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回丢失的记忆之九

西沪港战友之家 深海蛟龙 2018-06-28


潜艇兵几乎每年都要安排一次轻潜水训练,训练地就在支队潜水教研室,大家都习惯称之为潜水班。而具体负责指导这项工作的也正是潜水班的同志。这里有个深度10米的潜水井,可供舰员轻潜水训练,在潜水井的底部有具模拟鱼雷发射管通向一楼,作为潜艇失事,舰员鱼雷发射管逃生训练之用。这个是必须学会的,而且我们都非常主动配合训练。


潜水班座落地环境清静,坐在潜水井台边就能看到宽阔的大海,遇上海潮,放眼望去,茫茫一片,令人感慨万千,心绪飞扬。正巧我有个老乡王守平就在潜水班,他是与我一同到西沪港的,只是后来他分在了这里。这让我十分羡慕,工作相对清闲,起码不用出海,值码头更了。于是,闲暇之余尤其是夏天,我最爱上他那儿玩,一去就找张小凳坐到井台边,观赏海上风景,听其海潮汐声。海风徐徐吹来,带着些许湿润、带着些许滋味,感觉充满阵阵温暖和遐意。可是,后来支队强调潜水台作为训练场所,严禁非工作期间到潜水台边闲聊。因此去的次数才慢慢少起来了。



在我几年的潜艇兵生涯里,我参加过二次轻潜水训练,一次发射管逃生,几次经历都在260艇服役期间。第一次是刚上艇不久,有些懵懵懂懂,只听老兵讲轻潜水的经历,听的我是一楞一楞的,接着潜水教研室的同志上门作了专业讲解,讲了潜水器的原理、使用,讲了轻潜水过程中应该注意和掌握的基本要领。早饭后列队去教研室,潜水班的同志分批为每个准备潜水的人穿好潜水服,打开氧气开关,引领到潜水井边,井边站着潜水班专门负责潜水操作的同志为每个下水的系上绳索。整个过程我是麻木的,毫无知觉,任凭他们摆布。事后我想,如果真的到哪天潜艇失事,舰员需要逃生时,大家会穿上这身潜水器吗?



到那时,指不定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是一套全身封闭式的轻潜水潜水器,刚穿上时憋闷的直喘粗气,好象随时都要晕厥过去似的难受,直到接上氧气呼吸才顺畅了许多。以至有人开始穿上不适应,用手势示意不行,待脱下潜水器时,恶心的一阵呕吐。我按照潜水要领慢慢下水,不时鼓耳膜、吞咽,水漫过了头顶,待越往下走时,越感觉有股压力,我很清楚10米的深度,就是一个大气压。下入两三米时,耳膜一阵猛烈的刺痛,进一步做鼓耳膜,吞咽动作时并没有减轻水压对耳膜伤害。水上的同志向上提了一下绳索,那是给我发信号,提示我水下感觉如何。我自我感觉很难受,耳膜好象不行了,我真想向上面发出请求出水面的信号。但还是坚持住,第一次就这么当逃兵,太没面子了,我将绳索向下拉了一下,算是回应,一切正常。稍作停顿,继续向下移动,在耳膜经过阵阵刺痛后,我终于下到了10米的底层。奇怪的是经过阵痛后的耳膜一下子适应了水压,此时竟安然无恙。我时而靠在井壁上,时而又在水下走动,水下的走动是神奇的,象心灵的梦幻,似身体的飘逸。几个战友在水下而遇,但相互没有做触接对方的动作,这也是水下的安全须知。水上连续提了三下绳索,发出出水的信号,好快,我在心里说道,随即回复了三下信号。


出水后,当潜水班的同志为我解开潜水器,看见我耳边渗出的鲜血时,他们告诉我是耳膜压破出血了,不过没关系,过两天自己会长好的。他们说是下水太快了,没有掌握好潜水要领。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初识潜艇

原创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

冰月痕爱灬2018-06-29 05:13:24

轻潜水训练,是每个潜艇兵的必修课。 我的同年战友郑祥印就是四十二支队潜水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