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周伟良 改编/海风
十一月六日上午八时半就上艇了,转动完机械,并且备航备潜完了以后,就在码头上开饭(家里用三轮车把饭送来了,部队就是家),大家随便组成八个人一伙,把菜盒子往地上一 放,蹲在那里吃了起来。天气是多么好啊!深秋季节,天高云淡,阳光灿烂,几乎没什么风 ,码头边上的空气又是多么新鲜!急匆匆地吃好饭,我就在码头上散起步来了(离下 舱时间还有两三分钟),我对汤时俊说:“再走走吧,做做深呼吸,马上要有好多 天吸不到新鲜空气了。”老烟鬼们却也抓紧时间,靠在边上点燃了烟抽了起来(在一 般情况下,他们也将有好多天不能抽烟了)。我把这看作正是尽量少抽烟的好机会 (当然还谈不上戒烟),所以根本就不贪这根烟抽,重要的还是新鲜空气!

终于要下舱了,我扶着升降口盖上的把手,留恋地望了望天空,望了望大海,望了望码头, 望了望我们自己的艇身,猛吸一口气,钻进了舱室。“各就离码头岗位”的铃声已经响了, 大家奔向各自的岗位,我向五舱走去。
十一点整,潜艇离开了码头,科目训练开始了。
副长把一张《作息时间表》贴在三舱一号动力电站的门上,上面是这样安排的:
0430~0500 解除空气筒航行,浮起,
0500~0600 潜水,经航电机航行,洗漱,早饭
0600~0700 启用再生装置,政治学习或查看机械
0700~1030 休息
1820~2030 潜水,空气筒航行,开晚饭,谈心活动
2030~0430 休息
由于我们这种潜艇的性能与特点,它只能适合于潜伏待机,在敌预定航道上机动,待敌舰进 入攻击范围后浮至一定深度发射鱼雷,一举歼之(因为在现代的海战中,一艘最大航 速为十五点二节的潜艇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那些最起码有二三十节的舰艇的,而水面舰只 已大多具有这样的航速)。所以对航速的要求是不高的,只要求到达就位点准时。
因此,离开码头后,我们始终以单车前进一的速度慢腾 腾地跑着。阳光灿烂,风平浪静,真 是航海的好天气,大伙儿都充满了信心。除了我们自己艇上的五十九位人员(超编三 名)外,尚有下列人员随我艇出海:支队司令部副参谋长,支队政治部群工 科刘副科长,还有一位舵信兵(此 人远过航,对操纵升降舵有一定经验)。
按时到达了就位点,开始下潜,进行均衡。这时候,刘副参谋长在无线电对讲机(接 通全艇各个战位)中讲了话,算是进行一次动员。他说:“从现在起,我们的科目训练真正开始了。可以说,真正是‘同舟共济’了,有了成绩大家分享胜利的喜悦,有 了困难也靠大家共同去克服。因此,希望大家严格部署,严守职责,一定要安全操作,稳妥 可靠,争取顺利地完成任务!”
刘副参谋长当然也无需在这里讲演,所以“动员”是简单的,这也就够了 。
均衡完毕后,即浮至潜望深度,开始通气管航行。我们把内燃机启动起来后,就开始执行作 息表上的时间,按照更次值更了。我在V-9-22岗位上超编,因此有原班长和我俩人一块儿值 更,同一更次的还有后面打挡板的许远江,他的战位号码是V-9-24。
天色已渐渐暗下来了(只有艇长的潜望镜内才能看到),雷达室启动了雷达 ,以便及时发现水面目标,防止碰撞。由于风平浪静,所以舵信兵们还算操得住,深度计上 的小红尖基本上在六米到七米之间跳动(按规定是七米半,但为了安全些,以防操得 太深,浮阀来不及关闭,进气系统大量进水,所以一般将深度保持在六七米范围),完全可以放心地航行。
舰员们都知道,主要是这晚上的空气筒航行,离水面太近,风浪大了容易晕船,白天则是无 所谓的,潜入四五十米的深度,用经济电机航行,艇是不会晃动的。所以考验就在这空气 筒航行上。
当按照作息表的时间,拉响了战斗警报,解除了空气筒航行的时候,那些老晕船的人简直有 点不相信自己的好运气: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吗?一点儿感觉也没有嘛!这哪儿像是出海,简直 就象靠在码头上一样!我晕船虽然向来不算重,但却也往往有很难受的时候,所以我也是非 常害怕,非常“仇视”风浪的,此刻,我暗自庆幸:这次出海,碰上了一个好天气!老舰员 们都知道,出海就看头几天,头几天能顶得住,后面的日子即使风浪稍微大些也能坚持住。 所以这第一天的顺利的航行对于我们来说显得多么重要!
转入经济电机航行后我们轮机兵就有空闲了,值更也只需往舱室里一坐,拉拉车钟( 它是五舱六舱联动的,只要三舱一拉,两个舱同时响),报报口令就行了。我立即 抓紧时间出版《战斗快报》,出海之前,副政委对我说:“这次让你出海,主要是搞 搞《战斗快报》,至于值更嘛,主要是原班长值。”而原班长最近一直牙疼,饭也吃不下, 艇长在让他出海时则这样对他说:“叫你一块出海,主要是怕万一机器出了故障,多一个技 术力量,你牙疼多休息休息好了,值更主要由周伟良负责。”真是互不通气,各人按自己的 需要编排人,真是“舌头无骨头”。当然,出《战斗快报》只能由我负责,艇上没有第二个人能搞得像样。这一期刊登各班的决心书,我一看,轮机班没有,连忙对在旁边想帮我忙的 王进说:“快,你去写一篇代表轮机班的决心书。”我编《战斗快报》是从来不会给轮机班 丢脸的。
出海前每人发了约有十五斤桔子,让大家带点在海上吃。我和许远江计算每人每天吃十个, 因此带了一百八十个桔子,放在他的出海包里背了来,现在,开始拿出来吃了。桔子的味道 真不错啊,百吃不厌的,它要比苹果、梨子之类的强多了,而价钱不贵,在历年是两毛五一斤。

艇上总共装了十二条战雷(装满可装十四条,一舱鱼雷备用架上少装两条),发射管里都填满了,一舱鱼雷备用架上放了四条,装雷那天的雨下得好大啊,弄得人们直 埋怨,“要干什么从来没有好天气!这可是战雷啊,放出去是 能打响的!这些直径533mm,长度为7800mm的大家伙好威风,全身的不锈钢铮亮,闪闪发光。。一舱有了这么些 “东西”,再睡十几个人就挤多了,但挤也得住,床铺在边边角角都是设计好了的,并且, 出海的时候一舱的温度可真算是一等的了,形容为春天的气候。

“西沪港战友之家”欢迎广大战友们踊跃投稿,来稿形式不限,短文、小说、诗歌、视频、图片等均可,可通过如下方式发送:
1.发到邮箱:154443939@qq.com;
2.登录“西沪港战友之家”论坛(bbs.xhgzy.cn)发帖;
3.发到微信:154443939。

灬至尊岩2018-05-28 21:28:33
西沪港战友栏目很好。大家可尽情尽情互相任天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