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声纳班(3)

李忠效 听雪斋书馆 2020-04-24

127、155、210 潜艇战友聚会(2017年 · 青岛)视频


声纳班



四、声纳班长任匡成
 

任匡成(1945.6~2013.7),江苏省江阴县人。1965年9月入伍,在青岛潜艇士兵学校学习。1966年底分配到127潜艇任声纳兵,1970年元月退役,在上海铁路局苏州火车站工作。2005年6月退休。2013年去世。


我上艇时任匡成刚刚退役,我们没见过面。2008年,我编辑老艇纪念册时,向1967年至1976年间曾在老艇工作过的同志征稿,任匡成应约写了一篇文章《“一号令”》。2014年夏天,老艇战友在青岛聚会,他没有来,听说他已于2013年去世了。根据本书编辑原则,上次收入纪念册的文章全部收入本书,现将他的《“一号令”》转录于此,以资纪念。


“一号令”
任匡成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是个非常的时期,国家最高统帅部的“二号人物”林彪发布了“一号令”,全军立即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使我终身难忘的是那时高时低、时长时短、撕心裂肺般的警报声。
紧张、严肃的气氛笼罩着五号码头。从首长的脸上,战友的行动上都能证明这决不是演习,也不是执行什么远航任务,而是实实在在的临战!
警报过后,便是宁静,一片死一样的静。静得实在有些可怕!我偶然放眼四周,昔日码头生龙活虎生气勃勃的景象此刻都无影无踪,替代的是一片“荒芜”。此景,我曾在影片中见过,不想自己也会确确实实身置此境中,实是令人感叹!此刻,我也来不及多想什么,急忙奔向自己的战斗岗位——声纳室。
出航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业已就绪,五部门准备完毕!一四准备完毕!二三部门准备完毕!勤务部门准备完毕!……一个个部门,一个个岗位,都把“准备完毕”的口令不断地报到指挥舱。艇长张连忠镇定下达“离码头”指令,随着汽笛的三声长鸣,127潜艇缓缓地离开了码头……
此时,我内心是多么激动,又是多么复杂啊!
我激动地在心里对自己说:任匡成啊任匡成,父母养育了你,党和人民培养了你,尤其是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首长的教导,战友的帮助,使你茁壮成长,如今已成为一名合格的潜艇艇员,“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捍卫民族的尊严,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是军人的天职!目前国家面临着敌人的侵犯。你若为此而献身,也是无尚光荣的!
另一方面,我的内心又是非常复杂的:我曾战斗生活过的五号码头啊!有多少个清晨,我们在您宽大结实的胸膛上“一、二、一”地跑步出操;有多少个傍晚,我们在球场上奔跑;又有多少个明月星稀的夜晚,我们坐在海边,一边谈心,一边欣赏着滨海城市的美景,享受着海风的轻抚……啊!说不完!思不尽!往日那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军人生活啊,很可能随着这次出航永远地失去了!可亲可爱的五号码头啊,让我多看你一眼吧!很可能随着这次出航成为永别!啊!父母亲,兄弟姐妹们,还有那启蒙我识字学文的老师们,以及那些认识的、不认识的祖国亲人们,随着我这次出航,可能再没有相见的机会了……
说实在的,当时我内心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与一切!国家存亡,匹夫有责!为国家献身,无尚光荣!这也是我当时的思想境界!
不过,这次出航有惊无险,很快我们又返航回到码头。
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所谓“一号令”的真相大白于天下。但从这次部队接到“一号令”的反应来看,干部战士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都是很高的。当时,本人确实是抱着为国家捐躯的决心,冲向蓝色的大海深处的……
 


五、声纳班长郑志远
 


郑志远(1951.7.11~),河北省唐山市人。1970年12月入伍,曾任127潜艇声纳兵、声纳班长。1976年3月退役后在唐山发电厂工作。2011年退休。



郑志远,外号“郑大炮”。可能是因为他说话嗓门高,经常一惊一炸的,方得此名。
他还有一个特点,性格豪爽,敢于担当,颇有燕赵古风。好事糗事他都敢干,为当时大家的业余生活平添了不少乐子。
据童志回忆:
有一次,我和孙学建、郑大炮(郑智远),还有另外三人一起在艇上值更。吃晚饭时,有人说:“天天吃这些东西,没有胃口,弄点其它东西吃吃,调剂调剂。”我听了后,也有同感,提议:“弄点地瓜吃,好不好?”大家听说吃地瓜,都很赞同。到哪儿弄地瓜?我说:“码头大门口附近种了不少地瓜,去那儿搞(偷)一点。”
吃完饭后,准备派一个人去。派谁去呢?大家互相望着,最后决定派郑大炮去。因为郑大炮有股蛮劲,如果被人抓住也不会吃亏,另外扛地瓜也是力气活。还有,他是新兵,其他人都是老兵。咱们有个光荣传统,新兵要听老兵的。
郑大炮听到要他去完成这个任务,也很高兴。拿什么装地瓜?有人说拿帆布桶。我说:“不行,行动不方便。”问郑大炮:“是否穿了内裤。”他答:“穿了。”我说:“把外面长裤脱下来,做一个布袋。”我找了两根绳子,分别把裤脚处扎紧,嘱咐他:“把地瓜放到裤筒里,装满后,用皮带把裤腰收紧,地瓜就不会掉出来了。”这样,两个裤筒也是硬板板的,把它放在肩上,挎在脖子上,又省劲,行动又自如。大炮点点头,拿着裤子走了。
我们在二舱焦急等待着,议论道:“大炮去了这么久,会不会被抓住……”
忽然,一舱升降口处传来“轰隆”一声巨响,大家赶过去看到,地上有一条裤子,鼓鼓的,里面装满了地瓜。大炮站在旁边,脸红彤彤的,气喘嘘嘘地说:“好险呀!亏我跑的快,才没被抓住……”
地瓜搞到了,人也没出事,大家都很高兴。
地瓜怎么吃?我们想尽办法,变换着花样吃:烤着吃,煮着吃,蒸着吃,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用糖熬着吃……大家都说好吃。
据沈铭回忆:
郑志远还有一个特点,喜欢喝酒。酒壮怂人胆,喝了酒会干一些出格的事。
什么事?沈铭没说,肯定是些逗乐子的事。郑大炮在哪里,乐子就在哪里。看看他为本书写的文章,也是乐子。


一桶美味面汤
郑志远

随着岁月的流逝,如今的我时常想起我的军旅生涯,我为自己有过一段潜艇部队的战斗经历而感到自豪和荣耀。
潜艇生活的每个环节都充满了战斗气息,特别是当我们在大海深处执行任务的时候,多次遇到险情,面对生死考验,全艇官兵都表现出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那时候,我们吃了很多苦,但是如今回首往事,那些苦都变成了珍贵的记忆。
记得大约是在1974年11月下旬,210潜艇去远海执行任务,那是一次十几天的小远航,当时我是声纳班长。除了正常的值更,我还会利用休更时间去四舱厨房帮助厨师王永根做饭。那天,海面风浪很大,很多人都晕船了。我跨过三舱防水门,来到四舱厨房,看到地上散落了很多东西,杂乱不堪,厨师王永根脸色蜡白,扶着门框一动不动,不用问,他又晕船了。我走上前,一只手扶着他,另一只手拍着他的后背,想帮他减少晕船带来的痛苦。他有气无力地对我说:“谢谢郑班长!”我开玩笑地说:“等一会儿你晃晕了头,趴在地上谢吧!”
我帮着他收拾完散落在地上的东西,一起为战友们做午餐。因为风浪大,午餐也比较简单,具体都做了什么,如今已记不清了,只记得其中有西红柿木耳蛋花龙须挂面汤,放上香菜、香油,真是色香味俱全美味佳肴,特别是在大家晕船的时候,这种面汤最受欢迎。
王永根用扬声器向三舱报告:“午餐已准备好,可以开饭了!”话音刚说完,一个巨浪打来,潜艇猛地一晃,王永根一个跟头直向汤桶扑去,与此同时,“噗”地呕吐了一大口,不偏不倚,正好吐到了面汤桶里。王永根对我说:“坏了,怎么办?”我当即拿起桶盖,直接盖了上去。我说:“没办法了,马上要开饭了,重新做是来不及了。千万别说,不然的话会影响大家的食欲。”
这时三舱宣布开饭,各舱开始到四舱打饭。我打开汤桶的盖子,用勺子在里面搅动了几下,开始给各舱室盛面汤。我和王永根都装作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
午餐过后,我故意问了几个人:今天的面条汤味道怎样?他们都说:很好!味道很香。他们追问:加了什么佐料?我神秘地对他们说:“是王永根的专用佐料,不可外传!”
对这件事,我一直守口如瓶,不敢告诉大家。现在时过40多年,当乐子说说,估计大家也不会有什么生理反应了。就是想吐也吐不出来。能吐出来,那就是历史!
各位老战友,当年这件事,怪我,不怪王永根,多有得罪,请大家原谅。不过,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本公众号近期连载海军作家李忠效编著的纪实文学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敬请阅读

前文回顾

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序言和引子
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1)
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2)
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3
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4)
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5)
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6)
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7)
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8)
1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1)
1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2)
1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3)
1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1)
1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2)
1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3)
1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4)
1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1)
1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2)
1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3)
2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1)
2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2)
2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3)
2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4)
2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5)
2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1)
2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2)
2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3)
2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1)
2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2)
3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3)
3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4)
3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5)
3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6)
3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电班
3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1)
3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2)
3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3)
3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4)
3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
4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2)
4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3)
4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4)
4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5)
4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6)
4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7)
4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8)
4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9)
4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0)
4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1)
5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2)
5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1)
5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2)
5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3)
5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4)
5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5)
5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6)
5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7)
5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8)
5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9)
6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10)
6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11)
6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1)
6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2)
6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3)
6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4)
6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5)
6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6)
6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1)
6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2)
7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声纳班(1)
7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声纳班(2)

李忠效,笔名:钟笑。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2016年6月退休。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欢迎关注听雪斋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