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06baOH91dwTAWnI5QIujp9OhQzBibw.gif)
/2_ibCApp7PClWvxFeC2PKaBcM4h9gTnw.png)
/3_OyJy2OMQG7LqLrRXwb6ict3TqsWeBg.png)
/4_aFD1OicydU6icWaUFaSeuwpUybXeWw.png)
第一章 “逼上梁山”
陈右铭自述--
我和于笑虹的谈话是在开诚布公、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进行的。
于笑虹说:“七院‘文化大革命’开展起来以后,研究所以上领导干部,没有被点名批判的很少,可没有批判你的大字报,说明你工作、学习好。”
我说:“没有直接点名批判我的大字报是事实,但决不是因为我工作、学习好,可能是我到一所工作时间不长,群众不了解;或者是领导多次表扬我学习毛主席著作好,群众认为我是突出了无产阶级政治的;也可能我出身于雇农,参加新四军后没有离开过部队,历史上没有问题。”
于笑虹说:“运动开始时我的大字报很多,主要是批评我不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单纯技术观点。可方强部长点我的名后,我的大字报反而少了,现在主要是批判胥治中(党委书记)、李荆朴(副院长)。现院领导很难管工作,核潜艇和其他几型舰艇的研制,院里没有人抓,所以,我们向刘华清副部长建议调你到院里来工作。中央组织部说在运动期间不能正式任命为副院长,可作为院党委常委,主管科研工作。但六机部领导坚持要你兼任09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我说:“不行,最好我在院里面工作,不当09办公室主任。”
“为什么?”
“09上马了这么长时间,什么工作都没开展,方案意见不一致,不讨论又不研究,总理的指示你们不落实,现在让我来当办公室主任,说得难听一点,你们是找替死鬼!”
我和于笑虹虽然是上下级关系,但是我们的关系很好。早在1948年淮海战役“平汉南线破袭战”时我们就认识了。那时我在6团当团长,他是桐柏军区6旅政治部主任。来到海军以后,他在大连海校当校长兼政委,我在旅顺基地当快艇支队长,经常在一起开会。几次参加军委扩大会,我们都是一个小组的。他是个“工作狂”,工作起来废寝忘食,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他的秘书都受不了。有人说这一点我们俩非常相象,所以他很喜欢我,我们说话也比较随便。
于笑虹憨厚地笑着,一边和我碰杯,催我吃菜,一边说:“说实话,你不干,谁干?没人。核潜艇总体研究室就在你的手下领导,所有的情况你都熟悉,只有你能接得上。而且你也最关心这件事。你忘了,去年底六机部党委开扩大会,你还在会上给领导提意见,说领导不重视,09工程迟迟没有进展。”
是的,我是给六机部的领导提过意见。我不是部党委委员,一般情况下也“扩大”不到我,那时我在学习毛主席军事著作方面比较有影响,我被请来在会上给他们讲学习毛主席著作的体会。
李忠效插叙──
/5_apgVVricN7Dt2CFTc2SWTKqxOcvTpQ.png)
陈右铭(1954年)
陈右铭学习毛主席著作是从20世纪50年代学文化的时候开始的。陈右铭小的时候只读过几年私塾,学的是连标点符号都没有的古文。虽然在部队里,他刻苦补习了文化。50年代初来到海军以后,他开始感到工作吃力了。他先是当快艇大队长,接着又当快艇支队长。海军是技术兵种,不学技术不行。他的文化底子太差,必须先补文化课。可是等学完了文化课再学技术,时间来不及。于是他就来个“双管齐下”,文化和技术一起学。
驾驶和指挥快艇,必须懂得天文航海、地文航海和鱼雷战术,这就要会三角几何微积分。为了攻下这个难关,他请支队的航海业务长葛绵信,鱼雷业务长娄景泰给他当老师,一边讲航海、鱼雷战术,一边讲三角几何微积分。作航行计划的时候,要把潮汐表填出来,把航线画出来。开始,他作一个三条航线的航行计划需要半个小时,后来他去参加艇长们的作业比赛,十七八分钟就可以完成,而最好的艇长也需要十五六分钟。也就是说,陈右铭作为工农干部出身的、连初小文化程度都不具备的快艇支队长,当时在很短的时间内,已经达到了最好的快艇指挥员的海图作业水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后来海军、舰队和基地的领导、苏联顾问和训练部门联合进行“三级考核”,先笔试,后答辩,再实际操作,陈右铭每项都获得了优秀,成为海军第一位过了技术关的快艇支队长。
为此,《人民海军》报于1958年2月27日发表了题为《苦学五年,外行变内行》的长篇通讯,介绍他的事迹,并配发了《快马加鞭,向海军科学技术进军》的社论,号召海军军官以他为榜样,努力实现军官五年训练规划,达到过技术关的要求。
陈右铭在学军事的同时学理科知识,在学政治的同时学习文科知识。当时上级要求领导干部学习毛主席的军事著作,他为了加强对毛主席著作的理解,同时也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他便认真写心得笔记。不会写的字和不会用的标点符号,就虚心地向政治部的干事求教。他每天工作学习十几个小时,节假日也很少休息。每天中午都是他学习的时间。别人休息的时候,他看书,别人不休息并能抽出时间来的时候,他就请人给他讲课。
几年下来,他不仅在军事上成为优秀的指挥员,还在政治和文化学习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他一连写出了几十篇学习毛主席军事著作的心得笔记,偶尔还写点回忆战争年代军民鱼水情的文章,1957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他应大连广播电台之约撰写的回忆录《永远不倒的靠山》,不仅在大连和辽宁广播电台广播,后来还被收入《红旗飘飘》一书。
有一天,海军机关来了几个人,到他的快艇支队检查部队训练情况,见他操纵快艇发射鱼雷非常熟练,有不认识他的同志就问:“今天发射鱼雷的那个中队长叫什么?”快艇支队的参谋说:“那不是中队长,是我们的支队长。”
“诶,我看他怎么比有的艇长、中队长还熟练啊。”
“他是全海军最早过技术关的支队长,报纸上都登过他的事迹呢!”
快艇参谋还把陈右铭写的文章上过广播上过《红旗飘飘》的事也说了。海军机关的同志非常惊奇,问他是那个大学毕业的,快艇参谋非常自豪地说:我们支队长什么大学也没上,全是自学的!
海军机关的同志回到北京,向海军周希汉副司令员汇报工作,当说到陈右铭的情况时,周希汉批评他们说:“你们这些人,什么都不知道!过去我就对你们讲,陈右铭这个人虽然骄傲,但是他的学习很好。你看,你们还把这些事拿来汇报!”
曾经给陈右铭讲过鱼雷战术的原“重庆”舰鱼雷长的韩安民,这时当上了《海军学术研究资料》杂志的编辑,他听说陈右铭写了很多学习毛主席军事著作的心得笔记,就跑到旅顺找他要来看,看过之后非常高兴,说写得很好,要在《海军学术》杂志上发表。得到陈右铭同意,便从1960年开始连续在该刊上发表了《无产阶级如何对待战争与和平》、《对战术要素中人与武器装备关系的认识》等十多篇文章。
1960年5月,在海军师以上干部学习毛主席军事著作集训时,集训办公室印发了陈右铭笔记中的《试论全民皆兵的重大意义》、《在海上如何贯彻毛主席“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原则初探》等五篇。
1966年5月,六机部司局长以上干部学习毛主席著作集训时,印发了陈右铭的12篇笔记,并印发了他在学习毛主席著作经验交流大会上的发言。因此,无论是在海军还是在六机部系统,很多人都知道陈右铭在学习方面是非常用功的。
/6_VIZyG2iaVRw7GmLv5eMCjZRaWyDAdA.png)
/7_dWV2B9mibwDjicGBY6icG48jK0gk9A.gif)
陈右铭,湖北省武昌县人。1922年出生,1938年参加抗日游击队,1940年参加新四军,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战争年代从战士到团长,参加过无数次战斗,多次负伤和立功受奖。1952年转入海军,任快艇支队长。1963年任舰艇研究院一所所长。1966年任舰艇研究院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院科研工作,兼任六机部核潜艇工程办公室主任。1969年任研究院副院长,国务院、中央军委核潜艇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和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副主任。1970年任国务院、中央军委综合远洋测量船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1975年任海军装备部副部长,兼任以上三个办公室的主任。1979年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会副理事长。1983年任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1986年离休后,任海军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常务副主任,期间发表了十多篇学术论文,多次获一等奖。已出版100多万字的文集《回顾与思考》、《万里烽火·千里波涛》、《博海心酬》和三本诗词集。2011年病逝。
李忠效,笔名:钟笑。原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2016年6月退休。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8_Naicia6FMRiaywWOGAwwuXiaiaBvpA.png)
前文回顾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第一章 “逼上梁山” (2)
/9_RqoFWooicOcgW6LiaWicFvIiaqAlFQ.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