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周伟良 改编/海风

“我艇七科目训练将历时192小时25分,总航程为850海里, 海区最大深度是109米,离海岸最外位置点在北纬24°40′ON,东径124°30′OE( 大约离海岸140海里”——这是我特邀副长为《战斗快报》写的稿件“关于这次训练……”,我在上面加了两句:
烟波浩瀚听凭纵横,
龙宫玉潭任我驰骋!
早在前几天,已经开始往艇上装载了,先是一组远航食品,几十箱罐头塞了进来,五舱开始 放了十箱(都是菠萝的),我们把它放在主机的两侧,后来,副长看看全艇 放不下,又叫人往五舱抬来五箱,我们看着实在没地方放了,就把它们全部搁在前舱底。后 来又领了备品工具箱,又是十几个箱子,狭小的潜艇舱室里哪能容得下这么多东西?可是也 得想办法挤进去。有一个放橡皮制品的箱子,三舱没地方放,叫五舱拿去(里面轮机 的东西多),抬来后本来可放在右机后部的,但许远江借口看排气管路放水不方便 而不让放,施甫成把它放到防水门下面,许远江又借口不好放脏物桶而把它挪开了,其实他 想舒服地在后面或坐或躺,一旦吐起来又不用拿脏物桶,就在鼻子底下(当然,这家 伙晕船是很厉害的,想舒适点也不过份,但现在是那里地盘也紧张啊)。最后没办 法,只好放到六舱舱底,到看大轴岗位的梯子底下。
把二氧化碳分析仪都准备好了,这是个利用光干涉原理的仪器,据说一架要一千多元;检查 了单人救生器材,我们五舱却把所有 的救生器都查了一遍,这是潜艇舰员的第二生命啊,如果失事的话,没有它无疑只有等死, 谁的不检以后出了事正巧碰上坏的谁倒霉。因此,我叫施甫成、孙文银他们统统查一遍,结 果,发现有3个气瓶里面气压不够或根本没有气!好玄哪,艇长、机电长知道后,立即叫各舱 把所有的救生器材统统检查,又发现了十几个气压不符合标准或根本没有气的气瓶,立即拿 到潜水班更换或充气去了。出海之前这一类东西不检查一下真是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
六舱离合器故障也排除了,右经航离合器已经重新安装好,左边原来是接头处漏气,那么紧 一紧,更换个垫片也就顺利地排除了。
宣布了出海人员名单(在这之前一直是“保密”的,我被艇长叫去抄名单的时候,政委在一边说:“这个暂时还是保密的,不要向外传播”),我作为超编( 轮机班超编两个,还有一个是王进,全艇总共超编四个)人员也在出海之列。非出海人员统统帮厨,帮助摘菜、运菜上艇。副政委给我一盘录音磁带,让我到俱乐部去录一盘电影歌曲、相声之类的节目,以便在海上有空的时候播放。我找了俱乐部的广播员,录 了“诗、歌与爱情”、“约会”、“拉兹之歌”等相声,还录了“好一朵茉莉花”等民歌, 其实雷达班和无航班(他们都有录音机的)都已经各自录了一些乐曲的(那时都是卡式录音机)。

赵浩生的《首次横渡北冰洋》在《人民海军》上面连载刊登,写的是美国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穿过北冰洋到达北极的故事,当中写道:当水下航行正式开式之后,舱内便开始进行扑克大战,并且,“从夏威夷带来的新(电影)片子,张张精彩。”我觉 得这是解决水下生活单调枯燥无味的一种好方法,对于人们的精神能起到调节作用,也能将 舰员工作之余的一部分剩余的精力吸引过去。可惜我们是没有这样的条件的,扑克棋类是严 禁上艇的,只有睡眠,或者默默地坐着想心事。小说虽然一般情况下不让带,但总有人违“ 禁”带上艇的,但也都是已经看厌了的《红岩》之类,或者是根本不能吸引人的“新小说” 。政委倒是号召大家:“这次海上的政治学习,主要是自学《实践论》,大家把著作带到艇上去,争取读它几遍,并结合实际弄清一两个问题。”——我们的军队就是这样。
一切都准备就绪,单等这一天的到来了。

“西沪港战友之家”欢迎广大战友们踊跃投稿,来稿形式不限,短文、小说、诗歌、视频、图片等均可,可通过如下方式发送:
1.发到邮箱:154443939@qq.com;
2.登录“西沪港战友之家”论坛(bbs.xhgzy.cn)发帖;
3.发到微信:15444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