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上家园》第一章 生日飞行 (2)

李忠效 听雪斋书馆 2020-08-24





第一章  生日飞行 





   祢古从昏迷中醒来的时候,审讯狄苇的工作正在舰航政治部保卫处的一间办公室里进行。负责审讯狄苇的人对她一直很客气。虽然她现在是凶杀疑犯,但她毕竟是个退休干部,又是飞行师长的夫人,对她不能像对待其他疑犯一样。


    审讯是按通常的程序进行的,你叫什么名字,和被害人什么关系,昨天晚上你在哪里?

    但是在整个审讯过程中,狄苇一言不发,只是哭。不知是懊悔还是痛心。

    儿子祢少拉和媳妇闻讯赶去医院看望受伤的父亲,护士不让进病房,他们只在门外隔着窗户看了一眼,然后又马不停蹄地跑到机关来看望母亲。

    保卫处的人对祢少拉说:“你母亲的情绪很不稳定,你好好劝劝他吧。”
    祢少拉看看媳妇。媳妇知趣地说:“我就不进去了,免得老太太受刺激。”
      



      
  迎着冉冉升起的太阳和从海上吹来的习习凉风,程天宜驾驶着Q-7型战斗机,像一支银色的利箭直刺云天。不时有流云从飞机的两翼掠过,他觉得机翼就像两片锋利的裁刀,把白絮一样的流云随意裁得七零八落。昨夜里人体飞翔的梦境在他的脑海里浮现,他又觉得那机翼像他张开的赤裸的双臂,流云从翼上掠过的时候竟有些凉津津的。

    又有一个多月没有上天了,到了天上就有一种久违了的亲切感。手里把着操纵杆,脚下蹬着方向舵,让飞机载着自己并不年轻的身躯在云海里随意翻滚,仿佛自己一下又年轻了许多,心里有说不出的惬意。

    海上的天空是清丽的,仿佛永远是一尘不染,无论是在高空还是在低空,都给人一种比别处透明的感觉。这种感觉已经陪伴了他30多年。每当他置身于空气日渐污染的城市之中,他就不由得想飞到海上的天空中去。那里不仅没有空气污染,也没有人世间的那些说起来就让人感到累的事情,有人称它“精神污染”。天上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单纯。飞翔,飞翔,只有飞翔。当然还有战斗和硝烟。没有硝烟的飞翔是充满诗意的,而迎着硝烟的飞翔对于飞行员来说则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程天宜曾经参加过空战。那些空战的经历无论对海军航空兵部队还是对他自己,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他的人生道路产生过重大影响,并将终身受用。

    最令程天宜难忘的空战是和英雄飞行员王自重一起参加的那一次。

    1958年秋天,台湾海峡两岸的局势越来越紧张。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国民党当局不断派出飞机骚扰我东南沿海地区。9月24日9时许,机场上空和值班室里同时响起了战斗警报,整个机场马上行动起来,空勤、地勤和各类飞行保障人员都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向各自的战斗岗位。程天宜跨进飞机座舱,迅速打开电门和开关,做好了开车前的准备。

    “啪!”一颗绿色信号弹升上晴空,顿时,机场上响起雷鸣般的引擎的啸声。随着指挥员的命令,四驾比斯型战斗机像四道银色的闪电,劈开蓝天,扶摇直上云端。

    这是一个精干的飞行中队。1号机是长机,由大队长罗烈达驾驶,2号机是罗烈达的僚机,由飞行员姜延德驾驶,3号机是长机,由中队长王自重驾驶,4号机是王自重的僚机,由飞行员程天宜驾驶。

    四机编队整齐地在空中行进,敏锐的眼睛在警惕地搜索四周的目标。战区在一点点接近。

    这一天的空中情况十分复杂。据我有关部门报告,国民党空军一共派出24架飞机从不同方向向我浙东沿海空域袭来,我海军航空兵部队也分别从不同机场派出24架飞机迎敌。程天宜在耳机里不时听到从其它战区传来的各种战斗口令声,并从那些口令声中嗅到了硝烟的气味。他已不是第一次参加空战了,所以心里并不紧张,倒是希望自己能早一点发现敌机,然后冲上去打个痛快。

    9时33分,在罗烈达机群编队的上方,出现了四架幽灵似的F-86型敌机。
    “长江,长江,洞幺(01)发现敌机……”罗烈达向指挥部报告。
    “严密组织,狠狠打击!”
    “洞幺明白!”

  随着指挥员的命令,我四架战机如同一只只利箭,迅疾射向敌阵。万里长空,顿时风啸云涌,电闪雷鸣!

    敌机群在我战鹰的勇猛冲击之下,一下乱了阵脚,失了魂魄一般,纷纷打滚下滑,仓慌择路而逃。程天宜和战友们紧追不舍。当敌机逃向公海时,指挥部命令罗烈达中队“停止追击,撤出战斗,回温州上空待战”。

    程天宜惋惜地拉起飞机,紧跟长机王自重与罗烈达双机汇合,准备编队返回。

    9时45分,编队右转弯改出后,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王自重的飞机突然失去控制,机翼一歪,倒扣着疾速下坠……

    “3号,3号,拉起来!拉起来!”跟在后面的程天宜大声惊呼。
    “不要管我,跟上编队!”王自重一面操纵飞机,一面大声回答。

    程天宜在犹豫。作为僚机,他应该紧跟长机左右,随时保护长机的安全。

    “4号,不要管我,跟上编队,执行命令!”王自重加重了语气。很显然,他不想让年轻的僚机跟着他打转转,浪费已经消耗了很多的油料。再说敌情复杂,如果程天宜脱离编队,一旦和敌机遭遇,后果不堪设想。

    程天宜见王自重一连做了几个复杂的动作,飞机渐渐恢复了平衡,便大声地回答:“4号明白!”然后拉起飞机,放心地追赶编队去了。

    程天宜不知道,就在他追赶编队的时候,在他的上方,有12架敌机正躲在云海里,准备向罗烈达编队进行偷袭。他们是在第一批敌机与我机群纠缠时,偷偷摸摸进入高空逆光的云层里的,企图偷袭我机群。好狡猾的敌人!

    所幸的是,敌人的阴谋没有得逞,他们的企图被追赶编队的王自重发现了。当时形势非常严峻。如果他单独和敌人拼,12比1,不仅数量悬殊,而且敌人是F-86型飞机,比他驾驶的比斯型飞机要先进。但是为了保证战友的安全,王自重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从下方楔入敌人机群。

    “左下方发现共军飞机!”敌飞行员惊慌地叫道。
    训练有素的敌机群迅速做弧形转弯,王自重立刻用切半径的斜角截击过去,咬住了一架敌机。这时后面的敌机也盯上了他,但是怕误伤了前面的同伙,不敢轻易向王自重射击。

    太阳明晃晃地高挂在天上,海水在太阳的照射下泛起一道道眩目的金光。那架被王自重咬上的敌机突然对着阳光飞去,并做着忽上忽下、弯弯曲曲的蛇形动作,企图扰乱王自重的视线,摆脱追击。

    王自重识破了敌人的狡猾伎俩,虽然他的两眼被强烈的阳光刺得生疼,但他知道敌人也不会坚持得很久。他咬咬嘴唇,直线迅速地向敌机扑过去。

    近了,近了,肉眼已经能够看清敌机身上的标志了,王自重仍然没有开炮。他在寻找最佳射击距离和角度。后面的敌机眼看着前面的两架飞机就要相撞,吓得连忙改出追击航线。前面的敌机见王自重紧追不舍,无法甩脱,并已进入王自重的射击角度,慌张得手忙脚乱,已经做不出战术动作了。

    瞄准器上的双环稳稳地套在一起,王自重沉着地按动红色发射按扭,一串炮弹飞向目标。与此同时,王自重一拉驾驶杆,飞机脱离追击航线,跃上高空。被命中的敌机凌空开花,机身在剧烈的爆炸声中四分五裂,拖着烟尘坠入大海。

    这时,王自重的飞机油料不多了,仪表盘上的油料警告灯一闪一闪。如果马上撤出战斗,他还可以安全返回基地。可是,恼羞成怒的敌人怎能轻易放过他?敌机群仗着机多势众,向他发起猛烈反扑。11架敌机紧紧咬住了他。

    为了把敌人甩掉,王自重急速做起剧烈的大动作,一忽儿拉杆冲向云霄,一忽儿垂直地冲向大海,一忽儿由俯冲猛改为跃升,一忽儿由下滑变成翻滚……但是敌机太多了,刚摆脱了这一架,又被那一架咬上。他决定变被动为主动。趁一次跃升的机会,他利索地来了个反扣下滑,紧紧地咬住了一架敌机,猛烈开火。

    这是一个老飞贼,他一看情况不妙,立刻打着滚儿,躲避王自重的炮弹。敌机群再次乱了阵。

    老飞贼不顾一切地下降高度,企图利用F-86良好的飞行性能,超低空逃窜。王自重一推驾驶杆,也不顾一切地追上去。

    翻腾的大海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仿佛整个大海急速地向飞机猛扑过来。

    海水就要溅到机头上来了,老飞贼没有勇气再往下降了。就在他刚要拉起上升的时候,紧跟在后面的王自重果断地再次向他开炮,愤怒的炮火击中了他。敌机冒出了浓烟,眨眼之间就栽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   
 

王自重迅速把飞机拉起来,机翼下闪过的海面,由于受飞机喷管喷出的气浪冲击,卷起一个个优美的旋涡。


    飞机拉起来之后,整个大海和蓝天迅速翻转了一个位置。他看见敌机群又向他猛扑过来。他还没来得及做规避动作,就觉得机翼猛的一震,座舱里呼地钻进一股冷风,耳机里一切声音都消逝了。与此同时,他感到头上像坠了一块沉重的东西,     

 嘴里有一股咸腥味。他顿时明白了,他和飞机都负伤了。


    但是他没有感觉到疼痛,他还想继续与乱蝇般飞动的敌机进行战斗。可惜他的飞机已经不按他的意志行事了。右前方出现了他熟悉的银色的机群,那是战友们支援他来了!他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3号,3号,拉起来!拉起来!”程天宜大声呼叫。

    飞机拖着黑烟在贴近海面的低空滑行。王自重没有回音,只是精疲力竭地摇了摇机翼,然后扑向大海的怀抱。

    “中队长--”程天宜大叫着,猛地按动操纵杆上的红色按扭,向正前方的一架敌机射出了一排仇恨的炮弹。

    被王自重冲乱了阵脚打消了士气的敌机群,在我支援机群的强大攻势面前,慌不择路,匆匆逃向公海。

    王自重牺牲了,事后查明,他是被敌机用“响尾蛇”导弹击中的。这是在世界空战史上第一次使用空对空导弹。敌机发射的6枚“响尾蛇”导弹残骸坠落在温州附近的田野里,空战结束后被我当地军民获得。

    “响尾蛇”空对空导弹是美国研制的,此前从未用于空战,被美国人称为“秘密武器”。这种导弹长2.8米,直经0.17米,重70公斤,时速2.5倍音速,射程9-11公里,弹体内装烈性炸药4.8公斤,弹头内有红外线导向设备,能受热力吸引自动奔向目标,是当时最先进的空对空武器。国民党空军在我东南沿海屡次失败之后,企图用它对我海军航空兵进行报复,没想到再次受到沉重打击。

    王自重的牺牲对程天宜触动很大。首先,他作为僚机,没有保护好长机,他感到心里非常内疚,其次,如果不是王自重不顾个人安危,英勇拦截敌机,他和其他战友的生命,恐怕早就随着“响尾蛇”导弹的呼啸声去了。他认为,他现在拥有的生命是额外赚来的。赚来的生命似乎不如原有的珍贵,但更有利用价值。他要好好地利用它。

    如今,30年过去了,每当忆起这段往事,程天宜都禁不住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那是烈士的生命在他的身上延伸,烈士的鲜血在他的血管里奔腾。他经常反省自己这些年走过的路,每次他都自豪地对自己说:没有愧对烈士,没有愧对历史,也没有愧对自己的崇高理想。他觉得自己活得堂堂正正,他很满足。

    他今天的飞行科目是飞空域和飞起落。这是两个不太复杂的科目。毕竟年纪大了,他想飞复杂科目,上级不同意。只要上级不让我停飞就行。他想。

      


本公众号近期连载海军作家
李忠效的长篇小说
《翼上家园
未完待续  敬请阅读

前文回顾






李忠效,笔名:钟笑。原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2016年6月退休。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欢迎关注听雪斋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