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雷达班(2)

李忠效 听雪斋书馆 2020-04-30

127、155、210 潜艇战友聚会(2017年 · 青岛)视频



雷达班



三、雷达班长王献
 


王献(1953.3~ ),河南省许昌市人。1969年12月入伍,曾任127潜艇雷达兵、雷达班长;1975年8月进潜艇学校航海观通长班学习,1977年8月毕业后分配到210潜艇任实习副航海长、副航海长;1980年3月任212潜艇航海长;1982年3月进潜艇学院艇、副长班学习;1984年10月任212潜艇副长;1986年3月任238潜艇实习艇长、艇长;1987年8月任214潜艇艇长;1991年12月任218潜艇艇长;1993年3月任支队司令部教练艇长;1997年4月任潜艇支队参谋长;1999年1月任潜艇支队副支队长。1997年授海军大校军衔。2008年5月退休。


我和王献是同年兵,因为平时接触不多,在一条艇上工作多年,却讲不出关于他的故事。总的印象,他属于中规中矩、埋头苦干的那类人,个性不突出,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爱好,除了工作认真,学习刻苦,别的方面基本显不着他。后来他能成为我们那批同年兵的佼佼者,当艇长,当支队参谋长,当副支队长,证明了那个年代的一个特点:埋头苦干的人比较受领导的青睐。个性太强,往往难以“前程辉煌”。当然,也有列外,比如老艇长张连忠,就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最后当上海军司令员。不过,据我所知,张连忠也喜欢“老黄牛”。
2008年,我编辑老艇纪念册时,王献写了一篇文章《往事与感悟》,还是看看他自己回忆的往事吧!


往事与感悟

我在127、155、210潜艇工作的时间,前后加起来有8年多。回首当年,30多年过去了,有几件事,我记忆犹新。
第一件,是1972年冬,我们在武汉接新艇期间发生的事情。
按照战士们的想法,接新艇,在工厂里也不用出海训练了,而且单位远离潜艇支队,等于枪入库,马入圈,可以多休息一下了,行政管理也不用像在码头那么严了。但事实情况大出我们所料,艇上的行政管理不但没松,反而更紧。为了培养部队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提高大家的战备观念,艇上经常组织队列训练、内务卫生大检查、评流动红旗,甚至还组织部队跑警报。记得我们当时住在武昌区解放路230号,离长江边还有一段距离。有一次早上跑警报,由于天气比较冷,大家从热呼呼的被窝里爬起来,穿上衣服就跑,刚跑到江边就“刷、刷”晕倒了两个战士。当时我们就想,这下可好了,以后大概不会再跑警报了。
回来后,艇长张连忠组织讲评,严肃地说:“某些人不注重体育锻炼,体质太差,说明我们抓体育训练不够,跑警报太少了!”从那以后,艇上经常组织跑警报,而且平时早上的跑步训练也加长了距离,延长了时间,并有计划的利用业余时间组织体育训练,开展班与班,部门与部门,艇与外单位组织的篮球、乒乓球等比赛,艇领导亲自挂帅,呐喊助威。这样做的结果是,艇员的体质更加强壮了,为我们以后归队,在管理、作风、体能、战备意识等方面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二件,是1974年8月,我们艇进厂修理期间发生的事情。
那天潜艇刚刚坐好坞墩,坞水还没有全部排完,潜艇各水柜检查盖就已经打开了。艇长张连忠穿着工作服,不声不响地钻进了水柜,把全艇的水柜查看了一遍。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当时4808厂干活的工人很少,我们艇提出:“以我为主,保证修艇质量,争取按时出厂加入战斗行列。”艇长钻水柜,是为了对各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艇领导以身作则、模范带头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们。
接下来,艇领导亲自走访班、组长和老工人,并要求我们“靠上去”和工人一块儿干,给工人打下手、当后勤。张艇长说,这样做,一可以督促工人干活,二可以保证修艇质量,三可以密切和工人的关系,四可以学到一些修理技术。在艇领导的带领下,全艇官兵齐心协力,雷厉风行,整天和工人们泡在一起,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了修艇任务。4808厂的工人对我艇干部战士的忘我工作精神,赞赏有加。一说起210艇,都直竖大拇指。
第三件,是1975年春节大年初一发生的事情。
当时彩色电视机刚刚兴起,我们艇也买了一台。这一天,艇部是张艇长值班。当时是一个艇一个食堂,炊事员都是艇上管理。由于炊事员比较少,节假日还要加餐,工作量比较大,平时节假日都有很多同志主动去伙房帮厨,以减轻炊事员的劳动强度。但今年的大年初一,正赶上电视中播放新影片《火红的年代》,很多人都在看电视,去帮厨的人就很少。张艇长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离开艇部,去伙房帮厨去了。到了中午开饭的时候,电影还没有演完,一部分人按规定,由内务值日集合带队去了食堂,还有一些人继续看电视,没注意时间。等电影演完,我们一看挂钟,不好,已过中午开饭时间将近15分钟!这时,有一名干部主动集合带队来到食堂。正准备进饭堂,只见张艇长站在食堂门口,生气地说了一句话:“你们不用吃饭了,回去继续看电视吧!”我们没有人敢吭声,低着头进了食堂。
吃完饭回到宿舍,全艇人员集合点名。张艇长严肃地说:“今天没有按时站队吃饭的站出来!”我们一共站出来了20多人。艇长说,“这些人没有按时站队吃饭,违反部队规定看电视,大家看看都有谁?”
大家站在那里,显得很尴尬,有些难为情。当时我和很多人一样,有点想不通:不就是多看了一会儿电视,晚吃了一会儿饭吗?大年初一就点名,而且还让我们公开“亮相”,就是有问题也应该过了初一之后再说啊!
“你们坐回去吧!”艇长说。然后他便从部队的条令条例、规章制度等方面给大家上了一课。那些道理我们不是不懂,只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出了偏差。艇长说的无疑都是正确的,让我们没有理由不按照他的要求执行。
多年以后,我也走上了领导岗位,回想起当年在张艇长领导下度过的那些日子,感到受益匪浅,当年一些不能理解的事情,也渐渐能够理解了。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看准的事情就要坚定地去干,不要怕有人反对,有人发牢骚。群众对一件正确的事情的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看清远处的风景,尤其是在这个风景还没有成型的时候。能够在反对的声音中坚定不移的人,才是能干成大事的人。平淡的日子,令人烦的日子,积攒出了某一日的辉煌和灿烂。生命,正是由无数的平淡的日子组成的。可惜,我悟出这些道理的时候,稍微晚了一些。
 


四、雷达班长田华忠
 


田华忠(1954.3.2~),河南省巩县人。1972年12月入伍,曾任155、210潜艇雷达兵、雷达班长。1979年3月退役,在郑州市监狱工作。2014年3月退休。


田华忠在艇上时,我们打交道不多,但我对他印象很深:高个子,说话满口河南腔。但是除此之外,别的就说不出来了。看了他的简历,才知道他曾在监狱当警察。
2000年,我受司法部监狱局的委托,到全国各地十几所监狱采访,后来出版了两本写监狱的报告文学《再生之地》和《监狱之旅》。我不知道田华忠也在监狱工作,否则会去他们监狱看看,写写他们监狱。当时司法部监狱局给我开的“路条”上没有湖南,因为王友达的一个朋友在湖南省监狱局当政委,王友达再三要求我去湖南,后来司法部监狱局又给我的“路条”加上了湖南。
这次为协助我写此书,张俊富撒开大网,网到了好几个“失联”的战友,不知是谁把田华忠找到了。2016年8月28日,我和他通了电话,还是当年的那个河南家乡口音很重的田华忠,那声音听上去感到很亲切。
田华忠应我之约,发来了一篇文章《我是潜艇兵》。一看这题目,就有一种充满豪气的感觉。


我是潜艇兵
田华忠

参加解放军是我的梦想,但没想到我会当上潜艇兵,自己的宿愿得以实现,这是我一生的光荣。
一、难忘的潜艇兵生涯
我的海军潜艇兵生涯是从1972年12月8日开始的,直到1979年3月退伍,历时6年4个月。这一段非凡的经历常常让我引以为荣,无比自豪。我由衷地感觉到:今生今世我能与潜艇结缘实在是太幸运、太幸福了。
当年,我们这一群刚刚穿上海军军装的河南中原“旱鸭子”,到了青岛部队以后,最急不可耐的事就是抓紧时间去看一下大海。在河南,我们家距离黄河很近,经常去关注黄河,也为黄河水的壮观而折服。但看到大海时,真的被眼前一幕惊呆了。
大海太大了,黄河怎能与它相比呢!
听说海水是咸的,一帮傻小子都用手捧起海水尝了一口,果然真是咸的,又咸又苦。这下给家人写信有吹牛的资本了。我们尝试过海水,确实是咸的。把入伍后每一个细节,仔细地在给家人信中描述,别提有多高兴。
潜艇部队工作生活是多彩的。军事训练有素,组织纪律严明。每个艇员不仅要掌握潜艇共同科目常识,更要具备本专业科目技能。到了部队,马上面临众多考验。一是要克服恐惧关;二是如何适应海上大风大浪;三是新艇员如何尽快学习、掌握、操控潜艇。我有幸在雷达班遇到了潜艇工作启蒙老师王献。他手把手地教我,我试着在实践中摸索前进。
严峻的考验马上到来了。
我第一次出海就遇到了大风。潜艇在急剧地上下起伏,我很快感到头晕目眩,胃中像翻江倒海一样,终于忍不住,大口大口地呕吐,情绪一下跌到了冰点。
同年兵李猛力,鱼电岗位,他好像有充分准备,竟然没有呕吐,事后我问他有什么诀窍,他笑而不语。后来我一直向他催问请教,他也说不清。
最后还是启蒙老师王献帮我打开了谜底。他说潜艇工作适应需要一个过程,经过一定的阶段,在逐渐的发展过程中会逐步适应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果然战胜了晕船,不再害怕大风大浪。
同时在训练中我逐渐克服了恐惧感。刚下潜艇时看到潜艇结构复杂,操作困难,担心学不好,干不到位,担心自己难以胜任战斗岗位。
经过老同志传、帮、带,我慢慢适应了环境。特别是看到老艇员身上那种稳健和坚毅的工作作风,使我逐渐对训练和完成任务充满信心。
刚刚来到155艇,艇长张连忠那严肃的古铜色的脸庞,政委王学芳那始终微笑的面容,给我印象很深。我坚信有这样的艇首长,155艇一定是最棒的。
平时我常常注意观察周围的同志,努力向他们学习,提高自己。
首先,值得我尊敬的是艇长张连忠,听说他当年在陆军工作,因海军发展调过来不久就当了潜艇艇长。太不容易了,不知道吃了多少苦。
张艇长非常威严,脾气火爆。记得早上起床后,洗脸间人多,他有时在后面等的不耐烦了,会挤过去接水刷牙,三两下就完事了。他看不惯那种慢慢腾腾刷牙洗脸的生活习惯。
在带兵方面,张艇长很严厉。有一次在午饭集合时,看到有个小伙子手揣在兜里,马上紧走几步,顺手往那小子胳膊上拍了一下。那小子回头看看是艇长,赶紧抽出手站队去了。
生活在155艇这样一支坚强、过硬的团体中,使我进步很快。军事技能和基本素质显著提高。我常常把部队生活个人成长情况向父母及亲朋好友一一汇报,他们都非常高兴。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使我更加坚定了我安心部队生活,争取立功受奖的决心和信心。
这件事是父亲在信中告诉我的。1975年3月的某一天,我爸和我妈一块从河南巩县乘车到省会郑州办事,到郑州市下车后,老妈在出站口看到一位海军同志路过,马上让老爸上前问一下是否认识儿子田华忠。这怎么可能呢!老爸说这位海军同志肯定不认识,但老妈执意一定要问问试试。无奈老爸上前问了一下。后来知道人家是上海东海舰队的,该同志非常感动,专门要了我的通讯地址。老爸给我讲这件事是鼓励我在部队要好好训练,争取进步。
这件事让我太感动了。
一个是父母对儿子的期盼,一个是素不相识的战友情谊。
这件事一直激励着我,努力投入部队建设,为海军潜艇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光和热。以此回报亲人,回报国家。
二、快乐的潜艇兵生活
潜艇部队军事训练和生活是神秘多彩的。自从我1979年回到地方后,有很多人一听说我是潜艇兵,眼睛马上就亮了,不断地问我:潜水艇是怎么回事?你们如何训练?怎样生活呀?问不完的话题。有时本来去办事,聊起这一话题正事不再说了,有时饭也不吃了。
我耐心地向他们介绍,心中充满自豪,因为我是潜艇兵,而且还工作在155、210艇——海军先进艇。哈哈……真不是吹的。
在我的记忆里,潜艇部队除了严格的训练使我刻骨铭心之外,另一方面就是水兵每天有那么多开心和快乐。
首先是官兵之间那种亲密和睦的关系,真是亲密无间。因为大家知道,潜艇是一个特殊的战斗群体,战友之间真是同生死,共命运。平时大家一块训练,战时共同出海执行任务,这种情感是非常深厚的。正常情况下,按时起床、出操,夏季午饭后游泳训练,然后睡觉。闲时打打篮球、排球、乒乓球,晚上点名。节假日可以按比例外出到市区游玩、办事。喜欢玩牌的战友晚饭后立即抢占位置,常常会看到出牌不当争得不可开交的场面,但并不影响战友之间的感情。
老兵探亲归来是一道欢乐、开心的风景线。归队者一踏进营房,大家伙马上接过行李等待分享土特产。山东兵带回来大花生,东北兵带回来卷烟,大家吃着、卷着、抽着、吹着,那情景太爽了,那种战友情难以忘怀。可离开部队以后回到地方工作,再也没看到过、体验过那种战友情了!唉!!!
有时战友间也会相互做点恶作剧。记得有一天我担任寝室内务值更,我想挑逗一下王善连这小子,我往洗脸间门上放了一盆肥皂水,谁知这小子晚去了一会,不巧有一位老军士长推门进去,弄了一身肥皂水。真不好意思……
有时会偶尔翻看战友女朋友来信。一次李猛力快熄灯时往储藏室跑,拿了一封信,我正好值更。熄灯后我从他的帆布袋里一下拿出了十几封信。写的太火了,看的心惊肉跳,事后一直没敢告诉他。当时也有点太胆大妄为了。
另外还有一件事至今我也想不明白,当时到底咋回事。有一个星期天,声纳军士长沈铭准备理发,但找了很多人都不给理,他一气之下让我理,我解释说自己根本不会,但他说你尽管理吧,理成啥结果都不埋怨你。无奈我只好匆忙上阵,没想到这活儿还真干下来了,效果还不是太差。
事后我心中诡异了很长时间,沈铭为啥找我理发呢?等一下找高手理不行吗?何况他还是堂堂的军士长。真让我郁闷,万一理砸了怎么办?
三、把当潜艇兵的战斗精神运用到监狱警察工作中
1979年3月我离开了潜艇部队,回到地方,到郑州市监狱工作。从军人到一名监狱警察,这是一个全新的转折点,二者无任何关联,一切从零开始。
当潜艇兵难,我感觉当监狱警察也不容易。
首先,要学习掌握各项法律、法规、监狱规章制度;第二个问题就是要直面犯罪分子。如何针对形形色色的犯罪分子开展工作?
犯罪分子人员复杂,罪中套罪,连环犯罪。有的人虽然判刑不重,如盗窃罪判刑三年,但杀过人,未能及时发现,所以监狱警察还有深挖服刑人员余、漏罪的任务。不仅要收得下,管得住,跑不了,更要强化管理,深挖服刑人员可能存在漏网的余、漏罪,防止罪犯因余、漏罪刑满释放后再度危害社会。
从事监狱警察工作,监管犯人,也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当监狱警察30多年来,我始终以军人的姿态投入工作,把当年海军潜艇兵的战斗精神运用到监狱警察工作中,不怕困难,任劳任怨,取得了可喜成绩,受到了一致好评。
我个人连年受奖,年年评为先进个人,曾七次荣立个人三等功。我所在的部门也连年考核优秀,并五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我于2003年被评为郑州市劳模,荣获“五一”劳动奖章,并当选为郑州市优秀政法工作者。
2014年3月,我从监狱退休。赋闲在家的日子,会经常回想起年轻的时光,特别是潜艇生活的时光。我是潜艇兵!这是我一生中最自豪的经历。
 


本公众号近期连载海军作家李忠效编著的纪实文学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敬请阅读

前文回顾

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序言和引子
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1)
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2)
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3
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4)
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5)
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6)
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7)
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8)
1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1)
1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2)
1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3)
1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1)
1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2)
1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3)
1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4)
1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1)
1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2)
1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3)
2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1)
2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2)
2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3)
2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4)
2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5)
2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1)
2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2)
2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3)
2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1)
2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2)
3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3)
3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4)
3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5)
3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6)
3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电班
3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1)
3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2)
3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3)
3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4)
3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
4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2)
4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3)
4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4)
4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5)
4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6)
4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7)
4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8)
4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9)
4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0)
4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1)
5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2)
5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1)
5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2)
5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3)
5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4)
5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5)
5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6)
5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7)
5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8)
5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9)
6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10)
6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11)
6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1)
6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2)
6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3)
6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4)
6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5)
6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6)
6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1)
6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2)
7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声纳班(1)
7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声纳班(2)
7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声纳班(3)
7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声纳班(4)
7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声纳班(5)
7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声纳班(6)
7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雷达班(1)

李忠效,笔名:钟笑。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2016年6月退休。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欢迎关注听雪斋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