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声纳班(1)

李忠效 听雪斋书馆 2020-04-22

127、155、210 潜艇战友聚会(2017年 · 青岛)视频



声纳班


一、声纳军士长陈明豪
 


陈明豪(1942.3~),广东省潮州市人。1960年7月入伍,在潜艇士兵学校学习,1962年8月任112潜艇(苏联S型)声纳兵,后任127潜艇声纳班长、声纳军士长,155、210潜艇声纳军士长。1973年参加培训朝鲜潜艇人员;1974年调到潜艇学校(现潜艇学院)任教员。1976年转业到广东省潮州市电子工业公司工作。现居广州。


我上艇的时候,陈明豪是艇上比较老的几个军士长之一,给人的感觉,老成持重,比较安静,很少看到他和舰务军士长关廷文、轮机军士长顾洪发等人一样“闹腾”。所以我现在很难讲出有关他的故事来。安静的人往往无故事。
陈明豪离开潜艇的时间比较早,后来上艇的很多人都不认识他。2008年我编老艇纪念册时,曾找过他,没找到。
2014年夏天,老艇战友在青岛聚会,他来了,是他们声纳班的张俊富七拐八拐才找到他的。40年不见,已经70多岁的他,仍然文质彬彬,温文尔雅,而且不显老。也许这就是广东人的“老年范儿”?
2017年11月,老艇战友在青岛聚会,他又来了。从广州到青岛,距离遥远,他却乐此不疲。可见他是很看重老战友聚会的。我约他为本书写稿,他写的文章题目就是《眷恋》。很显然,他对曾经的潜艇生活,充满了眷恋之情。


陈明豪

离开我熟悉的127潜艇已有42个年头了。每当电视屏幕出现潜艇的镜头,就不由得勾起我对潜艇生活的回忆和眷恋。从最早的112潜艇到127潜艇,再到155、210潜艇,都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尤其是127潜艇,最使我难以忘怀,此时我恨不得回到我熟悉的声纳室里,操作着我熟悉的声纳站,倾听大海的声音。
2017年国庆节,我携全家人到青岛旅游,到海军博物馆参观。当看到已退役的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时,我这个潜艇老兵很想到艇上参观,可购票时,人家告诉我:你的年纪大了,为了你的安全,按规定你不能上艇。这让我感到非常遗憾。我真想让时光倒回50年,让我和战友们驾驶127潜艇去出海训练,去远航,去战斗!
2017年11月初,“曾经的127”上百名战友在青岛聚会,我再次来到青岛。老战友离别太久,有的满头白发,有的满脸皱纹,很多人已经认不出对方是谁。真是岁月不饶人啊!老战友重逢,一起追述往事,仿佛又回到了当年。一提到曾经的127,每个人都倍感亲切,总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战友情。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是127这个响亮的舷号,把我们联结在一起。
聚会结束,大家恋恋不舍,互道珍重,盼望着下一次相聚,继续讲述127潜艇的故事……
 


二、声纳军士长柳忠山
 


柳忠山(1951.1.29~),黑龙江省泰来县人。1968年3月从南京入伍,1968年8月分配到127潜艇服役,1972年9月赴武昌造船厂接新艇155(后改舷号为210),历任声纳兵、声纳班长、声纳军士长。1975年4月调至海军南京军政干部学校(后更名为海军学院、海军指挥学院)工作。1993年10月转业到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工作。2011年退休。


在我的印象中,柳忠山非常爱笑,而且笑得非常灿烂,让人感觉他永远不会有犯愁的事情。他个子很高,喜欢打篮球,是艇上篮球队的队员。可能因为个子高的缘故,他的背略微有些驼,否则他会显得更高更挺拔。当年他是艇上的几个美男子之一,方头大脸,眉清目秀,如果去拍电影,一定是“男一号”。
我们在一条艇上生活了四五年,因为专业不同,工作上接触不多,我对他并不是很了解。比如,我当时喜欢写诗,1974年就开始在《解放军文艺》发表诗歌作品了,我却不知道他也写诗,而且写得还不错。
2008年,我编辑老艇纪念册时,他寄来一首他写的诗《离别》,落款时间是1975年。这时我才意识到,当年我真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全凭“无知者无畏”的勇气,没头没脑地闯上文坛。如果柳忠山愿意,他也可以成为诗人或者作家。
《离别》是他即将离开潜艇时的情感记录,其实比我当时写的那些诗歌要好。


柳忠山

祖国的黄海碧波荡漾,
威武的战艇穿波入浪。
今天我又出海巡逻,
心情却和往常不一样,
因为这是我最后一次出航,
我即将离开这蓝色的海洋。
战艇啊!你慢巡航,
让我再好好看看这美丽的海洋;
战艇啊!你慢巡航,
让我再多为祖国的海疆站一会儿岗;
我要把全部的精力献上,
让青春在海上再发一分光。
告别了——尊敬的首长,
是您把我培养成一名“布尔什维克”,
是您哺育我茁壮成长!
告别了——亲爱的战友,
忘不了那同甘共苦的日日夜夜,
忘不了那朝夕相处的情深谊长!
告别了——心爱的战舰,
虽然你给我造成过莫大的苦难,
但你却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间,
因为是你把我的娇气驱散,
是你把我的意志锤炼;
感谢你啊!英雄的战舰,
分别的时间一定短暂,
战争的时刻我们再见面!
再见吧!北海的风光!
年轻的水兵啊!
整装就要出航,
他要到美丽的南方,
去开辟新的战场;
带着首长和战友们的希望
带着革命的理想,
奔向金陵——我的故乡。
1975年3月24日写于海上
 


本公众号近期连载海军作家李忠效编著的纪实文学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敬请阅读

前文回顾

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序言和引子
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1)
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2)
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3
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4)
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5)
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6)
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7)
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8)
1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1)
1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2)
1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3)
1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1)
1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2)
1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3)
1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4)
1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1)
1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2)
1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3)
2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1)
2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2)
2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3)
2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4)
2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5)
2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1)
2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2)
2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3)
2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1)
2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2)
3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3)
3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4)
3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5)
3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6)
3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电班
3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1)
3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2)
3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3)
3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4)
3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
4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2)
4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3)
4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4)
4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5)
4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6)
4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7)
4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8)
4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9)
4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0)
4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1)
5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2)
5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1)
5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2)
5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3)
5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4)
5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5)
5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6)
5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7)
5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8)
5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9)
6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10)
6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11)
6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1)
6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2)
6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3)
6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4)
6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5)
6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6)
6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1)
6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2)

李忠效,笔名:钟笑。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2016年6月退休。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欢迎关注听雪斋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