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潜艇里消失

西沪港战友之家 深海蛟龙 2018-07-09


撰文/张怀华.配图/王进学





    潜艇里吊死人了!这一消息不胫而走,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谁这么糟贱自己,选择这么个死法,在哪里死不好?偏偏在潜艇里自寻短见。然而这样的事情偏偏就发生了,这可是潜艇史上从未有过的事。


    1977年,我在256号潜艇任航海长。4月11日那天正当我值班,早饭后,我带领部队迈着整齐的步伐来到6号浮码头,准备登艇例行日常性转动机械。突然发现4个人从我艇七舱升降口抬出一个人来,看不清楚是谁,我心中咯噔一下:“怎么啦?”看着随后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我暗想:“不好,出事了”。


    此刻,码头已被临时封锁,所有部队全被挡在码头外,艇员们一个个怀着好奇的心情,相互打探着,怎么了?怎么了?可谁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连站在最前排的艇长秦钢和政委陈义纯也一头雾水。


    事后,我向艇内值班员了解后得知,我艇轮机兵柳云龙利用当班之机,在七舱防水门上方一个把手上,用早已准备好的背包带自缢身亡了。


    柳云龙的自杀,无疑是一重大新闻,很快便在部队传开了,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对社会不满,自杀就是反革命,有的说他是革命斗志不高,悲观厌世,咎由自取,还有的说他是吊死鬼再生,命该如此等等,反正说什么的都有。


    由于柳云龙吊死在我艇七舱防水门,许多人都把七舱称为“吊死鬼舱”,再加上一些人活灵活现的形容,致使每天派人上艇值班非常困难,有的称病请假,有的借故推托,谁都不愿上艇值班。即使胆子大的艇员上艇值班也不敢单独行动,往往是到了七舱防水门就往回跑,搞得人心惶惶。



    部队死了人,特别是在敏感的部位潜艇里死了人,又死得那么蹊跷,自然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为此,舰队、支队组成了两级联合调查组进驻我艇,彻底调查柳云龙的死因。


    柳云龙为什么自杀,为什么选择在潜艇里自杀,虽经详细调查,但也一直未形成结论性意见。在他死后发现两封信,一封是写给艇领导的,信中说,传言有人要把一个哑巴的女儿介绍给他,也许这是一句玩笑话,事后调查没有此事。另一封是写给父母的,信中有对不起父母之类的话。有人反映,前段时间家中写信向他要过钱,是不是囊中羞涩,无颜面对寻了短见,不得而知。其他再未发现有异常之处。


    对于柳云龙,我是比较了解的。他个子不高,瘦瘦的,1972年12月入伍,浙江人。他在新兵连训练时我曾是他的领导,也可以说是他“崇拜”的对象,我还曾收他为徒,传授“武功”,其实我那三拳两脚根本不行,可他非缠着拜我为师不可。他还自购了刀、剑和长拳方面书籍,准备在武术方面大展宏图。在他的日记本上,我还写下了“柳云龙好同志”的藏头诗。由此可见,我们两人关系还是不错的。就在他上艇值班前,还到过我的办公室,问我有没有什么事情。也许那时他心里已有了自杀的念头,也许是临终告别,可我一点也没有觉察到,这成了我终生一大遗憾。也许如果我能及早意识,就会挽回他的性命,然而,这都是后话。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方式和意义有不同。柳云龙在错误的地点选择了错误的做法,轻率地走了,走得不明不白,留下的不知是思念还是怨恨。


    人死了并不可悲,可悲的是在人们的记忆中而死去。柳云龙就是一位在人们的记忆中而死去的人。



    潜艇里吊死人了,这一奇闻,至今仍留在许多人的记忆中。  

 

二00九年四月十一日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初识潜艇

原创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