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声纳班(6)

李忠效 听雪斋书馆 2020-04-27

127、155、210 潜艇战友聚会(2017年 · 青岛)视频


声纳班



八、声纳兵马章栓
 


马章栓(1951.6.26~),河南省舞阳县人。1969年2月入伍,1970年9月从陆军调到海军潜艇部队,曾任127潜艇任声纳兵。1972年9月任海军青岛疗养院财务助理,1977年9月任海军北海舰队后勤部助理,1985年9月任海军青岛基地后勤部助理员、处长。1998年9月转业,在青岛市政法机关和律师事务所从事法律工作。2011年退休。


马章栓在艇上时间不长,我们彼此没有太多的交往,但是他对127潜艇感情很深,2008年,他听说我在编辑老艇纪念册,主动联系我要求参加,我当然热烈欢迎。于是他给我发来一篇短文《潜艇不了情》。文章虽短,情意绵长。


潜艇不了情
马章栓

1970年9月,我们北京军区的130多人,本来是选去空军当飞行员的,听说因为海军潜艇事业大发展,临时改变去向,转到海军,我被分配到北海舰队127潜艇当声纳兵。1971年“9.13”事件之后,海军发展战略进行调整,我们这些由“飞”转“潜”人员,又被分配到海军其他部队。我在潜艇上工作的时间很短,但是踏入海军第一道门栏时的印象极为深刻,并与127潜艇结下了不了的情缘。时至今日,我仍对自己曾经在127艇上工作过感到自豪。最使我难忘的是,我90多岁的老母亲,现在还经常和我念叨老艇长张连忠,并对他赞不绝口。
1971年初,国际斗争形势很紧张,部队时刻准备打仗,全军都在搞野营拉练,海军除了搞海上拉练,超编人员还要搞陆上拉练。支队组织陆上野营拉练时,127艇上抽出10多人参加,其中有我。那时通讯很不方便,没有电话,寄一封信要半个月才能收到。我们拉练的队伍刚出发没几天,我母亲就从老家来部队看我,还带着小外孙。老艇长派人将我母亲安排在贮水山招待所住下以后,怕我母亲着急,他还常去问寒问暖,陪我母亲说话,照顾得十分周到,使老人非常高兴。我拉练一回来,她就对我说:“这人咋那么好?”我说:“这是我们的艇长,是我们的首长。”我母亲便牢牢地记住了张艇长。
几十年来,我母亲常向我问起张艇长的情况。老艇长当了海军司令后,我母亲从电视上看见他,还对别人说:“这是我儿子的艇长,对我可好了!”
我从内心感激和崇敬老艇长,离开潜艇部队后,也常去看望他。我对老艇长的崇敬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加深的。1979年,老艇长在国防大学学习期间,回青实习。我受总后营房部孟部长委托,陪“八一厂”田华、李炎、苏然与老艇长一起参观了水上飞机、潜艇等。在潜艇上,解放军报社记者给老艇长、田华等人拍了合影照片,事后还给我寄了两张。
老艇长在舰队司令部工作时,住在乳山路附近。我家住海疗,在广西路后勤部工作,老艇长经常步行上班,我喜欢活动,经常跑步上班,我和老艇长常在文登路小学前会面。后来老艇长到北京工作,我到北京出差也去看他。1986年初我去北京出差,老艇长知道我是带车去的,叮嘱我要注意安全,提醒我到天津时不要停车,最近天津附近社会治安不太好。我问他,怎么对社会上的事也这么清楚。他讲,只要在京,每周都有通报情况。
老艇长不仅关心部下,对老同志也很照顾。1989年我去北京出差,听说北海舰队张海云政委在301住院,我想去看看,老艇长说:“我也要去看望张政委,但这几天没有时间,我买点水果,你就先替我去看看吧。”
我从内心尊重老艇长的平易近人。老艇长回青岛时,我也与王忠和、张岩等老领导去看望他。现在我退休了,经常回忆起在127艇工作时的老领导和老战友,难忘潜艇不了情啊!
 


九、声纳兵胡厚文
 

胡厚文(1953.6.18~),湖北省宜昌市人,1970年12月入伍,曾任127潜艇声纳兵。1971年10月调到快艇支队工作。1978年退役,到上海海运局工作。1985年入上海海运工大学习,1987年毕业后任船舶三副、二副、大副,1991年调局机关任船舶调度员。2013年退休。现居上海。


胡厚文在艇上时间不长,就调到快艇支队去了,因此对他的印象不深。沈铭给我打电话说,他们班有个1971年入伍的湖北兵,叫胡厚文,问我有没有印象,我说胡厚文这个名字有印象,但是人长的什么样,记不清了。毕竟时间过去47年了,中间没有任何联系,又不是一个班的,我能对这个名字有印象,已经很不错了。我觉得。后来看到他的照片,影影绰绰,有点面熟。要是在大街上见到,绝对不敢相认。



胡厚文

1971年7月的一天,是个很平常的日子,因为发生了一件“很不平常”的事情,这个平常的日子就变得不平常了。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我们声纳班的“小老顾”打了艇长的屁股!
“小老顾”本名顾影晨,1969年兵,我上艇的时候他已经是老兵了。当时艇上有个轮机军士长叫顾洪发,是1960年入伍的老同志,人称“老顾”。顾影晨是艇上第二个姓顾的,不知怎么就成了“小老顾”。我觉得,顾影晨被人称为“小老顾”有点调侃、开玩笑的意思。顾影晨平时也确实爱和别人开玩笑。
那天全艇人员上艇进行机械维修保养,班长沈铭派顾影晨带我到二舱保养机械。03型潜艇在二舱有一个声纳回音站的放大器,那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去保养它。
顾影晨左手拎着摇表,右手拿着板手,从三舱弯腰钻过防水门,一脚踏进二舱的时候,前面一个人的屁股挡住去路。二舱的过道很窄,那人正弯腰在艇长室里擦地板,屁股撅在门外,过道几乎就过不去人了。顾影晨拿板手敲了一下那人的屁股说:麻烦,让路!
“麻烦”是电工兵屈锦平的外号,我也搞不清楚顾影晨怎么就认准那个人是屈锦平了。他下手不是很重,但那人像是受到了惊吓,身体猛地颤动了一下。接着那人直起身子,回过头来,看了我们一眼。我顿时就傻了,他不是屈锦平,是艇长!
艇长张连忠个子不高,皮肤黧黑,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他平时不苟言笑,管理部队很严格,不怒自威。全艇的干部战士大都很怕他,见了他,就像老鼠见了猫。顾影晨居然敢用扳手打艇长的屁股,那不是老鼠咬了猫屁股——找死啊!
我就站在顾影晨的身后,一见顾影晨打了艇长,就像是我打了艇长似的,感到很尴尬。顾影晨爱闹腾,在艇上是出了名的,可是真要让他去打艇长的屁股,他是绝对不敢的。现在他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手足无措,只能傻笑。艇长知道是顾影晨认错人了,也不好说什么。顾影晨随口说道:我以为是“麻烦”,这下真麻烦了!
艇长听了这话,被他逗笑了。
顾影晨对我说:还不快走!
我们赶紧从艇长身边走开,到前面保养声纳设备去了。顾影晨事后对我说:我怎么也没想到艇长会亲自擦地板。之所以认为那个人是屈锦平,是因为屈锦平在艇上值更时,喜欢睡艇长室。我以为他把艇长室弄脏了,才擦地板的。打了艇长的屁股,感到这个玩笑开大了,没想到他竟笑了,我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地。
时隔40多年,顾影晨误打了艇长屁股,又逗笑了艇长这件事,我一直记忆犹新。
顾影晨是一个艰苦生活中的“开心果”;张艇长是一位非常严肃而又可亲可敬的领导。
 


十、声纳兵张俊富
 

张俊富(1954.11.23~),辽宁省丹东市人。1973年12月入伍,在海军潜艇学校学习,1974年12月任210潜艇声纳兵,1978年3月任声纳军士长;1981年1月任216潜艇声纳军士长,1981年8月任外训1号艇声纳军士长,1982年8月任349艇声纳军士长,1983年5月任外训4号艇声纳军士长;1984年6月任潜艇支队政治部干事,1989年1月任岸勤部小工厂教导员,1989年10月任潜艇支队司令部声纳业务长;1991年3月任218艇政委,1995年3月任239艇政委,1997年3月任潜艇支队司令部声雷业务长。1999年8月退休。


张俊富是我的丹东老乡,年龄比我大,当兵比我晚。他当兵的时候,我已经开始超期服役,再加上我本来就没有多少老乡观念,说实话,一开始我和他并没有多少交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交往,我已经记不清楚了。
我只记得,1986年我调到北京以后,家属和孩子没能很快进京,仍然留在青岛,住在舰队政治部的阁楼上。在此期间,张俊富给予很多关照,特别是冬天,阁楼上没有暖气,要生炉子取暖,往三楼上抬煤是一项很麻烦的事情,张俊富还有王友达等人帮了很大忙。我一直对他们心存感激。
张俊富很早失去父母,姐姐出嫁,他一人带着弟弟生活,所以他能吃苦,干活泼辣,有自立精神,办事能力很强,还有一副热心肠,艇长政委都喜欢他,战友们有什么事也喜欢找他帮忙。
他退休在青岛,和老艇战友联系比较多。2008年,我编辑老艇纪念册时,他对我的帮助也非常大,很多人都是他帮助联系的。我开玩笑封他为“210潜艇退休人员联络员、秘书长”。2014年夏天,他成功联络了七八十名老艇战友在青岛聚会。这一次编辑此书,他也是总联络人,通过各种途经,进行“接力式寻找”,又联系上很多人。一个艇队,得有这么一个热心人,不然很多事情就做不成。在这里,我要代表原127、155、210艇的战友们谢谢他!
2008年,我编辑老艇纪念册时,他写了一篇文章《上艇第一年的故事》,他和秦立荣一样,居然能把时间精确到年月日,真是让我佩服。


上艇第一年的故事
张俊富

1974年12月23日,结束了潜艇学校声纳专业培训,我来到210艇,见到了艇长张连忠、政委王学芳等艇领导,和一四部门的干部、战士。那天心里特别紧张,不敢说,不敢动,无论站着还是坐着,都找不到合适的姿势。晚上躺在床上想了许多许多,啊!新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怎样去学习、工作才能进步成长?我不知道。我茫然……
第一次生病
1975年2月,我连续感冒了几天,一化验,说我转氨酶偏高,肝功不正常,怀疑我得了肝炎,于是在2月8日(腊月二十八)那天把我送进了401医院。这个春节,我是哭着度过的。命怎么这么苦?老天爷对我为什么这么不公?幼年失去父母,一个孤儿,在当地政府和父老乡亲的关照下成长起来,正要报答党和人民养育之恩,大干一番事业,我却得了这个“三分治七分养”的疾病,让我又给组织上增添了麻烦。大年初三的上午,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沈铭、柳忠山、刘金仁、王永根、徐玉滨等部门领导和战友代表艇领导来看我了,还带来了白糖和水果。当时我很高兴,心想,还是解放军这个大家庭好,像我这样的“新兵蛋子”,上艇才几天,得的又是这人见人厌的疾病。他们却把我当亲兄弟一样。此事对我触动很大,病魔不会剥夺我工作的权利。我要勇敢面对,战胜疾病,否则我心不甘呀!
病房窗外小鸟在唱了。早晨你好!生命你好!
起来,这就起来,该给病房走廊打扫卫生了。
起来,这就起来,今天再利用这宝贵时间学习专业书籍。
起来,去拥抱外面那崭新的太阳。
后来经过休息和治疗,我的身体恢复了正常。医生认为我只是转氨酶偏高而已,不是肝炎,我很快就出院了。
第一次出海
阳光洒向蓝灰色的战艇,洒向静谧的军港,我第一次出海,“各就离码头岗位”,我上了后甲板解三缆。
望着碧波荡漾的胶州湾海面,静听码头上隐隐传来苏小明那抒情的歌声:军港之夜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摇……
此时我觉得太美了,还是当水兵好。航道上我打扫卫生,保养机械。刚学会的一首歌中唱到:爱护军舰要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到伙房帮厨师王永根拣菜洗盆,见什么干什么,副政委孙承勤表扬了我,但当时我觉得不安,这些都是应该干的,表扬什么,当兵的艇就是家,干自己家里活还用表扬吗?
有人悄悄议论:新兵上艇三分钟热血,五分钟干劲,干干就知道苦了。在艇上干确实够苦的,活动范围就那么几十平方米,军事训练就那么“一、二、三”科目来回操练,单调枯燥,可我认为不吃苦那还叫兵吗?如今再让我当兵还会有那么一股干劲。
快到中午的时候,军士长沈铭让我到三舱进了声纳室,操作仪器,倾听艇外的噪音。班长郑志远带我如何操机。下午3点多,潜艇浮起返航。没有想到出航时海面风平浪静的,此时却是波涛汹涌。潜艇在涌浪中剧烈颠簸着,刚刚还生龙活虎的我,头冒虚汗、五腑六脏往上翻,十分难受。开始我还顶着,心想千万不要让领导看到我晕船,认为我不行,但没有想到最后还是吐了。靠码头上岸后,几天里,我还有晕船的感觉,走路不稳,像是一脚高一脚低。问问老兵,那天才是中浪中涌……
第一次挨“批评”
一次会餐,艇长张连忠来到我们声雷班桌前:“怎么用瓶子喝酒?”桌上人笑了。艇长却“火”了:“怎么还笑,兵都让你们带坏了!”此时我站了起来,腿在抖,手发颤,小声说:“艇长,我喝的是汽水。”艇长说了句:“调皮。”走回艇部的饭桌。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我平时闲不住,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伙房帮厨,和炊事班的人很熟。有一次闲谈中,我和炊事班戚班长说:“班长,每次会餐,我最亏。不会喝酒,又不好意思多吃菜。”戚班长说:“那怎么办?”我说:“喝汽水行吗?”班长说:“那不有的是,喝吧。”就这样,会餐时,我拿了一瓶汽水,怕战友发现影响不好,就把汽水瓶商标用水泡掉了,以汽水代酒喝,为此挨了艇长的“批评”。
不是结尾的结尾
站在军港的雪地里,雪花纷纷扬扬多潇洒。小时候父亲拉着我的手在家乡的雪地里走。他告诉我,如果能在雪地里拾到一把金钥匙,那你会得到好多好处,一辈子不会受苦受难。我问父亲拾到了吗?他说没有。
上艇第一年,我想起了这故事,我说我应该去找把金钥匙,于是我在军港的雪地上苦苦地找,可什么也没有找到。雪地里,只有很多很多深深的向前走的脚印,我想留下脚印的人一定也是去找那把金钥匙了。

 

本公众号近期连载海军作家李忠效编著的纪实文学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敬请阅读

前文回顾

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序言和引子
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1)
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2)
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3
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4)
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5)
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6)
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7)
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8)
1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1)
1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2)
1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3)
1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1)
1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2)
1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3)
1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4)
1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1)
1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2)
1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3)
2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1)
2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2)
2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3)
2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4)
2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5)
2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1)
2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2)
2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3)
2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1)
2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2)
3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3)
3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4)
3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5)
3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6)
3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电班
3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1)
3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2)
3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3)
3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4)
3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
4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2)
4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3)
4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4)
4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5)
4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6)
4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7)
4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8)
4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9)
4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0)
4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1)
5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2)
5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1)
5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2)
5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3)
5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4)
5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5)
5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6)
5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7)
5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8)
5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9)
6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10)
6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11)
6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1)
6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2)
6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3)
6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4)
6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5)
6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6)
6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1)
6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2)
7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声纳班(1)
7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声纳班(2)
7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声纳班(3)
7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声纳班(4)
7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声纳班(5)

李忠效,笔名:钟笑。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2016年6月退休。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欢迎关注听雪斋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