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第四章 质量与安全 (1)

陈右铭 李忠效 听雪斋书馆 2020-10-11


第四章  质量与安全

周总理说:一马虎,核潜艇就可能出事



    陈右铭自述──
    核潜艇的研制涉及的单位众多,各单位能否以强烈的责任心保证自己研制的那一部分产品的质量,是保证整个工程成功的关键。但在核潜艇研制工作开始不久,就进入“十年动乱”时期,林彪、“四人帮”一伙和一大批是非不明的造反派,把符合科学规律的规章诬蔑为“资产阶级的条条框框”、“洋奴哲学”;把执行条例、规范批判为“奴隶主义”;把按照科学程序,由技术负责人审查、审定设计图纸、技术文件,批判为“突出资产阶级反动权威”、“助长个人名利思想”;把产品检验、验收制度说成是“管、卡、压”,“束缚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以致弄得人们有章不敢循,图纸、技术文件不敢审查签字。所长不敢签字,主任设计师不敢签字,总工程师不敢签字,这个图纸谁还相信哪?将来出了问题,我找谁去?生产的时候没有工艺师,工艺不固定,产品质量不敢检验,许多工厂的检验部门都撤消了。所有这一切,对核潜艇工程正常实施非常不利。

    我们核潜艇工程办公室的同志都非常着急,却无能为力。过去一直非常关心核潜艇工程的聂老总,已于1968年“靠边站”了,我们这些具体工作人员就像失去了主心骨。怎么办?

这时我想到了周总理。核潜艇工程是中央专门委员会直接抓的重大工程,周总理是中央专委会主任,当时只有他还没有受到冲击,在老百姓心中很有威信。
 
李忠效插叙──
    中央专委会的全称是“中共中央专门委员会”,1962年11月17日成立,主任是周恩来,由国务院的七位副总理和七位部长任委员,一共15人。当时也称“15人委员会”。成立这个委员会的目的是便于中央直接领导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工作,因为“两弹”研制工作很复杂,牵涉面很广,哪个部门也难以统帅,于是中央决定成立一个专委会来直接抓。核潜艇工程上马以后,周总理发现核潜艇“比两弹还复杂”,问题很多,于是决定核潜艇工程也由专委会来管。


 

1962年11月,中央专委主任周恩来与贺龙、聂荣臻、张爱萍交谈
 
     陈右铭自述──
    有一天,我对六机部的边疆副部长说:“六机部系统的规章制度都垮了,这样下去核潜艇就没法搞了。你下一次见到总理,一定要向总理汇报一下,使总理了解情况,得到总理的指示,这样工作就好做了。”
    边疆说:“我一定向总理汇报。”那时方强部长也已“靠边站”,边疆主持六机部的工作。
 
    李忠效插叙──

边疆(1961年)

根据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介绍:边疆,河北省完县人,1917年生,1937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军政学校区队长,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教导队政治指导员、教导大队政治教导员,第四军分区八区队政治处主任,第四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长、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旅政治部副主任,第四纵队十旅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第19兵团64军190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兼干部部部长,海军航空兵副政治委员,第三机械工业部船舶工业总局局长、党组书记,第六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部长,农垦部副部长,农牧渔业部顾问。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陈右铭自述──
    1969年夏天的一天(具体时间我记不清了),周总理把六机部的领导找去汇报工作。事情的起因是张春桥向周总理告状,说上海的造船工业应该由上海来管,不要让六机部去直接插手上海的事情。在周总理谈完了这件事以后,边疆副部长就利用这个机会向周总理汇报了核潜艇工程的一些情况。

    在讲到规章制度被冲掉时,周总理指示说:“毛主席讲的是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合理的规章制度还要坚持;规章制度合理不合理要经过试验,不能谁说不合理就不执行,要把必要的规章制度建立和健全起来。”

    参加汇报的人都认真地把周总理的指示记录下来。
    周总理接着说:“质量问题可不是小问题,是事关核潜艇命运的大问题。产品质量一点都不能马虎,一马虎,核潜艇就可能出事。你们要向工人讲清楚,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核潜艇上每一个部件的质量都不能马虎。”

    会后,边疆副部长立即向我传达了总理的指示,我们办公室的人都非常高兴。像是身临绝境,又看到了希望。我建议六机部军管会的同志到主要的工厂去进行传达。他们同意了。

核潜艇固壳“环缝”风波


     陈右铭自述──
    几天之后,六机部军管会主任刘世雄来到核潜艇总装厂,召开工人大会,宣讲遵守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工人们听说要恢复和健全规章制度,热情很高,来了很多人,总装厂新建的礼堂挤得满满的,据说有两千多人。可是刘世雄刚讲了没几句,台下就有人大叫:“他放毒!把他揪下来!”接着几个造反派就冲上了台,要把刘世雄拉下去,甚至把他的领章都扯掉了。

    当时的气氛非常紧张。造反派正在那里破条条框框,你还公开宣讲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不是和造反派过不去么?

    但是我知道,周总理的威信很高,只要把周总理抬出来,造反派是会有所收敛的。我跳到台上,大声对那些造反派说:“你们给我住手!你们这些年轻人,不要这么冲动。放毒,谁放毒?你们胡扯八道。刘主任传达的是周总理的指示!”

    台下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可见大多数的工人对造反派的做法并不认同。
    接着我就把六机部领导向周总理汇报工作的情况,以及周总理的指示,原原本本和他们说了。然后我问他们:“你们自己说,你们总工程师,总工艺师谁都不敢签字,工人谁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能够制造核潜艇吗?你们说没有规章制度行不行?”
    他们谁也不吱声。
    造反派灰溜溜地溜走了。

    就这样,我连吼带吓把会场的气氛安顿下来。然后继续传达周总理指示,宣讲恢复和健全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工人情绪热烈,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此之前,总装厂在焊接核潜艇环缝问题上,曾经发生过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事情,我想借此机会,好好整治一下有关人员。

    核潜艇固壳的环缝,对焊接技术要求非常高。按规定,要三级以上的电焊工人经过实际考核,达到99%合格的人才能上岗。

    我曾经对他们讲,所有参加核潜艇壳体焊接的人,必须是三级以上的工人。全部要进行模拟训练。特别是焊不锈钢的,都要实际操作,你们没有材料,我叫十五所给你们拉些不锈钢的钢管和毛坯来练习,然后检查。100%合格以后才能上艇操作。

    结果,这个船厂的军管会主任听不进去,他不懂技术,倒是很突出政治,他认为过去的那些关于焊环缝的规定是苏联人制定的,为了表示以实际行动来批判“教条主义、修正主义路线”,就叫一个20来岁的群众组织头头去焊试验件。这个群众组织的头头是个女徒工,人很聪明,也很爱学习,但她毕竟是个年轻的徒工,技术不行。焊完以后看外表,很光,里面有没有气孔,焊透了没有,眼睛看不着,谁也不知道。他没有经过严格的检验,就在大会上理直气壮地说:“有人讲,焊潜艇的环缝,一定要三级以上的工人,要经过考核才能焊,你看,我们现在,徒工不照样焊得很好吗?叫那些教条主义的老爷们来看一看!”

    海军驻厂军代表室和总体所驻厂工作组都向我反映,希望我予以制止。
    传达完周总理的指示,我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为了顾他的面子,我单独把军管会的几个人找来,对那个军管会主任说:“你不是要那些教条主义的老爷们来看一看吗?我来了。我来就想请教你一下,你怎么知道徒工焊的就合格了?”
    他说:“我们检查了。”
    我说:“你用什么检查的?”
    他说:“用两种手段检查了,一是打压试水,二是用煤油渗透。”
    我说:“你看到我们的那个规定了吗?要用两种以上手段检查。必须用X光照相和超声波探伤,你们做了没有?”
    他说:“没有。”
我说:“我现在已经给你调来了检查焊缝的工人,上海江南造船厂的,8级检验工,他来检查。”

    就在我们谈话的时候,检查结果出来了。那个女徒工焊的那几个试验件,用X光照相,发现有24处气孔。
    军管会主任不相信:“怎么会呢?24个气孔?”

    我说:“我们不要争论,你也不要叫我教条主义的老爷们来看,我也不要说你叫我来看不对,检验完了之后咱们再说话。”

    结果,检验师说的那24个气孔,最后一检验,全部准确。铲一个有一个气孔,铲一个有一个气孔。

    我对这个军管会主任说:“焊接潜艇环缝要三级以上技术工人的规定,是根据实践经验写成的,我们不能随意作为教条主义来批判。你记着,保证核潜艇焊缝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潜艇存亡的问题。这不是儿戏,这个要是出了问题,弄不好你要蹲监狱的!”

    后来他见了我很不好意思,见了我就检讨,走到哪里就检讨到哪里,说:“我不懂啊,看来做政治工作不懂业务技术也是不行的。因为我不懂技术,到处乱说,结果把正确的东西当成错误的东西去批判。如果按我的办法去搞的话,那核潜艇不知道是什么结果。我感到很惭愧。”

    当时,什么制度都破坏了,总工程师不敢审查图纸,不敢签字,后来09工程办公室宣布:“按技术责任制规定,逐级审查签字,不管他审查不审查,签字与否,都由他负责,出了事,该杀头的照样杀头!”
    工程师们就讲了:“没话说,签字也杀头,不签字也杀头,还不如审查了图纸以后,签字。”


本公众号近期连载陈右铭、李忠效的
【长篇纪实文学】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


作者简介
 

陈右铭,湖北省武昌县人。1922年出生,1938年参加抗日游击队,1940年参加新四军,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战争年代从战士到团长,参加过无数次战斗,多次负伤和立功受奖。1952年转入海军,任快艇支队长。1963年任舰艇研究院一所所长。1966年任舰艇研究院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院科研工作,兼任六机部核潜艇工程办公室主任。1969年任研究院副院长,国务院、中央军委核潜艇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和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副主任。1970年任国务院、中央军委综合远洋测量船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1975年任海军装备部副部长,兼任以上三个办公室的主任。1979年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会副理事长。1983年任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1986年离休后,任海军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常务副主任,期间发表了十多篇学术论文,多次获一等奖。已出版100多万字的文集《回顾与思考》、《万里烽火·千里波涛》、《博海心酬》和三本诗词集。2011年病逝。

    

李忠效,笔名:钟笑。原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2016年6月退休。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前文回顾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前言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第一章 “逼上梁山” (1)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第一章 “逼上梁山” (2)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第一章 “逼上梁山” (3)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第一章 “逼上梁山” (4)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第一章 “逼上梁山” (5)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第一章 “逼上梁山” (6)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第二章 逆水行舟 (1)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第二章 逆水行舟 (2)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第二章 逆水行舟 (3)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第二章 逆水行舟 (4)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第三章 四面出击 (1)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第三章 四面出击 (2)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第三章 四面出击 (3)




欢迎关注听雪斋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