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军营足迹—匆匆的脚步 六

陈琰 深海蛟龙 2018-05-07

文/陈琰

初识军营

新到了一个环境,好奇心是最吸引人的。一大早,我便迫不及待地走出寝室,四周环顾起我所在的新环境来。由于地处青岛市区,所以远远地望去,要不是门口的穿着军装的警卫人员及屋顶飘扬着的军旗,它就和普通工厂没有两样。由于青岛的特殊的地势情况,所以我们所在的训练团,也是按地势分成了几块。最底下的是一面足球场,同时也是我们训练队列的训练场。我们去的时候还没有完全完工,所以以后我们的每次劳动课都是去修建新训练场。再往上一层,是器械训练场,有单杠,双杠,浪桥等等,还有一些说不出名的器械,以前看都没有看过,更不知道怎么玩啦。最南面是教学楼,我们以后的专业学习,就都在那里面了。器械场的北面是一座新落成的大楼,不知干什么用的。直到后来才知道是士官楼,从个部队抽调上来的士官将在这里进行为期两年的专业培训,以后再回到各部队去。器械厂再往上一层,便是我们部队的最高点了。我们的团部,卫生队,宿舍,食堂等都在这一个平面上了。它的正中间是一条柏油路,直通门卫和青岛的大沙支路相连。进入大门,路的左面是我们学员宿舍,中间是卫生队,往后是汽车班。路的右面也是我们学院队宿舍,再往后是团部,礼堂,招待所,食堂。整个驻地的地形是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就象我们的水兵帽。没有参军前,听侯宝林先生说过的相声,里面说青岛人骑的自行车没有链子,原来没有琢磨过来,现在明白了。

这里是海军潜艇学院的训练团,专门培训潜艇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士官,我们将在这里学习生活一段 时间,等掌握了专业技术后再分配到个潜艇支队,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服役。望着晨曦中的这块土地,我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

时值初冬,北风呼啸,卷起了漫天的黄沙,那时候的青岛卫生差啊,天空整天灰蒙蒙的。我又不觉想起家乡的晴空来了。

第一次喝小米粥

对我们南方人来说,大米是主食,因此,对于大米我们是百吃不厌的。然而到了青岛后,我们便是以杂粮为主了,主要是小米,玉米面和黑面粉。大米成了副食,而且米的质量很差,粗糙的很,那能和我们江南的香梗米相比呢。

还记得第一次喝小米粥的事,现在想起来都可笑。那是到部队的第三天早晨,晨跑结束后,便是开饭的时间了。我们排着队,向食堂走去。还没到饭堂,远远就传来了一阵阵的香味,那种香味很诱人。我琢磨了好一会,也没有想出来这是什么东西的香味。被香味牵引着鼻子,走进了饭堂。到了跟前一看,墙边放着一排的铝桶,里面装满了黄澄澄的,象现在的橙汁一样的东西,正散发着热气,而香味也是那里传来的。由于第一次看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反正它的香味很诱人的。我不由的垂涎三尺,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盛了满满一大盆,端起来就猛喝,谁知一口还没有咽下去,我又吐了出来。这是什么呀,一股怪味,特别难喝,味道就象我小时候吃过的水稻田里的浑身象长了毛的草耔,卡住了喉咙,怎么也咽不下去,而且还是涩涩的味道,象吃了南方的菠菜一样,连牙齿都是木的。怎么办,我本能地想倒掉,可听了区队长的饭前报告,又吓得不敢倒。因为饭前区队长说了,谁要是浪费粮食,就关他的禁闭。想把它倒回去吧,可大家看着啊,我偷偷地看了看旁边着上的钱玉明,只见他也和我一样,正紧皱着眉头,不知所措呢。怎么办呢?我望着手里的盆子,发起愁来。心里那个后悔呀,只怪自己见识少,私心重,这下遭罪了。我想来想去,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硬着头皮把它喝下去,如同喝中药一样,心里这么想着,可是嘴不听使唤啊,唉,要真是和中药倒好了,一咬牙,一跺脚就可以了,可这东西比中药还要难喝啊?我心里急的咚咚连跳,可是没有办法啊,还是得喝。于是我就象一个的病人一样,嘴张开一条小缝,一点一滴地往里灌,反正吃一半,掉一半,桌子上,地上也被我故意掉了不少。十几分钟过去了,别的战友们都吃完走了,我呢,也进尾声了,看着盆子底下的那一点小米,我再也喝不下去了四周看看每人,我把盆子往桌子上一撂,撒腿跑了。

回到宿舍,我偷偷地问钱玉明那家伙,早饭吃的是什么啊,味道怎么样,这小子故作镇静地说,是小米粥啊,不错啊,我喝了不少呢?我两眼望着他,一声没吭,心想,你骗鬼去吧?

好多天后,他才告诉我,那天他一口没喝,趁别人走了后,他往每个人的盆子里都倒了点,这样总算解决掉了。我狠狠地打了他一拳:狗东西,鬼点子就是多!

后来,我再也没有喝过小米粥,即使是那些北方兵把小米粥吹得天花乱坠,我也绝不去动半口。


“西沪港战友之家”欢迎广大战友们踊跃投稿,来稿形式不限,短文、小说、诗歌、视频、图片等均可,可通过如下方式发送:

1.发到邮箱:154443939@qq.com;

2.登录“西沪港战友之家”论坛(bbs.xhgzy.cn)发帖;

3.发到微信:15444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