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日记:《夜色朦胧的海》续二十四

周伟良 深海蛟龙 2018-05-06

文/周伟良 改编/海风


我的二十四周岁的生日在一阵糊里糊涂的日子当中过去了。综合各方面来看一下,一切也确是有点糊里糊涂的。当兵也五年了,眼看着一起入伍的同志一个个“提”了起来,而我则还是水兵裤一条——没门,这就等于说,个人的前程问题还没有解决,并且是一个未知数。如果能求出来倒好,可惜这个未知数恐怕还是一个“无理数”呢。自从“希望”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之后,在这个方向上也已走入迷途,这个未知数更复杂,简直有点不可思议,这些都使我过着糊里糊涂的日子,这不能叫过日子,只能叫“挨日子”,或者是“熬日子”。



应当承认,当然我们这个社会正在向好的希望上发展(之所以说是好的希望,还要看我们这年轻的一代人是否能振作起精神来,被生活的大海中的巨浪吞没的人太多了),经历这样一个时代固然也不能说最坏(比老一辈肯定要好多了),但是我感到最不顺心的是:站在这张世界地图面前,我生活在一块多么渺小的地方啊,我为什么不能走出这个小圈子,看看全世界的风光呢?一辈子过下来,只到过地图上不到一厘米远的地方,终究是一种遗憾!活在这个世界上,你是那么地默默无闻,你活着,这个世界并不因此而放光彩,你死了,这个世界并不因此而失色,仿佛你本来就是一个多余的人,你的一生跟这个小球毫无关系。


这能使人感到顺心吗?我已经二十五岁了!


由于受副热带高压线控制,这几天温度格外高,连续几天都在摄氏36度左右,使大家觉也睡不好。一天好几次地去冲水,而水又是那么紧张。大家每天都盼着发冰棍。自从支队有了冰棍厂后,可以经常吃到冰棍了,这多少使炎热的温度降一点,至少在人们心理上讲是这样。


由于天热,支队开始执行炎热季节作息时间,艇上升降口上的大通风机也被允许昼夜通风了(不过一舱升降口还得关掉,新鲜空气从三舱下来,值更的可睡在四舱)。我心想这回在艇上值更可舒服了,带着这种心情来到艇上,却发现我们艇的大通风机坏了,抬到工厂修理去了。这下可麻烦了,舱室里36℃以上的高温怎么能睡觉呢?晚上还得值更,第二天还得值更,不睡一会儿又不行。没办法,只好把凉席被子拿上去,睡在码头的引桥上,在月亮底下来一个通宵。底下的水泥板是热的,风是凉的,而凌晨又总是有点潮湿的感觉,这当然不是享受,但是我们四个人也就这么熬过来了,反正只有这么一个晚上的时间,将就着过去算了,谁叫我们倒霉,正好碰上通风机“生病”了呢?



天热对于我们的轻潜水训练就有利了。在潜水池(深度10米的一个大圆水池)里,不必穿上那套橡皮制的潜水服了,只需戴上单人呼吸器就可下水。单人呼吸器由一个像“水鬼”一样的橡皮帽子(眼睛部分装上玻璃,嘴部开口用螺纹和呼吸器相通)。胸前挂着的是三个气瓶,可根据水下深度不同选择不同的气体供呼吸用。例如超过60米深度用氦氧气瓶,超过20米深度用氮氦氧气瓶,二十米以内用氧气瓶等,中间还有一个产氧剂罐,把从嘴里呼出的二氧化碳再变成氧气。还有调节空气用的像救生圈一样套在脖子上的橡皮圈,蛇形管等,戴着单人呼吸器在水下只能用嘴呼吸,如果习惯用鼻子呼吸而在水下又改不过来的话,那就会呛水或憋死。


我已经不是第一次潜水了(每年有一次的),所以也并不十分再意,很快就下去了。别看只有十米水深,耳朵却被压得够呛,水压作用在耳鼓膜上是很痛的,搞得不好会把耳鼓膜压破,以至耳聋。初潜水者一定感到有点吃不消的,耳朵会被压得吱吱叫。


我沿着铁把手慢慢地往下去,水没过了头顶,呼吸是正常的,继续往下去,耳朵有点受压了,只好略停一会,调整一下压力。下下停停,再下去,一直到了底,感觉还可以,我用信号绳回答了上面的询问,然后向左走去,汤时俊正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我过去摸了他一把,用手势打了个招呼,再握握手就走回来,再向右走去(潜水池一下子同时有四个人下潜),夏国治在我的右边,我又打了招呼(当然只能用手势,嘴巴咬着橡皮嘴在呼吸是不能说话的),握握手,我伸出大姆指在他眼前晃了晃,正在这时,二十分钟的时间到了,我接到了上面叫出水的命令(信号是用绳子拉的,一头在上面的人手里,一头系在我的腰间,我再伸手抓着,以便随时联络),我爬了上来,上来的过程中耳鼓膜逐渐解除压力,也吱吱叫,很痛的,所以上来也要稍微慢点,不能太快。出水面后,潜水班的那个人对我说:“你潜得不错,还可以吧?”我点点头表示“可以”,他又说:“再潜一次怎么样?再熟悉熟悉,在下面打打太极拳也可以。”我点点头,又重新沉在水里,重做一次难受的练习。以后还要练习从发射管出水呢。

有些人怕水下冷,穿上了潜水服,当着了笨重的潜水装走上潜水池的时候,我们都叫他们是“400型机器人”。着装后的模样是很怪的,很可笑的。


潜艇兵个个好样的,这张是进厂修理时的照片,里面有领导干部和水兵,前排右一为副长,后排左一为卫参谋。


一般来说,潜水主要是为救生用的,失事时出水,但另外也有其他用途,如水下作业,派遣特工人员等,但主要是为自己用的。所以大家愿意潜,同时也挺有意思。水下最长逗留时间约为4小时,按计算可以在200米深度出水,但我们只潜十米,并且已经颇感难受的了。所以能不能真正经受住考验,还很难说。


“西沪港战友之家”欢迎广大战友们踊跃投稿,来稿形式不限,短文、小说、诗歌、视频、图片等均可,可通过如下方式发送:

1.发到邮箱:154443939@qq.com;

2.登录“西沪港战友之家”论坛(bbs.xhgzy.cn)发帖;

3.发到微信:154443939。


依依梓萱茄2018-05-07 07:49:26

看到这战友提供照片倍感珍贵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