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第五章 (3)

李忠效 听雪斋书馆 2020-07-19



五、打入国民党中央党部
(1938 年春—1938 年夏在武汉)


打入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

 

在见过周恩来和董必武的第二天,我换了一件出客时才穿的旗袍,找到江汉二路157号,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这是我第一次执行由党中央领导人直接交办的任务。此刻,对于能否打入国民党中央党部,我心中还没有底,而眼下明之不在身边,也没有个可以商量的人,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因此心情十分紧张。我想,在杭州时,我经常坐在朱家骅旁边做速记,躲避日本飞机轰炸时,又一起在郊外聊过天,彼此很熟。现在分别时间不长,我相信朱家骅不会不记得我。为了拉近与朱家骅的距离,我决定,在与朱家骅见面时仍称他“主席”,以显示自己是他在浙江省政府时的老部下。


我刚跨进中央党部大门,没想到这么巧,竟然迎面遇到了在浙江省政府时的老熟人,朱家骅的大秘书沙孟海,我心里一下就踏实多了。沙孟海才思横溢,有“江南才子”之称。他为人忠厚,在杭州时,对我就比较关照,曾经提醒我小心那些“文人”。现在要是有沙先生从中斡旋,朱家骅再忙,也一定会接见我的。


沙孟海听我说要见朱家骅,便把我领进会客室,随后叫一个小秘书去向朱家骅通报。稍候片刻,朱家骅就出来了。沙孟海对我笑了笑,就退了出去。


“啊呀,是沈小姐!”朱家骅一见面就热情地请我坐下,问道,“你是从浙江来的么?”


我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说词”回答道:是呀!主席!我千里迢迢到武汉来,就是要为党国效劳,请主席栽培,安排个工作。


朱家骅听到我要“为党国效劳”,当然很高兴,说:“这个容易,中央党部秘书处正缺速记员,办个手续就行了。”

我听了也很高兴,心想:这么容易就“打入”了!

可是,突然朱家骅想起了什么,问道:你是不是国民党员?中央党部秘书处的人,尤其是你要担任机要处的速记员,必须是国民党员才行。


这下可把我难住了。因为我事先没有想到会有这个问题,现在又来不及向“八办”领导请示。能自作主张加入国民党吗?



这时我忽然想起董必武、周恩来的谈话。他们曾指示:要抓紧打入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此事“非常重要,非常紧迫”。


眼下如果不加入国民党,就会失去打进国民党中央党部的良机,就无法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想到这些,我立即回答:我在浙江时还年轻,没有参加, 现在我要求参加,可以么?


朱家骅痛快地说:“可以。”转身对秘书说:“你们给她办,特别入党!”我当时不知道“特别入党”是怎么回事,后来才知道,所谓“特别入党”,就是由三个国民党中央委员介绍加入国民党,手续简单,批准时间快,党证上有个“特”字。持这种党证的党员,在国民党内部被认为是有后台、有来头的。


从中央党部秘书处出来,我一直在回想与朱家骅的谈话,当天夜里很久没能入睡。我想自己不辞劳苦来武汉找党,为的是追随共产党革命、抗日,现在却要加入自己所深恶痛绝的国民党,太别扭了。我像是做错了什么事,十分懊恼。可又一想,如果不同意加入国民党,就完不成党组织交给“打入”的任务啊!


第二天,我早早地来到“八办”,把见朱家骅和加入国民党的情况一一向董必武做了汇报。


我有些忐忑不安地说:朱家骅已同意安排我到中央党部秘书处的机要处当速记员,但他说,只有国民党员才能在中央党部任机要速记员,事情来得太突然,来不及请示,又不能稍有犹豫。我就同意加入了。董老,你看我……


董必武笑了笑,对我说:朱家骅已同意你进入国民党中央党部担任机要处的速记员,这就“打入”了。至于加入国民党的事,你做得对。一个情报人员,就是要机警灵活,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特别要善于隐蔽自己。这是情报工作的特殊需要,有了国民党员的身份,才能取得信任,长期立足。至于你要求加入共产党,我们一定会认真考虑。


听董必武这么一说,我如释重负,感觉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但是心中仍感别扭:进入了国民党机关,那些抗日爱国青年会怎么看我呢?


“你是不是还有顾虑?”董老关切地问,像是看穿了我的心。“记住,今后你要学会忍辱负重。忍辱负重,懂么?”董老加重语气说。


★1938年6月,朱家骅介绍沈琬等特别入党的相关文件(台湾国民党党史馆保存)

 

我点点头。我从心里佩服这位充满智慧的长者。后来在中央党部工作时, 我每当遇到难题,就会以董老的嘱咐自勉:“忍辱负重”,心中便会增添力量。


从“八办”出来,我立即去了邮局,根据周恩来和董必武的指示,我给明之发电报,要他尽快来武汉。


在国民党“特别入党”的党证批下来之前,朱家骅安排我到他主管的“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工作。当时负责“庚款会”日常工作的秘书长是朱家骅的亲信杭立武,朱家骅让我任杭立武的速记秘书,给我发一份工资, 并在该会女宿舍给我安排了一个床位。接着我就从王汝琪那里搬了出来,并再次给明之发电报,催他立即来武汉。

 
担任国民参政会速记员
 
1938年7月6日,国民参政会一届一次会议在武汉开幕。国民参政会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成立的最高咨询机关,是各阶层各党派合作抗日的象征。参政员由国民党政府“聘请”,形式上包容各抗日党派的代表,但实际上国民党党员占绝大多数。参政会实际上对国民党政府的政策、措施没有任何约束力a。

会议工作人员都是由国民党中央党部机要处的人员兼任。而那时,我的国民党“特别入党”手续还没办好,还没有正式进入中央党部。为了给我先安排个临时工作,朱家骅便让秘书通知机要处长,让我和机要处的一位老速记员一起,担任国民参政会的速记员。就这样,我坐到了国民参政大会的速记席上。

在此之前的4月上旬,国民党五届四中全会制定了《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条例第一条写道:“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为集思广益,团结全国力量起见,特设国民参政会。”根据条例规定,参政员总额220名,由各省市及团体遴选“著有声望,努力国事,信望久著之人担任”,并经国防最高委员会核定。


a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国民参政会便于 1947 年 5 月第四届第三次大会后撤销。

 

中共方面参加第一届一次会议的参政员是毛泽东、陈绍禹(王明)、秦邦宪(博古)、董必武、林祖涵(林伯渠)、吴玉章、邓颖超。除毛泽东因事请假外,其他六人出席了会议。


六人中,我已经在“八办”见过四位,只有林伯渠、博古是第一次看见。当时,董必武、吴玉章和林伯渠都已年过半百,王明、博古和邓颖超只有三十多岁。


大会由议长汪精卫主持。汪精卫是国民党元老,早年在日本追随孙中山, 成为同盟会的中坚。1910年3月因刺杀清朝摄政王载沣(未遂)被捕入狱,被革命党誉为大英雄。辛亥革命之后,又与孙中山一起发动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在国民党内享有很高的威信。孙中山逝世后,他接替孙中山成为国民党的最高领导人。因受蒋介石的排挤,他曾多次出国“休息”。1938年3月,国民党在武汉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蒋介石出任国民党总裁,汪精卫当了个副总裁。随后出任国民参政会议长。汪精卫才貌双全,被誉为国民党领袖中的“美男子”。在参政会上,我第一次见到汪精卫,发现他的口才确实不错,古文功底很深,讲话不用讲稿,记录下来一字不改,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在这次大会上,我更多关注的是中共领导,我尽力抑制兴奋的心情,专心致志聆听他们宣传抗日救国的政策和主张,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讲述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共领导的敌后游击队英勇抗击日寇的事迹,深受教育。我也亲眼看到中共代表如何对国民党上层人士既团结、又斗争的策略,深受启发。

 

★1938年,沈安娜在武汉

在速记中共代表的发言时,我的心情非常舒畅,他们的讲话义正词严,坚定有力。而国民党代表的发言,多是陈词滥调,少有新意,有的话让人听了心里生厌。但是,从事秘密情报工作已使我养成了一种职业习惯:凡是听到有情报价值的讲话,不管多么令人生厌,我都会马上全神贯注,流畅准确地记录下来。


会议休息时,中共参政员与大会工作人员亲切交谈。我不便靠近,只能远远地多望他们几眼。我能感受到笼罩在中共参政员周围的那种友好氛围,那种亲和力。我也利用这次会议,跟在老速记员后面,恰到好处地与国民党方面的代表寒暄致意。


根据周恩来和董必武的指示,我连续给明之发了两封电报催他速来武汉。不巧的是正好浙赣铁路局派他去宁波出差,因此明之没有及时看到电报,直到8月初,他才赶到武汉。


当明之知道我找到了“八办”,并受党组织的派遣,即将进入国民党高层机关做情报工作,他高兴万分。


我将在长沙参加妇女训练班、武汉路遇鲁自诚和去八路军办事处接受了特殊任务前前后后的情况,全都告诉明之,特别详细讲述了在“八办”见到董必武和周恩来的过程,明之听得入了神。


我说:现在我们终于找到了党,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今后的一切都有了希望、有了方向。我们要遵照党的指示,做好充分准备,迎接新的特殊任务。


明之感叹道:你比以前成熟多了。

1938年8月,明之刚到武汉没几天,形势就变得日趋严峻起来。日军步步进逼,作为全国抗日运动中心的华中重镇武汉,正面临陷落的危险境地。


中共参政员董必武得知国民参政会包租了一条轮船,准备将参政会迁往重庆,便立即通知我,让我和明之设法搭乘参政会的包船离开武汉。董必武特别关照:华明之来不及在武汉向“八办”报到,可到重庆后再接党的关系。他还嘱咐我:抓紧时机办好打入国民党中央党部的手续。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国共合作,今后形势还会变化,斗争也会更复杂,情报工作非常重要。要随时注意形势变化,注意隐蔽、保密。另外,你们夫妻俩不要同时在我党公开机构露面。


我根据董必武的指示,立即去参政会秘书处,请求搭乘参政会的包船去重庆,很快便得到批准。“庚款会”领导也同意了。于是我和明之匆匆收拾了行李,准备离开武汉。


我们与鲁自诚一家是至亲,此时华韵三第一次分娩,是一个男孩,本来应该多帮助照顾,但是,由于秘密工作的需要,我和明之遵照董必武的指示,只好暂时不与鲁自诚联系。甚至在离开武汉时,也没敢去向鲁大哥、韵三妹告别。我们随参政会的包船逆流而上,开赴重庆。

新的战斗征程,正在等着我们。

 


本公众号近期连载海军作家
李忠效的纪实文学
《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李忠效、华克放整理
未完待续  敬请阅读

前文回顾




李忠效,笔名:钟笑。原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2016年6月退休。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欢迎关注听雪斋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