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日记:《夜色朦胧的海》续二十一

周伟良 深海蛟龙 2018-05-03

前文回顾:军旅日记:《夜色朦胧的海》续二十


文/周伟良 改编/海风



一轮明月照耀着江面,给江水抹上了一层淡淡的色彩,虽然江两岸的灯火很是明亮,跟这明 月比较起来,总要逊色许多。首先,它不如月亮的幽雅和柔和,正像一个打扮得十分妖冶但 却并不漂亮的女人跟一个朴素的不注重打份但却非常美丽端庄的姑娘相比一样。我来回地在 上甲板踱着步,这样想,这是不是有点偏爱了?不管怎么样,大自然的美是有它的特点的, 就好像大海平平静静,毫无特奇之处,但人们却能从它身上享受到美的乐趣一样。我观赏、领略着午夜时的风光,慢慢地在甲板上来回走着,脑海里突然涌现出一句日本民言 :“天上有月星不明,地上有人心不平。”这是当年(十七、八岁的时候吧 )在农村里看到一本日本短篇小说集《午夜紫灯》里引用的一句民言。

  

忧国忧民忧自己,使得我们常常叹气,又常常发脾气,总之,性格上有些气质已经潜移默化 了,脾气变得反复无常了,我想,这是长时期精神压抑的结果,也是这个社会给青年人带来 的副产品,这也许还将会留给下一代, 

因为客观存在是有遗传性的。


如今的十六铺码头  


在决定首先返回的先遣队的时候,班里考虑要去一个比较熟悉的老兵,另外部门也派 不出干部,去一个老兵可以照顾到整个部门。正好我们轮机班骨干力量多,所以就决定让 我参加先遣队先回港,整理营房,做好打前站的工作。声纳雷达军士长买好了去宁波的 船票(那时候船票很难买到,记得一次买广州半夜起床去排队)。我们一行十二个人就在风雨即将来临的傍晚时分离开了龙华路150号。车至十六铺码头,天就下起瓢泼大雨来了,我和汤时俊等人乘开船前的一段时间,站在码头外一家食品店 的屋檐下,望着雨中的上海街道,照例是来往行人频繁,车水马龙,不亦乐乎。


我对汤说:“去年来到上海的时候,天气多么好啊,太阳真大,今天离开上海的时候老天却 下起雨来了,天也有情呵!”汤默默不语。

在沪一年多,给我的感受是很深的很强烈的。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喧嚷的都市,她是繁华 的,热闹的,美丽的,但正如当前我们整个的国家一样,也暴露出许多的缺点,物资紧张, 某些属于日常消费品的东西甚至奇缺。 


由于管理不当加上习惯上不注意,工业污染也相当 严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们普遍地感到空虚,对未来持怀疑态度,所谓“看破红尘”了 ,由此而产生颓废和单纯追求享受的现象,因此她更像一个饱经风霜而萎靡不正的中年妇女 。


海关大楼的钟


当“工农兵”3号(也许在文化大革命前是“民主3号”轮)鸣响汽笛,缓缓 离开码头,划开黄浦江水向吴淞口驶去的时候,我和许多乘客一样,伫立在舷边,眺望着 黄浦江边上海城的夜景,向上海作最后的告别……海关大楼的钟指向夜晚八时十五分,慢 慢地,市革会大楼,外白渡桥,上海大厦,提篮桥边新盖的大楼(名字一时记不起来了),一一从我眼前过去了。快到吴淞口的时候,我才带着一种迷茫的感觉回到我们住的房间里来。


上海呵,再见了!


“西沪港战友之家”欢迎广大战友们踊跃投稿,来稿形式不限,短文、小说、诗歌、视频、图片等均可,可通过如下方式发送:

1.发到邮箱:154443939@qq.com;

2.登录“西沪港战友之家”论坛(bbs.xhgzy.cn)发帖;

3.发到微信:15444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