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06baOH91dwTAWnI5QIujp9OhQzBibw.gif)
/2_ibCApp7PClWvxFeC2PKaBcM4h9gTnw.png)
/3_wkh5fos9HulMRFlicMR1z8VicV58FQ.png)
十三、从“地下”走到“地上”
(1949 年春在上海)
/4_U2ZGeeN8X84sZ4BiaU531icUsvqOJQ.png)
回首往事 感慨欣慰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党组织的安排,明之离开了隐蔽战线,而我继续坚持在隐蔽战线上,一干又是30多年。
1983年底,我们俩同时办理了离休手续。我从上海市国家安全局离休, 明之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离休。我们先后被国家安全部党委聘为咨询委员。明之高兴地说:“我又回‘娘家'了!”后来,我们一同从上海移居北京。
曾有人问我们:你们俩的家庭出身、生活环境,并不是“饥寒交迫的奴隶”,为什么在白色恐怖的上海,毅然投身到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从事出生入死的地下情报工作?
回首往事,我们感慨万千:在黑暗的旧中国,我们虽不是“饥寒交迫的奴隶”、但我们同样是“奴隶”, 是精神的“奴隶”!我们唱着《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冲破精神上的牢笼,追求光明、正义和真理。在黑暗中,我们紧跟共产党,走救国救民的革命之路,把心紧紧贴在苦难深重的祖国和劳苦大众身上……我们参加革命之后,根据党组织的安排,打入国民党内部,默默地从事党的秘密情报工作,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不断坚定革命理想,提高理论水平。我们之所以十几年矢志不移, 多亏遇到了很多好老师,好兄长,好领导。
/5_l29n1y2nXN0iaMEqwqdGqpzsyiasyg.png)
★1955年,沈安娜着军装在上海
我常常深夜想起:上中学时,为我打下爱国主义思想基础的刘伯厚老师;离家出走前,给了我们姐妹俩两块银元的蔡振东老师;在“南洋高商” 时遇到的毛啸岑老师和师母沈华昪。他们都是我们的恩师。还有国民党机关里的正派公务员,如浙江省政府的薛元燕科长、国民党中央党部机要处张寿贤处长、徐漂萍科长、速记员居正修,在我处境险恶的时候,无形中保护了我们。
我们常常对晚辈说:中央特科的王学文,是引导我们走上情报之路的第一位好领导;“三次被捕”的鲁自诚,是我们的革命引路人;在特务的严刑拷打、残酷折磨下,仍然保持革命气节、保守党的秘密的徐仲航,更是我们的恩人——没有他的宁死不屈,就不可能有我们的今天;其他的直接领导人吴克坚、卢竞如、何以端,点点滴摘教会了我们做党的情报工作的基本原则, 他们都是我们的好领导、好老师。所有的老师中,最伟大的老师就是中国共产党!特别是有幸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等的耳提面命,悉心栽培。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党的领导恩重如山!我们只不过是懂得“知恩图报”,踏踏实实一辈子践行对党组织的誓言和承诺,一辈子践行好老师、好领导的谆谆教诲。
一直有人问我:“沈老,您在国民党的营垒中整整14年,您向党组织一共提供了多少份情报?”我一开始就回答:“我不知道,你们不必做这种统计。”对此,明之明确地说过:中国共产党的隐蔽战线,一直是以党的领导为核心, 组成一个坚强有力的战斗集体,共同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如果这个战斗集体中间某一个环节出了差错,或者违反纪律出了事,对整个工作就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甚至会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因此,隐蔽战线上每一个无名战士,譬如我和安娜,就是这个大机器中的部件和螺丝钉。取得的成绩,都是党的领导的结果,是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晶!
明之生前还多次动情地说:“我们俩一辈子手牵手,心连心,相依为命,相濡以沬,为了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事业,携手战胜一切困难,白头到老。”人们说我们是一枝“出淤泥而不染”的“并蒂莲”!对此,我们深感欣慰。
/6_pqniaBtZa6PfWlPzuX5orL6HguhRcA.png)
★1999年10月1日,沈安娜、华明之登上天安门,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他们说:我们早期的理想实现了,我们是幸运的幸存者
/7_SS8DzQYEibK9VKYSnTJxoSdtgkDNCA.png)
/8_dWV2B9mibwDjicGBY6icG48jK0gk9A.gif)
前文回顾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第三章 (4)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第六章 (1)
/9_s71wveTHQOWw45kQ0XCTKGMaVQZF4Q.png)
/10_RqoFWooicOcgW6LiaWicFvIiaqAlFQ.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