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雷达班(4)

李忠效 听雪斋书馆 2020-05-02

127、155、210 潜艇战友聚会(2017年 · 青岛)视频



雷达班



七、雷达兵姜龙宝
 


姜龙宝(1952.5~)上海市人。1969年3月入伍,1970年10月从北海舰队航空兵部队调入潜艇部队,曾任127潜艇雷达兵。1973年退役后在上海航天工业局(新光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工作。2009年退休。


我所知道的姜龙宝故事不多,以前我甚至不知道他是上海人。这一次是我们轮机班的上海战友鲍东南把他“挖”出来的。他们同在上海市,互相之间也“失联”了很久。好在鲍东南翻箱倒柜找到了姜龙宝原来的住址,七拐八拐总算找到了他。
姜龙宝给我打电话时,一再向我表示感谢,说是又找到“组织”了。倒也是,如果不是我编这本书,可能很多人仍然处于“失联”状态。我约姜龙宝为本书写稿,很快,他就写出了下面的这篇文章——


我为核潜艇做过生理试验
姜龙宝

1969年2月,我应征入伍,登上海军运输舰,乘风破浪,来到威海刘公岛水兵训练团。经过严格的新兵训练,我被任命为班长,带领6个战友前往北航莱阳基地报到,分配到野外修理厂,任雷达员兼汽车驾驶员。
1970年夏天,全军挑选飞行员,我所在部队组织符合条件的战友去参加体检。我和场务警卫排的一个北京兵被选中,政审条件合格。当时全团只有一个名额,因为我是独子,父母认为当飞行员太危险,坚决不同意,团里就让那个北京兵去了。这时赶上“海军潜艇事业大发展”,我被调入青岛潜艇部队。没能上天,就下了海。
1970年11月4日,我来到127潜艇任雷达兵。上艇一个月不到,艇政委王学芳找我谈话:艇领导决定让你去上海参加一项重要的科研任务。你刚上艇,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讲。我说:没啥想法,坚决服从领导安排。政委又说:到了上海可以回家看看。并再三强调说:外出要请假,要遵守纪律,一定要保守秘密。我表示:决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保证完成任务。
1970年11月25日,我和我们艇的邱殿华、马绍臣以及其他艇的同志乘船前往上海。地点是上海枫林路300号902分队。到了那里才知道,我们是为我国未来的核潜艇艇员做挑战人体生理极限试验。科研人员对我们每个人的身体进行反复检查,在这期间,我们在上海体育学院老师的指导下,锻炼身体,做进舱准备。
记得在1970年12月底的一个寒风刺骨、漆黑的夜晚,海军医学研究所用汽车把我们拉到码头,然后直接上“艇”,开始了漫长的120天“远航”试验。这个“艇”不是真艇,是模拟潜艇建造的一个个房间。研究人员根据核潜艇长期在水下可能出现的情况,营造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工作环境,高温、高压,还有高分贝的噪音,灯光昏暗,空气混浊。研究人员每时每刻都在外面观察我们的身体反应,不间断地给我们检测身体变化情况。
我们一共14个人,分为两更,一更7人,分别在不同的7个舱室里。另外7个人,在艇里根本没有见过面。我们同一更的7个人,只有在吃饭时才能凑在一起说说话。伙食不错,但是大家没有什么胃口,吃饭像是完成任务一样,努力把自己的那一份饭菜吃掉。每人每天吃剩下的饭菜,以及排泄物,研究人员都要带出艇外进行化验分析,看吃了多少,吸收了多少,消耗了多少。
参加试验期间,基本没有什么文化生活,能看到几张旧报纸就不错了。我们完全与世隔绝,不知道白天和黑夜,除了工作就是睡觉,每天只能通过24小时船钟,分别白天和黑夜。
我的工作主要是学发报,每天握着电建,用手腕发力,敲击着电键,长时间的发报,手指都磨出了老茧。电键就像是我的亲密战友,它陪伴着我整整度过120天。在这120天的“远航”中,“嘀嗒嗒嗒,嗒嘀嗒嘀……”电键声,减少了我不少孤独和枯燥。
“远航”中,由于身体不适应舱内的环境,头两个月睡眠不好,经常失眠,听力急剧下降,整天坐着工作,又得不到运动,大便不正常,三五天才能便一次,后来不幸得了肛瘘病,疼痛难忍,并从此落下耳聋、耳鸣、神经衰弱、失眠和严重痔疮的病根,至今还一直在吃药治疗。
记得1971年“五一节”前夕,我们完成了120天“远航”试验任务。这天夜晚,我们从“潜艇”里出来,被直接送往研究所驻地。房间里拉着黑色的窗帘,密不透光,专家嘱咐我们10天内不准见阳光。在这期间,我们有两次用黑布蒙着眼睛,光着身体照了紫外线。一天早晨,天蒙蒙亮,我们走出房子,外面的空气显得格外的新鲜,微风吹拂在身体上特别舒服。
我和参加试验的战友互相打量着,我们一个个都成了“小白脸”了。就是眼睛见了光,有点刺眼,流了眼泪,有点痛。但是,我们喜悦的眼泪盖过了疼痛。我们能为落实毛主席“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伟大指示,做出一点贡献而感到自豪。
试验任务完成后回到部队,艇领导非常关心我的身体情况,特别联系了海军401医院,给我做了肛瘘手术,并且修养了一个多月。后来回到127艇,参加过几次出海训练。由于我工作认真、踏实,不怕苦,不怕累,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在1973年1月12日,光荣加入了党组织。
1973年3月,我艇在武昌造船厂接新艇期间,我退役回到上海。40多年来,我看到海军核潜艇事业蓬勃发展,回想起当年的经历,经常会对身边的朋友吹吹牛:我们也为核潜艇建设做出过贡献啊!
 


八、雷达兵卢文生
 


卢文生(1948.12.21~),江苏省海安县人。1969年入伍,曾任127潜艇雷达兵。1973年退役。历任海安县雅周公社老兵换证办公室领导组副主任、庞庄高中、东进高中、雅周联合中学高中部语文教师班主任、塔子村干部。2005年12月退休,研读周易预测学。


卢文生人如其名,年轻时长得瘦瘦的,像个文弱书生。年纪大了,则有点像著名作家白桦。据说当年卢文生还参加过北海舰队政治部举办的新闻写作学习班,退役后又当了多年高中语文教师,相必他应该是个能写文章的人,如果他愿意,比我更有条件当作家。
这次是沈铭联系上他的,我从他的简介中得知,他退休后在研究周易预测学,这可是个莫测高深的领域,我很期待看到他的研究成果。从他写来的文章看,当年他参加过“军管”。那时艇上有很多人参加“军管”、“支左”,我还真不了解他们的那些经历,这次卢文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侦探故事”的范本。


艇长派我去“军管”
卢文生

1970年10月,我从老124艇调到127艇。到该艇时间不长,艇长张连忠把我叫到艇部,开门见山地对我说:“小卢,组织上派你到青岛市市北区公安做军管工作。”临行前,艇长又嘱咐我:“小卢啊,你去搞军管,要把我们127艇的好作风带到公安去,保一方平安,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
我被分配到市北区陵县路派出所任首席军代表,负责全面工作。陵县路派出所管辖三个街道办事处的治安,辖区内居住工人、市民两万多人。“文革”期间,公安战线十分混乱,陵县路派出所也不例外,所内十来个民警竟分为四派。当时我只有22岁,刚当两年兵,来到这样的工作单位进行军管,我内心真有点忐忑不安。
在欢迎会上,十多名干警及街道办事处的代表对我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面对他们期盼的眼神,我说:干警同志们,你们辛苦了!你们战斗在公安战线的最基层,肩负着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神圣使命,我是来向你们学习的,是来与你们一起战斗的。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大家同甘共苦,一起战斗,全力做好本辖区的治安管理工作,给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当天晚上,我主持召开了全所干警和街道办事处代表会议,中心议题是:发扬陵县路派出所以前的光荣传统,在新形势下,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会上,干警和代表们对陵县路派出所过去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对今后的工作制定了新的方案。大家纷纷表示,要在军管组的领导下,为人民鞠躬尽瘁。
“文革”前,所里的老同志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有效地保护了辖区内居民的安全。而今,所内的派性斗争耽误了日常工作,群众反映的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打架斗殴无人管,小偷小摸无人问,辖区风气很差。多起群众举报的案件未能得到及时侦破,群众对派出所几乎失去了信任。为了重新树立公安形象,恢复优良作风,我组织全体干警深入街道居民家中进行调查,制定了以单元为单位的居民联保联防制度。一些退休工人在干警的带领下,戴着联保联防红袖章,从早上七点至晚上九点,在社区路段进行巡逻,狠抓社区治安管理。
1970年12月底的一天早晨,全所干警正在集中学习,武定路居民王进益来报案:早晨他与爱人下夜班回家发现家中被盗,丢失现金174元、新尼龙制服短大衣一件、米面数十斤。
10分钟后,江苏路居民陈松来报案:他们夫妇早晨下夜班回家后发现家中被盗,丢失现金197元、米面各十斤、食用油一桶三斤。
我们赶到案发现场,经勘查:两家皆住在二楼,均系双职工上夜班时段,窃贼都是从二楼阳台翻窗而入,作案后又翻窗而出。仅在阳台栏杆处发现一点水泥栏杆被轻微划破的痕迹,再无其它可参考的破案线索。
事隔两天后,馆陶路居民周成报案:有两伙青年人在小巷内斗殴,他路过时,见其中一人被打得头破血流,便上前劝架,其中一个小头头冲上来给了他一记耳光,骂道:关你什么鸟事,滚!那个小头头还恶狠狠地对倒在地上的被打者说:你不讲信用,先给你点颜色看看,让你长长记性,下次再违规,我让你脑袋搬家……
待民警赶到现场时,斗殴者已无踪迹。鉴于上述案件,所里决定:分组到辖区各路段巡逻调查,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各组互相支援。当天晚上开碰头会时,大家认为:武定路盗窃案,从现场作案手法看,系惯犯作案;江苏路盗窃案与武定路案件案情有相似之处,有可能系同一案犯所为;馆陶路打架斗殴者,暴露了一种分赃不均的迹象,似乎与武定路案、江苏路盗窃案有某种内在的联系,顺藤摸瓜,或许会有所斩获。
为了迅速破案,会上制定了在重点路段设置暗哨、夜间蹲点守候的紧急措施,针对几个重点路段,分设了五个守候点。
一天夜里,凌晨三点左右,我与民警薛进先隐蔽在一个上夜班的工人家附近。突然一个黑影从我们隐蔽的十多米处一晃而过,仿佛是奔那家上班工人的家去的。我们屏住呼吸紧盯目标。果不其然,那黑影到了那家工人家楼下,只听“咚”一声轻响,那黑影抓住一根绳子,很快爬上了二楼的阳台。传来一阵轻轻的拨窗声,那黑影娴熟地进入了夜班工人的家,在里面翻箱倒柜。我与薛进先决定按兵不动,待作案者出来时再进一步跟踪。
约半个小时左右,那黑影背着一个包袱,从阳台上系绳而下。一到地面,将绳子抖了两抖,很快将绳子收入囊中,从我俩面前十来米远处一晃而过,向市南区方向急速而去。我们借着昏暗的星光追踪目标。
黑影到达市南区一个废弃工厂的仓库院墙边,向四周环顾了一下,便跃身翻墙进入了仓库。院墙一米八左右,我趴着墙头往里一看,乖乖!里面已聚集了五个人。我与薛进先同时跃入仓库。那五个人中的一个开口就问:蛮五,你也到了?
说时迟,那时快,我与薛进先疾步冲到五人跟前,大喝一声:不许动,你们被包围了!其中一个家伙试图逃跑,薛进先一个扫趟腿将其扫翻在地,其他四人乖乖就擒。我们将他们四人中的两人一铐,从他们的包里翻出绳子,将倒地的家伙捆了个结实,再与其他四人合捆在一起,像牵羊一样将他们带回了派出所。立即通知市北区公安局军管组,并连夜对五人进行突审。至晨七点,五嫌疑人老实交代了团伙作案的经过。至此,审讯暂告一段落,市北局军管组调动了上百名警力,迅速将所有涉案嫌疑人一一逮捕归案。经审讯,该团伙以青岛市市北、市南、台东、台西四区为作案范围,数年内先后作案47起之多,涉案金额近五万元。那时的五万元可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啊!
团伙盗窃案告破,社区群众拍手称快,大家终于过上了太平的日子,而我们的民警,则以能给居民们创造一个太平宁静的生活环境而感到高兴。市北区公安局军管组组长俞沛元在干警大会上对陵县路派出所提出表扬。民警薛进先也被提升为副所长。
老艇长张连忠得知我在军管工作中成绩突出,他也很高兴,说我给127艇争了光。



本公众号近期连载海军作家李忠效编著的纪实文学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敬请阅读

前文回顾

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序言和引子
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1)
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2)
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3
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4)
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5)
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6)
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7)
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一章 艇部 (8)
1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1)
1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2)
1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一四部门(3)
1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1)
1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2)
1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3)
1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舵信班(4)
1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1)
1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2)
1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航电班(3)
2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1)
2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2)
2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3)
2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4)
2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二章 无线电班(5)
2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1)
2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2)
2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3)
2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1)
2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2)
3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3)
3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4)
3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5)
3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雷班(6)
3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三章 二三部门 鱼电班
3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1)
3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2)
3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3)
3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4)
3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
4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2)
4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3)
4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4)
4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5)
4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6)
4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7)
4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8)
4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9)
4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0)
4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1)
5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轮机班(12)
5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1)
5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2)
5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3)
5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4)
5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5)
5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6)
5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7)
5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8)
5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9)
6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10)
6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11)
6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1)
6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2)
6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3)
6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4)
6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5)
6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6)
6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1)
69、《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2)
70、《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声纳班(1)
71、《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声纳班(2)
72、《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声纳班(3)
7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声纳班(4)
74、《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声纳班(5)
75、《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声纳班(6)
76、《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雷达班(1)
77、《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雷达班(2)
78、《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第五章 勤务部门 雷达班(3)

李忠效,笔名:钟笑。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2016年6月退休。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欢迎关注听雪斋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