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榭水兵的故事一 :第一次游北京

陈琰 深海蛟龙 2018-05-13

文/254艇舵信陈琰 

第一次游北京



    阅兵结束后,按照阅兵指挥部的统一安排,所有受阅部队,集体游览北京。这下,我可高兴了 。因为我的父母亲原先都在北京工作过,小时候早从他们的嘴里就对北京有了个大致的了解。我母亲曾经无比自豪第说过:“玩过了北京后,就再也不想玩别的地方了 ”。我记得我读一年级的时候,语文课本的第一课就是:看图识字《北京》,记得那是三幅图片---天安门城楼,故宫博物馆,十三陵水库。而且学的第一首歌就是《我爱北京门》,所以,从小就对北京充满了向往和憧憬。这次终于能如愿以偿了,心里能不高兴吗?




   游览的第一站就是天安门 。那是十月三日,因为十月一日阅兵结束后我们休息了一天。那天,我一晚上都没有睡着,心情比阅兵那天还激动,真是象乡下人进一城一样 ,惹得我旁边铺上的战友一直笑话我。天刚蒙蒙亮,起床号响了,不夸张地说,我真的象兔子一样一窜而出,洗漱结束后,我早早地站在了操场上等待着。上午9点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了天安门广场。一跳下车,我便迫不及待地向天安门城楼奔去。啊,这就是我魂牵梦绕的天安门啊!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在明媚的阳光下,红墙绿瓦,雄伟壮观。那一刻,不知为什么,我的双眼竟然噙满了泪水。天安门,你是首都的心脏,是全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有多少人向往能来到你的身边,亲眼看一看你的雄姿啊 ,可是我看到了 ,我真切地体会到了 ,我的人似乎和你融化在了一起,我是如此的幸运和自豪 。拍照留念,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了,我很认真地整理了我的水兵服和水兵帽,庄严地留下了和天安门的合影。很多年过去了,那张照片我还是小心翼翼地保存得很好 。



  第二天是游览长城。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月球上”唯一能看见的人工工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自古以来,人们把长城比喻成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文明的象征,而毛泽东的那首《清平乐》也早已烂熟于心:“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所以到了北京,岂有不游长城之理。巍峨的长城,连绵起伏,象一条巨龙一般,盘旋在群山峻岭之中。我和战友们一路狂奔,连续冲过了好几个烽火台后,这时已经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了。我只好稍作停留,先一赌山景。时值初秋,站在烽火台上,四周眺望,远处是蓝天白云,近处是黄花绿叶,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此情此境,真是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当我和战友想再次起来向顶峰攀登的时候,这是时间已经不早了,再加上已经精疲力竭了,所以就放弃了,心想,反正以后有的是机会 ,谁知,这一放弃,竟成了我终身的的遗憾。


  接下来的几天,是游颐和园,故宫,十三陵......一直到十月七号。那些天,我的心情是特别的好 。可以说是一生中最兴奋和最幸福的几天,心里那个高兴啊 !感觉天是那样的蓝,人是那样的美。很多年以后,当别人问起我北京的印象时,我能想起来的,只有一点,那就是:北京人,是我见到的最热情的人,北京人真好!



  不知不觉,几天过去了 ,转眼就要离开北京了,我了心里有了一种莫名的惆怅,我不知道,此去一别,何时再来北京?当火车离开站台的那一霎那,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泪象决堤的洪水,在脸上肆意地流淌......


再见了北京,我一定会再回来的 ,北京,我爱你!


“西沪港战友之家”欢迎广大战友们踊跃投稿,来稿形式不限,短文、小说、诗歌、视频、图片等均可,可通过如下方式发送:

1.发到邮箱:154443939@qq.com;

2.登录“西沪港战友之家”论坛(bbs.xhgzy.cn)发帖;

3.发到微信:15444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