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高亮(遥远的岸)
相关阅读:扬帆起锚的地方
十年前同学聚会,我曾写过一篇《扬帆起锚的地方》,为了走出校门二十个春秋的那段时光记忆,转眼竟是大学毕业三十周年了。这次聚会,有同学专门从遥远的南国给学校送来了一块石头,刻着“走向深蓝”四个红色大字。石头本身我觉得越看越像一膄上浮的潜艇。
细想这四个字含义深刻。共和国海军从成立起便向往着从近海走向远洋、走向深蓝,寄托了多少的理想信念和奋斗努力!而我们则从青涩少年,也一步步走向了成熟。于是,我把《走向深蓝》顺理成章用作我这篇简短文字的标题。
今年我已是两回母校了。这一次居然发现从我们这里有飞机直达江城,只需一个多小时。记得十年前我们是开车九个钟头才抵达,而上学的时候,则只能乘长江上的“东方红”号客轮需要三四天时间。这样的变化真是难以想象。整个国家不也是在逐步走向深蓝吗?
飞机晚点了五十分钟,我是与另外两位同学及夫人同行,我们五人到达的时候,接机的同学、队干还有早我们到达机场的好几位已经等候多时。依旧入住五年前聚会时的地方。为了我们外地同学的陆续到来,留校的同学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本来今年我是建议到其他地方安排,但是,大部分同学认为还是在母校最好,随着聚会进程的展开,我愈加体会到还是我们曾经生活、学习过的地方更有意义。晚餐分开来活动,第一次品尝了烤全羊,据说是蒙古族的做法,与我在新疆看到的全然不同。

烤全羊和兔子
次日早起,仔细阅读聚会须知,发现行程安排非常紧凑,同学中除了出国还有目前仍在部队的,大部分都到了。
早餐后抓紧三三两两去校园里转转,先到原先我们的宿舍所在地,当年的平房早已不见踪影,只能凭记忆猜出大致的地方。而当年曾经发生过的一切却是如此清晰。走到我们当年站过岗的一号门、自习的教室和游泳池附近,仿佛时光重来。
大操场的跑道和足球场已经铺上了新地面,正好有不少学员在活动,我们也都不约而同加入进去。我在心中想着那时跑万米、踢足球的景象,感慨万千。想象不出当时我是可以满场飞的,而眼下的我只能做看客,尽管内心也有再去冲跑的冲动却只有却步。

曾经上基础课的电化教室,记得在这里看《黄埔军魂》

跑道、足球场、司令台,远处小卖部不见了
座谈会的时间到了。校领导介绍学校的变迁、目前的状况和发展。老师和队干分别讲话,就是他们把我们领上了从军之路,我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接着,同学们逐个发言,轮到我的时候,我只是说我保持了军人本色。是啊,这么多年过去,回头看,我的人生轨迹似乎只有军旅岁月,无论校园还是潜艇、大海都是那么的刻骨铭心。
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和思念……我想对电工教员说我当课代表的感受、想对辅机教员说我学到了多少技能、想对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员说我当年的毕业设计的遗憾、想对队干说我曾经应该更多的接受他们的管教、想对同学们说真希望我们能常常聚在一起。

下午安排参观湖北博物馆,近来对战国和先秦时期的历史很感兴趣,所以特别想了解楚文化。因此我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地去参观。有意思的是,接下来的行程,竟然不谋而合的走在了两千多年前中原文化的路上。

曾侯乙编钟

东湖边的晚餐,灯火辉煌、歌声荡漾
第三天上午,去学校的训练基地。因为中途修路堵车,原本一个多小时的行程,用了近三小时才好不容易到达。因为我是下午三点飞西安的航班,真担心会来不及,心底却不甘心错过当年碧波荡桨的回忆。
一大片开阔的湖面,比我们当年的训练场大多了,湖光山色之间陶醉了。

真希望能在这里住上几日……

水兵是这里练成的

比当年我们训练的划船漂亮、轻盈了许多,好像回到了海边

依依不舍与大家告别,我是比较早离开的一位,飞机竟然又晚点,姗姗来迟
分别总是有一份感伤。有人说,到我们这个年龄聚一次少一次,有位教员讲应该换个思维,聚一次多一次,赢得大家热烈的掌声。每聚一次就多一份感动、多一份认识、多一份走向深蓝的记忆。
写于2013年11月25日


姑娘妳真招暮2018-06-08 21:40:37
高亮的文笔非常耐看,娓娓道来,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