务班长陈国校
 


陈国校(1952.12~),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原上虞县)人。1970年12月入伍,曾任127、155、210潜艇舰务兵,1976年10月任210潜艇舰务班长,1981年11月任210潜艇舰务军士长;1983年10月任215潜艇舰务军士长。1985年12月转业,在浙江省上虞县航运管理所(2010年更名为上虞市地方海事局)工作,1986年11月任副站长。2012年12月退休。


当年的陈国校,瘦瘦的,高高的个子,平时话语不多,干活像一头牛。记不清是哪一次远航了,只记得远航穿的是亚麻的灰颜色的背心裤衩,陈国校参加抢修机器,因为舱室温度高,他用的力又大,背心裤衩全是汗,几乎找不到一丝干的地方。他站在那里一会儿的工夫,他的脚下就汪出一滩汗水。这个画面我永远不会忘记。也许他自己都不记得了。
据沈铭回忆:
陈国校曾获得共青团中央颁发的百名青年“五四奖章”。北海舰队仅有两人获此殊荣。
2008年,我编辑老艇纪念册时,曾多方打听陈国校的下落,一直没有如愿。这一次,通过微信群里的战友,终于找到了他。他应我之约,写了一篇文章《远航之前》。他在远航之前的心理,是具有共性的。看了他的文章,我好像又回到了远航之前的那个时刻。


远航之前
陈国校

210潜艇的官兵,腰板笔挺地坐着,静静地听政委讲话:“同志们,这次远航,时间长,任务重。远航,肩负着祖国人民的重托,承担着维护国家海洋安全的责任,我们必须做好一切准备,把这次远航任务完成好。”
这是1976年的一天,我艇将要执行一次长达30天的远航任务,政委做战前动员。
我所在的舰务班,一共8个人。在没有军士长的情况下,我作为舰务班长,要带领全班同志做好机器维修保养工作。
根据政委的讲话精神,结合我班各个岗位的实际情况,我对全班工作做了统一协调,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对机器进行全面维修保养。
舰务班管辖的系统管路繁多,大小阀门数也数不清,我们集中力量,对众多复杂的机械装置,预先编好号码,然后按编号逐一检修,以防遗漏。
潜艇进坞,我把全班分成两组,我与一名老同志各负责一组。他负责水上部分,对各舱进行检修,更换各系统老化垫片,螺钉螺帽,更换通风阀橡皮圈,研磨漏气漏水阀门等。我负责水下部分,检查每个水柜、海底门,更换橡皮圈,调整注水弇,对水下船舷阀门、水下厕所等重点设备重点维护保养,以保证海上万无一失。水柜里面又闷又湿,呼吸不畅,但大家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困难认真工作。
在近一个月的远航准备工作中,我们舰务班负责管理的机械装置,运转正常,阀门转动轻松自如,不漏水、气、油,全部机械系统都处于良好状态。
为了准备远航,全班战士付出了很多。有的推迟了回家探亲;有的父亲身体不好,也不能回去照顾;有的未婚妻计划要来部队看望,也因检修任务繁重而取消。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让我很感动。
后来,因为粉碎“四人帮”,远航计划被推迟,一个月后的11月份,上级决定,我艇继续执行远航任务。随着艇长的一声令下,我艇缓缓离开码头,驶向大海深处,我们的心也随之飞向远方。
正如一首诗歌所写:
展开了飞翔的翅膀
乘风浪四海去徜徉
未来就在前方现在让我们去远航
哪怕有再多挫折也不可能阻挡
勇气装满行囊呼吸着大地的芬芳
风雨中坚持信念向着美好的未来
快乐地启航
 

七、舰务兵崔才伦
 


崔才伦(1948.12.29~),辽宁省瓦房店市(原复县)人。1968年入伍,曾任127潜艇舰务兵。1971年5月任新编1号艇舰务班长。1973年3月退役。曾任瓦房店市李小小学代课老师、瓦房店市罗屯磷矿职工。


崔才伦长得胖呼呼的,外号“胖墩儿”,人很活泼,喜欢打闹,有时他挑衅了人家,然后撒腿就跑,因为他身体胖,跑的是一串小碎步,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戏台上的一个丑角在逗观众发笑。
我在《轮机兵郭庚森》那一节中曾经提到崔才伦与郭庚森“比武”的故事:郭庚森让崔才伦用胳膊粗的木杠顶他的肚子。郭庚森站马步运气,肚子上鼓起一个包,崔才伦用杠子去顶郭庚森的肚子,居然顶不动他。崔才伦输了以后有点不服气,扔了杠子,上去对着郭庚森的肚子捣了一拳,结果那个鼓包像钢板一样,崔才伦疼得直甩手,嘴里还“咝咝”地抽着凉气。
那时部队的娱乐生活很贫乏,自娱自乐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胖墩儿”崔才伦几乎称得上是艇上的一个“活宝”。
崔才伦退役之后就销声匿迹了,不知他去了哪里。一直到2018年初才找到他。
2018年5月,我到大连采访,大连的战友借此机会搞了一次聚会,我见到了好几位40多年没见面的战友,其中包括崔才伦。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崔才伦除了头发少了一些,外形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就是在大街上,也可以一眼就认出他来。当然,他脸上的皮肤不像以前那么红润和有光泽了,不过真的不像是70岁的老人。完全可以减去10岁。为了这次聚会,他从几十公里外瓦房店赶来,真是让我感动。


八、舰务兵刘振廷


 刘振廷(1951.3.16~),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原金县)人。1969年入伍,曾任127潜艇舰务兵。1974年退役,到天津渤海石油公司工作。2011年退休。


刘振廷性格比较内向,说话有点结巴,喜欢运动,我们一起打过篮球和乒乓球,别的印象就不深了。据说结巴的人都是因为脑子太聪明,语言系统没有脑子转得快,才导致结巴的。不知是否有科学根据。
我和刘振廷同在一个部门,一起相处了几年,现在要写他,居然想不起有什么故事可写。不过我很想找到他,就在“曾经的127”微信群里发动群众。在本书即将截稿的时候,王连石和于水洋终于找到了他。我给他打电话,40多年过去了,他的口音没变,而且仍然有点结巴,我感到很亲切。我约他写文章,他答应了。可过了几天,他来电话说,他不想写了,一是不会写,二是脑子不好使,很多事想不起来了。这种事情不好勉强,我只能说:不写就不写吧!等这本书出来,让他看看别人写的文章,也许能勾起他对往事的回忆。
他按照我要求发来一张近照,看照片,满脸沧桑,比我想象的样子要显老。再一想,他66岁了,也该老了。岁月是流动的,并且是不可阻挡的,谁也别想逆向而动。不老的,是我们青春的记忆。

九、舰务兵应兴旭
 


应兴旭(1949.7.4~),辽宁省普兰店市(原新金县)人。1969年入伍,曾任127潜艇舰务兵。1973年退役,到天津远洋公司当国际海员,历任机工、机工长、三管轮。2004年退休。


应兴旭是个少言寡语的人,平日里总是默默地站在人群里看别人闹腾,好像他重来没有充当过什么事情的“主角”,所以人们常常忽视他的存在。我们一起相处了好几年,现在居然想不起有关他的故事。
为编此书,我一直在号召战友们帮助寻找那些“失联”的战友,就在本书即将截稿的时候,王连石不知怎么找到了他。他为本书写来了一篇短文《往事回顾》。有一大半文字是写他退役后的事情。由于时间太紧,就没有要求他再补充内容了。


往事回顾
应兴旭

1969年3月,我当上了一名潜艇兵,来到原海军潜水艇士兵学校的校园,开始了一年紧张严格的军事学习和纪律严明的军事训练。培训结束后,本人有幸被分到127潜艇上当舰务兵。这条艇是战备值班艇,艇长就是后来出任海军司令员的张连忠。他对我们全艇官兵训练、学习、生活、管理要求非常严格,潜艇在海上连续训练十天八天是常有的事,这段部队生活磨砺了我的意志,是我一辈子的精神财富。
1973年,我从部队退役,到天津远洋公司做了一名国际海员,历任机工、机工长、三管轮,直到2004年退休,先后去过40多个国家。
1974年,我在金沙船上,轮船在大连装货准备前往欧洲。第一次要去世界最发达的地方,可以亲眼看一看欧洲发达国家到底是什么样子了,我的心情格外激动。正当我兴奋无比时,一个可怕的消息瞬间打破我的憧憬,使我由兴奋变得恐惧。那就是当时苏伊运河封闭了,船舶只能绕行好望角。好望角一年之中有大半年是狂风肆虐、巨浪翻滚,有很多船舶在那里被埋藏在海底。恐惧使我想到了放弃,可是我曾是一名军人,军人怎能贪生怕死?勇气立刻战胜恐惧,轮船按照预定的时间和路线起航了,我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加倍仔细地操作着每个设备。我们是非常幸运的,海面风浪不大,船平安抵达。这个不平凡的经历令我时常回忆,终生难忘。
 


本公众号近期连载海军作家李忠效编著的纪实文学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敬请阅读

前文回顾

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序言和引子
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1)
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2)
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3
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4)
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5)
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6)
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7)
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8)
1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1)
1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2)
1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3)
1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1)
1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2)
1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3)
1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4)
1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1)
1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2)
1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3)
2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1)
2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2)
2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3)
2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4)
2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5)
2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1)
2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2)
2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3)
2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1)
2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2)
3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3)
3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4)
3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5)
3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6)
3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电班
3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1)
3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2)
3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3)
3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4)
3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
4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2)
4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3)
4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4)
4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5)
4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6)
4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7)
4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8)
4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9)
4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0)
4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1)
5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2)
5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1)
5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2)
5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3)
5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4)
5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5)
5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6)
5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7)
5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8)
5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9)
6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10)
6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11)
6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1)
6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2)

李忠效,笔名:钟笑。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2016年6月退休。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欢迎关注听雪斋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