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254舵信陈琰

我喜好作文,缘于小时侯老师在课堂上把我的一篇作文当范文朗读。那时候的我就暗下决心,长大后当个作家,立名扬万,光耀祖宗。因而,读的书也较多。读多了,难免手痒,也就信笔涂鸦,随便写上几句。真正开始投稿是在入伍后,我参加了北京人文函授大学新闻系的学习后,开始了自己的第一回投稿。当兵四年,写了不少,也投了不少。老天有眼,歪打正着,也陆续发表了一些豆腐干。那时对文学的狂热,不亚于热恋中的痴情,常常是读书写作到深夜。我写人写事写景写心情写生活写快乐写烦恼,涉及了各个方面。几年中,细细算来,也不下几十万字吧。也常常接到编辑部的退稿信,记得有那么几句话:“你寄来的文章,因故未能刊发,本编辑部一律不退稿,请自留底稿”。当时是见怪不怪,也没有当回事,因此很多底稿也是被我付之一炬。
退伍后,心中希望继续从事所爱的事业的,无奈未能如愿,于是回乡当了村里的团支书。这期间受乡里报道组长沈祥荣先生的鼓励,依然笔耕不止。因而也陆续被县电台,和市报录用了一些,曾有一年还被县电台评为“积极通讯员”。这种爱好,一直持续到一九九三年,我下海经商,才收起了那支笔。文学是条拥挤的小道,走的人很多,能走进那殿堂的,也是为数不多的,所以,对于自己最后未能挤上这条小道,倒也能坦然面对。
再后来,忙于商海沉浮,名利追逐,渐渐的笔生疏了,脑子也没有灵感了,儿时的梦也抛到了九宵云外了,每天就在醉生梦死中,糊涂度日。忽一日,看到了有位叫钱弘道的人出了一本书,书中尽写了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看后我心中不免有些怅然。名人出书,已蔚然成风。我非名人,可他们所记述的一些事情,其实我都经历过。而在他们看来,一切是那么的依恋,其实只是记录下那时的心情罢了。那么我为什么不能也记录下我那时如歌的岁月呢?到以后回首往事的时候,看看自己走过的路,看看欢笑伴着泪水的心理历程,看一看用笔记录下来的心情,感悟,认识,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啊。于是急忙地翻箱倒柜,寻找过去的笔墨,可惜大部分残缺不全了。其实我知道,那丢失的作品虽说质量不高,够不上发表的水平,但那倒是我最真实的东西,当时心灵的真实写照。试着自己再写上几篇,连自己都感到生硬,物是人非,岁月不再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再难写出当初的心情了。
想起一句古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岁月悠悠,人生匆匆,我们一生丢失的东西太多了,有的可以失而复得,比如金钱。有的就丢失后再也难以找回了,比如心情。
2004年12月30号于海盐家友招待所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 初识潜艇
▌原创 |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


大众偶像艺2018-07-06 08:10:30
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陈琰战友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