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1)

李忠效 听雪斋书馆 2020-04-20

127、155、210 潜艇战友聚会(2017年 · 青岛)视频


第五章 勤务部门



一、医生于德兴
 


于德兴(1939.7.25~),山东省广饶县人。1958年12月入伍,在北海舰队卫训队学习,1959年8月分配到青岛潜艇支队卫生所工作;1962年6月到北海舰队军医训练队学习,1964年8月任111潜艇助理军医;1967年,任127、155、210潜艇军医。1987年退休。


于德兴应该算是在我们艇队工作时间最长的人之一。
我上艇的时候,他就是艇上的军医,我离开的时候他还在。从他的简历上看,他在这个艇队工作长达20年之久。
于德兴个子很高,有浓密的络腮胡子,并有很重的胸毛,看上去是个真正的“纯爷们儿”,但是他平时少言寡语,说话声音软软的,绵绵的,与他的外形反差很大。
在潜艇上,军医的事情不多。艇靠码头,如果谁头疼脑热的小病都去支队卫生科,大病就去海军401医院了。艇在海上也是只能看看小病,得了大病,那就自认倒霉吧。潜艇里有个“理论上”的手术台,从来没听说有人在艇上开过刀。艇里的空气质量很差,无法进行“无菌操作”。真要开刀,这个人的刀口不感染那就算是奇迹。所以,潜艇军医基本难有医术方面的作为,那就是潜艇上为整体服务的一个专业。于德兴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的医术,而是他的厨艺。潜艇一出海,医生就是一个编外的厨师。他在厨房帮厨的时间,比他给谁看病的时间要多得多。就连我编辑纪念册时,他写的文章都是关于吃的话题。


难忘的海上美餐
于德兴

潜艇艇员的海上生活是单调乏味的,海上的饮食就更单调了。因艇上的空间狭小,温度和湿度又高,每次出海都不能多带新鲜食品。一般情况下,蔬菜和水果只能存放三四天,其他时间只能食用远航食品。
潜艇的远航食品大都是罐头:菜罐头、肉罐头、米饭罐头;再就是脱水的菜干:茄子干、辣椒干、大头菜干等等。种类虽然很多,吃起来实在无味,甚至难以下咽。很多人宁愿吃榨菜喝稀饭也不吃那些罐头和脱水菜。
记得有一次出海执行任务,潜艇在海上航行十多天了,新鲜食品早已用完,每天只能以稀饭、面条及远航食品充饥,另外再补充些维生素片。由于舱室温度高湿度大,艇员们睡不好觉,严重睡眠不足,个个显得非常疲惫。本来应该返航了,这时接到上级命令,要我们艇到威海锚地抛锚。
那天天气很好,海上风平浪静,海区有不少渔船。潜艇到达锚地时,还没等抛下锚,就有渔船大声和我们打招呼:海军同志,你们要不要新鲜鱼啊?
抛锚完毕,经艇上领导同意,渔民很快拿了一筐活蹦乱跳的黄花鱼,每条都有半斤重。我们也拿了各种各样的罐头送给他们。吃了十来天的罐头,今天可以换个口味吃顿海鲜了,我们高兴极了,渔民吃到了平时很难见到的罐头,他们也很满意。
我们很快把鲜鱼送到四舱,经厨师于年利的精心烹调,那天晚饭,全艇享受了一顿美味大餐。晚饭后,大家兴高采烈地登上甲板,一边乘凉一边欣赏西天的晚霞,在夕阳的余辉中谈笑风生,神清气爽,几天的疲劳都被海风吹得无影无踪了……
在我的一生中不知吃过多少顿海鲜大餐,但都没有那一顿海上的大餐味道鲜美,至今想起来还回味无穷。
 


二、译电员刘金仁
 


刘金仁(1952.1.25~),江苏省扬州市人。1969年1月入伍,4月分配到127潜艇任雷达兵;1970年起,任127、155、210潜艇译电员,1977年任支队政治部组织科干事,1981年任218潜艇副政委;1982年入大连海军政治学院学习,1985年任209潜艇副政委,1986年任211潜艇政委。1989年转业,任扬州市监察局监察一科副科长,1993年调市民政局工作,曾任监察室主任、办公室主任、扬州包装用品厂厂长兼书记、救灾救济处及社会事务处处长;2002年任扬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2012年退休。


刘金仁是我们艇的“美男子”,曾经令很多人嫉妒:人和人的差别咋就那么大呢?译电员的工作比较神秘,他的手里拿着“密电码”啊!别说一般艇员不能看,就是艇长政委也不能看啊!
老式潜艇上没有专门供译电员使用的房间,他的译电工作大都是在政委室完成的。可能他的密码本也是放在政委室里面,平时政委室总是锁着的。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密码本是什么样子。我们和他的接触,更多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他喜欢打乒乓球,我也喜欢打乒乓球,偶尔我们会在乒乓球台前交交手。其他留在记忆中的事情就不多了。
2008年,我编辑老艇纪念册时,他写了一篇文章《“亮相”》,讲述了他被艇长张连忠批评的故事。此文与舰务军士长张明歧的《“照相”》有异曲同工之妙。


“亮 相”
刘金仁

我是1969年4月被分配到127潜艇的,1972年秋我们又接了新艇155(后改舷号为210)。1977年8月,我调到支队政治部组织科工作。屈指算来,离开老艇已经31年了。但只要提起老艇,甚至看到与老艇相关的三个连贯的数字,都会有一种亲切感。自豪、幸运、怀念的情愫就会油然而生。
讲自豪,是老艇有着许多优良作风和令人羡慕的辉煌业绩;讲幸运,是自己在老艇上遇到了像艇长张连忠那样管理规范、要求严格、关心战士、注重培养的好领导,得到了一个逼人奋进的好环境的锻炼;讲怀念,是在与老艇同志朝夕相处、同甘共苦的9年中,有着许多往事,让人难以忘怀。如与大家一起尝过钻水柜刮铁锈、刷油漆的滋味,经过多次远航晕船、闷热以及紧张刺激的历险等等,印象最深刻的,是艇领导抓部队作风纪律“小题大做”的一件事。
记得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一个深秋的晚上,部队集合去看电影。我因在司令部机要科值班,回艇稍晚一步,未赶上大部队的行动,便独自前往。考虑到天气较凉,就从储藏室拿了一件防寒服披在身上。电影结束,我随部队回宿舍时,发现张连忠艇长沉着脸站在门前,下令部队到俱乐部集合。我发现了苗头不对,感到着装不整,迅速脱掉防寒服,想送到储藏室,被张艇长叫了回来。我只好拿着防寒服到俱乐部集合。没想到的是,凡是着装不整的同志,都被责令站在了队前,并且还要求我们把抓在手上的衣服重新穿起来进行“亮相”。我站在队前,用眼睛的余光左右瞄了一下,一起被“亮相”的共有九个人,其中有部门长、军士长还有老兵。那场面可想而知,我们十分狼狈和尴尬,全艇人员也都受到了很大震动。
张艇长在就此事进行讲评时,没有对我们过分地批评,只是让大家看看我们是什么样子,但我在心里还是对他有过埋怨,认为自己是偶犯,做领导的太不讲情面,让我们重新穿上防寒服“亮相”有些过分。当然,我也有过自责,怪自己不谨慎,没有绷紧严守作风纪律这根弦。然后便是深刻地反思:为什么兄弟艇的同志一提到127,就与作风纪律严明联系在一起?为什么艇长在这么一件小事上不惜“得罪”几个干部?他是希望大家严格要求自己不松懈,希望干部能处处发挥表率作用啊!
事情过去多年之后,再回过头来看这件事,更加体会出“严是爱、松是害”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更加理解了张艇长善于抓住一件小事“小题大做”的用意。我们长期在那种严格管理、严格要求的环境中,逐渐养成了很多好的习惯,并变成了终身受益的财富。我本人不仅在部队做到了始终严守纪律,即使转业到地方20年来,也能从严要求自己,从未发生过违法违纪的行为。老艇的严守纪律、肯于吃苦的优良传统,我仍在廉洁从政和勤政为民的工作中发扬光大。
 

三、译电员张志恩
 


张志恩(1952.5.22~),浙江省舟山市人。1970年12月入伍,曾任124潜艇电工兵;1973年1月到北海舰队机训队学习机要,1973年11月任210潜艇实习译电员,1975年任214潜艇译电员;1977年任东海舰队247潜艇译电员,1982年调支队政治部任宣传科、组织科干事。1987年转业到宁波市委组织部任副处级组织员,1995年调宁波中房公司。2012年退休。


几年前的一天,我在新浪网上查资料时,偶然进入一个人的博客,博主叫张志恩,我感觉这个名字有些眼熟,再一篇篇浏览博文,发现两张他的照片,我立刻想起来,这个人曾在210潜艇当过译电员。
他的这篇博文写于2009年4月20日,而我编辑的《大海深处的青春航迹》当时已经出版,就没有急于和他联系。不久,接到上级通知,现役军人不准开博客,我就把我的博客关闭了,也很少再去浏览别人的博客。直到我退休后,我才重新开启博客,并通过博客与老战友们交流写作本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天,大家在微信群里一起回忆曾在127、155、210潜艇上工作过的同志,我忽然又想起了张志恩。
我通过他留在新浪博客上的QQ号联系到他,他感到非常吃惊。是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便捷的联络条件,真要感谢互联网!
当时我在微信群里和战友们一起回忆,从1970至1976年,曾在127、155、210艇上工作的艇员一共有210多人,张志恩为之大发感慨。
通过微信我了解到,张志恩是摄影爱好者,特别是退休以后,摄影成了他的一项重要生活内容。2017年11月,老艇战友在青岛聚会时,他主动承担了聚会的视频录制工作,他很快剪辑了几个短片,受到战友们的热烈赞赏。
2018年9月,我到宁波采访时和宁波的战友聚会,他再次担任摄影和摄像的任务。他平时话语不多,做事非常认真,这种性格很适合做机要工作。不知道是机要工作改变了他的性格,还是当初因为他的性格,才被选去做译电员的。和他这样的人相处,会感到很舒服。在这个世界上,舒服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
他应我之约,为本书写了一篇短文《难忘两件事》,记述了他在210潜艇上工作、生活的时光。


难忘两件事
张志恩

40年前青春年少,如今两鬓白发。210潜艇210多名水兵的人生轨迹,就是一部人生教科书。
我在210潜艇服役只有两年时间。1973年11月,我从北海舰队机要训练学校毕业,分配到210潜艇任机要员。尽管只有两年,但我为曾在这艘英雄潜艇上工作过,感到荣幸和骄傲。
往事如烟。事隔多年,我在210潜艇经历的两件事一直难忘。
有一次210潜艇去旅顺,遇到狂风大浪天气,潜艇在水面上航行就像漂浮的油桶来回翻滚,大多数艇员都晕船呕吐了,我连黄胆水都吐了出来,那时多么希望潜艇能潜入水下航行。然而,张连忠艇长在舰桥严守艇长岗位,丝毫没有下潜的打算。事后听老兵们说,张艇长的带兵之道是,越是艰苦环境越要锻练部队。这是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210潜艇机要人员有两名,刘金仁是机要参谋,我是刚分配来的机要员。由于工作关系,机要人员与艇长最亲近,看得出来,张艇长对机要员也挺好。但张艇长对你好,绝不会放松对你的要求。有一次部队排队去食堂就餐,我和刘金仁落在队伍后面。“跑步跟上队伍!”张艇长大声地说。虽然只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但事隔这么多年,我仍记得清清楚楚。


本公众号近期连载海军作家李忠效编著的纪实文学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敬请阅读

前文回顾

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序言和引子
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1)
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2)
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3
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4)
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5)
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6)
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7)
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8)
1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1)
1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2)
1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3)
1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1)
1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2)
1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3)
1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4)
1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1)
1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2)
1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3)
2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1)
2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2)
2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3)
2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4)
2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5)
2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1)
2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2)
2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3)
2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1)
2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2)
3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3)
3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4)
3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5)
3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6)
3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电班
3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1)
3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2)
3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3)
3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4)
3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
4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2)
4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3)
4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4)
4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5)
4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6)
4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7)
4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8)
4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9)
4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0)
4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1)
5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2)
5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1)
5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2)
5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3)
5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4)
5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5)
5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6)
5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7)
5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8)
5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9)
6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10)
6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11)
6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1)
6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2)
6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3)
6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4)
6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5)
6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6)

李忠效,笔名:钟笑。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2016年6月退休。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欢迎关注听雪斋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