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隍庙古老样式,崭新的装饰,老街景,商业气氛浓厚的弄堂,路边的小菜场,街边小屋里放着蔬菜在卖,小吃店里充满普通话,没有听到几句上海方言,外地来上海讨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城隍庙的角角落落,时间还早站在南翔小笼包的门口,熙熙攘攘的人群已经涌向这里。老舞台九曲桥还在,城隍庙还没售票,门口不少人在排队,小汽车高楼大厦和这些古老的建筑有点格格不入。

地铁在上海早已纵横交错、城市环线四通八达,地面交通和地下轨道形成城市主要交通格局,靠轮渡到浦东时间早已过去,随意走到城中一偶可选择多种方式了,从前上海人不愿意去外地,只想在上海,哪怕做二贩子的年代早已过去了,大都市思想跟上时代发展,在上海大凡有点能折腾的人都去留洋了,留洋以后移民了,成了新一代香蕉人,父母跟着孩子去享受异国风情和新鲜的空气,几月签证来回倒腾,在国外带着第三代,这些是上海50后的新版上海人半移民。暴走在上海街头,感叹光阴似箭,留下了想当年,那六元公交月票,从来不曾浪费过,反正包月的,上海从南到北,东到西,所有有点名气的地方都去逛一遍,南京路,西藏路,四川北路,五角场几乎每天兜兜风...合算奥呵呵!嘿嘿所以公交车那时人挤人,大门都是硬性关闭的,后面需要踹一脚才行。

还是大都市,大上海,吸引来这里是全国各地大学生毕业生,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来这里工作生活,成就父母辈的理想,大上海大梦想,想着有朝一日也从这里走向世界,大上海还吸引了东北那旮大寒冷地方北燕南飞的东北新移民,我们的上海,曾经的梦想,就在这一茬一茬的人群里改变着面貌,多少日多少年不变的是上海梦,变了是我们的容颜。

记得漫步街头南京路人潮涌动看八月十五灯展,从淮海路暴走外滩,再到南京路,南京西路淮海路回家,整整走了三四个小时的情景,岁月啊长河一粟,叹!流年似水,往事难寻。

蓝天LZ2018-04-21 23:19:04
上海是个梦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