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上家园》第八章 水凤凰 (1)

李忠效 听雪斋书馆 2020-09-05




第八章  水凤凰

 

      

今天水上飞行团要进行飞行灭火训练的投水试飞,程天宜要亲自到训练现场去看看。


一开始有人问他去不去,他说,不去,你们看看就行了。首次投水试飞,大家心情一定都很紧张,他不想给他们增加心理压力。他只想悄悄地去看一眼。再说他还要参加机关每周一次的大交班会。这是个司、政、后三大部的联席交班会,很重要,他作为舰航的临时第一把手,不能不参加。


有人认为:正职领导不在位的时候,往往这个单位的工作会做的更好。


这话有一定道理。因为副职会比正职在位时工作更认真负责--他们一方面担心正职回来不满意,同时也想借此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工作能力,为下一步“转正”打下基础。


在两个第一把手都不在位的日子里,程天宜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充分地展示了一下自己。整个北航的军政工作丝毫不比司令政委在位的时候逊色,甚至有人在私下里议论:程副司令早就应该当司令了!


程天宜隐约听到过一点儿,脸上毫无表情,心里却很高兴。他很想当司令。他已经55岁了,已经临近副军职干部的任职年龄界限,眼瞅着说退休就得退休。如果当了司令,不仅可以多干几年,还有继续进步的机会,那时就又可以再多干几年了。程天宜特别怕退休,身体好好的,早早地回家赋闲,那未来漫长的无所事事的日子可怎么打发?若是他有什么业余爱好还好,要命的是他什么爱好也没有,琴棋书画不会,花鸟鱼虫不懂,甚至连烟酒也不好。年轻的时候喜欢打打篮球,可到了老年,想打也跑不动了。他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蓝天,献给了海军航空兵的飞行事业,他这辈子只会飞,和指挥别人飞,如果不让他飞,不让他指挥飞行,那么他几乎就成了一个废人。


但是舰航司令员的位置只有一个,而有条件竞争这个位置的人却远远不止程天宜一人,那么谁能坐上这把交椅,除了天时、地利以外,就要看谁最有“人和”了。而这“人和”是最高深莫测的。程天宜不想在这方面下功夫,确切地说是不屑。


他的座右铭是:人活一口气。

他这样解释道:这口气就是气度和人格。讲人格的人是正写的“人”,站得直,站得稳;没有人格的人,人字是倒写的,那就是“丫”,就是北京人爱说的那个“丫”。


他的这番高论是当年和祢古一起被宫西岳办“学习班”的时候发表的。当时受到祢古的热烈赞赏,并在“学习班”里广为流传。


多少年来,他一直在用实践来证明自己观点,不曾有半点含糊。临到要退休了,他更不会让他那个大写的“人”字有半点倾斜。希望得到的东西自然充满诱惑,但面对任何诱惑他也决不会让“人”字倒写,失却晚节。


妻子儿女们正在想帮他增加点业余爱好,他自己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可是现在太忙了,顾不上。到退休的时候再说吧。他想。


因为有了随时接到退休命令就回家的心理准备,他也不把能不能当上司令看得很重了,活得倒潇洒了许多。过去总有人说他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现在他居然和同事或部下们开起荤荤素素的玩笑来了。

上周,大交班之前,大家都沉默不语,会议室里显得死气沉沉,程天宜突然盯着政治部主任孙幽泉说:“孙主任,你怎么姓孙呢?”

孙幽泉一怔,以为自己有什么问题。


程天宜有板有眼地吟道:“姓孙的怨爹娘,为什么不姓张李王,姓‘儿’也比姓‘孙’强。”

会议室里立刻爆发出热烈的笑声。


还有一次,程天宜在会前给大家讲了个段子:有一个村庄,村里有一个瘫子和一个瞎子,是好朋友。他俩在家里呆着闷得慌,就经常到外面散步--瞎子给瘫子当腿,瘫子给瞎子当眼睛--这是怎么个组合呢?就是瞎子背着瘫子。村外有一条河,河上有一座桥。有一天瞎子背瘫子来到河边,在瘫子的指挥下过桥。本来瞎子是什么也看不见的,可是走到桥上的时候,他忽然对瘫子说:河里有女人洗澡!


程天宜留给大家的问题:瞎子是怎么知道河里有女人洗澡的?

有人说,瞎子的耳朵好使,听到了女人的声音。

有人说,瞎子的鼻子好使,闻到了女人的气味。

程天宜说,都不对。

矫健说,别老在瞎子身上做文章,瘫子可不是多余的人物。他忽然一拍大腿说,有啦!瘫子是瞎子的眼睛,是瘫子看见了,瞎子通过瘫子的身体反应感觉到的!

程天宜不得不佩服矫健的聪明。

可是居然还有人没反应过来,一个劲地问,瘫子是怎么反应的?

矫健说,瘫子的两条腿不好使,但第三条腿还是健全的嘛!

有人问,什么是第三条腿?

矫健说,男人才有!

于是大家都笑。

程天宜不仅有严肃的一面,还有活泼的一面,因此人们觉得他和大家的距离很近。

从那以后,开会的气氛比以前活跃多了。


程天宜还有一个特点,一有时间,就往部队跑,而且事先不通知。他在基层当主官的时候就知道,下了通知领导再下去,看到的东西都是假的。谁愿意举着靶子往首长的枪口上撞啊?是骡子是马,不是拉出来溜溜就能看得清楚的,而需要悄悄地进村,悄悄地看。


水上飞行团离舰航机关不远,轿车一会儿就到。他准备把大交班会开的短一点,争取在水上飞机投水之前赶到机场。

     

 

      

水上飞行团是中国唯一的水上飞机团队,组建于五十年代初期。早期使用的是从苏联引进的青-6型水上飞机,80年代初期开始装备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SH-5型水上飞机。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是担负海上巡逻、海上救护和反潜、侦察、轰炸等特种任务。1987年5月,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发生以后,中央领导同志根据有关部门的建议,指示海军,给水上飞机增加了一项新的任务--灭火。


目前,水上灭火机已经改装完毕,飞行团正在抓紧落实中央领导和海军首长的指示,认真演练飞行灭火技术。


楚城被任命为这架灭火机的机长。这既是团领导对他的信任,也是对他的考验。


试飞开始了。楚城驾驶飞机从岸上停机坪滑进了大海起飞跑道。程天宜的轿车就在这时来到了海边。他下车以后,没有上前惊动别人,只是远远地看着楚城驾驶的飞机在水面上滑行。


今天的气象和海情都很好,红日当空,万里无云,微风,细浪,是个水上飞行的好天气。


但是楚城不敢掉以轻心,许多事故往往出现在风平浪静的好天气里。几年前,就在这平静的海湾里,曾经在半年时间内连续发生两起严重飞行事故,原因都是机组人员操作失误,造成机毁人亡。第一次是在飞机将要降落时,机械员把油门关早了,使得飞机在离水面10几米高度突然失速,产生负拉力,飞机摔在水面上解体,机组人员四人死亡,两人侥幸生还。第二次则是由于飞行员操作失误,飞机降落的时候,在同一地点失速坠海,结果比第一次还要惨烈。让人们感到奇怪的是,两次事故的发生,不仅在同一地点,而且是在同一日期--11日,同一时间--上午11点左右。于是有人便把发生事故的那一片海湾叫作“魔鬼三角区”。后来虽然已经几年没有再发生类似事故,但是那个所谓的“魔鬼三角”却一直在人们的心上留下了一层阴影。


楚城不相信“魔鬼三角”的说法,他倒是愿意用它来为机组人员敲敲警钟。不过今天不用他对他们多说什么,因为首次飞行投水试验本身,就足以让大家紧张,不敢怠慢。


 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在滑行的过程中,投水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了。

“放下吸水器!”楚城发出口令。

“明白!”空中机械师回答。

飞机的速度加快了,一系列技术动作也在迅速完成。

“吸满8吨水!”

“吸水管自动收回!”

整个吸水过程只用了20秒钟。

楚城一拉驾驶杆,飞机就像一只“会当击水三千里”的大鹏鸟,昂首挺胸,飞上了蓝天。

海鸥,在大鹏的长翼下变得小了。

蓝天,在大鹏的长翼上变得高了。

“投水!”楚城再次发出口令。

“明白!”空中机械师响亮地回答。

霎时,岸边观摩的人们看到,飞机在蓝色的天空中突然投出一条200米长20米宽的白色“哈达”,飘飘洒洒地落下来,在灿烂阳光的照射下,凌空出现一道绚丽的彩虹。


“成功啦!首次投水成功啦!”岸边观摩的人欢呼起来。

程天宜的脸露出了笑容。

就在这时,空中出现了最令人担忧的险情:投水舱门自动关闭装置失灵!


投水舱门不关闭,飞机将无法在海上降落,后果不堪设想。

未封闭的舱门使飞行阻力增大,飞机顿时晃荡起来。

“拉起来!拉起来!”指挥员在大声喊叫。

岸边的人都为楚城他们捏了一把汗。


程天宜见此景,迅速跑上指挥台,从口令急躁的指挥员手中夺过话筒,用平静的口吻对楚城说:“大鹏,我是程天宜,我看到了你们的投水过程,效果很好。你现在听我指挥。保持高度,在本场上空盘旋。保持冷静,采用手动系统关闭投水舱门。”


“大鹏明白。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圆满完成任务!”

10钟之后,发生故障的投水舱门终于被空中机械人员用手动操作装置关上了。

惊心动魄的10分钟!

高度紧张的10分钟!

程天宜把被汗水浸的湿漉漉的话筒交给飞行指挥员,默默地走下指挥台。

飞机安全着水。岸上的都松了一口气。

等飞机从水中滑上岸时,程天宜已经离开了机场。没有人注意他是什么时候来的,什么时候走的。仿佛他就不曾来过。

   


      

飞机投水舱门自动关闭装置失灵,属于机械故障,那将由设计部门和制造部门去解决。程天宜从来不管不该他管的事情。这是他多年来搞飞行养成的习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去操心。尤其是飞行员,操心的事情多了就会分散精力,就会影响飞行安全。


程天宜去看飞行投水试验,并不仅仅是去看飞机是怎么投水的,而是对楚城不太放心。他刚刚从老伴儿那里得知,楚城和程云的婚姻出现了危机,这种事最容易分散飞行员的精力,也最影响飞行安全。楚城平安着水,他就放心了。


程天宜一直认为,他为女儿找了个好女婿,甚至常常为此沾沾自喜。可是忽然听说他们的婚姻出现了危机,他深感意外。他原以为诸如婚姻危机之类的事情只会出现在祢古或者矫健家里的,没想到自己的女儿也开始危机了!


昨天晚上,程天宜吃完饭正在看《新闻联播》,白帆小心翼翼地对他说:“程云和楚城最近闹得挺厉害,说是要离婚。”


程天宜一怔:“怎么回事?问题出在谁身上?”

白帆犹犹豫豫,不知怎么回答。

程天宜哪里会想到,问题的根子就出在他的身上。

    


本公众号近期连载海军作家
李忠效的长篇小说
《翼上家园
未完待续  敬请阅读

前文回顾




李忠效,笔名:钟笑。原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2016年6月退休。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欢迎关注听雪斋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