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西沪港

西沪港战友之家 深海蛟龙 2018-07-10

图文/马杰

  四十二年前,一批来自北京通县、西城区的热血青年,收到了应征入伍通知书,他们怀揣着从军报国的梦想,登上了南下的闷罐子火车,来到了位于东海之滨的西沪港。



  他们投入到了火热的海军潜艇基地的建设和战备工作中,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有的战友因此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三角地”和“黑风口”是当时西沪港战友起的两个著名的“地名”,具体是谁起的,已无从查证,地图上也找不到它们的位置。但西沪港的战友,对这两个地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从一号码头,沿着山脚下的道路来到“三角地”(三角地是西沪港的一处洼地,因形似三角形而得名),前面的路分成两个方向,一条通往各个码头,是潜艇兵登艇出海的必经之路,也是当时战友们乘坐交通艇,进出西沪港的必经之路。另一条顺着山脚继续上行,就到了西沪港著名的“黑风口”(黑风口是劈山造路而形成的一个山口,以坡高路陡而闻名)。炊事班的战友们,蹬着三轮车拉菜途径此处,都要提心吊胆,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车毁人伤的严重后果。


  “黑风口”的下面就是军人服务社,有百货店、邮政所、照相馆、储蓄所和理发馆。每到节假日,这里是最繁华热闹的地方,被称为西沪港的“王府井”和“南京路”。那时百货店卖的最火的商品,当属宁波产的“五一”牌和“上游”牌香烟,而且还要凭票供应。


  那时西沪港的道路还是砂石路,风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到司令部前面的操场上看露天电影是当年战友们最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操场周围的景色很美,一面是一望无际的海滩,另一面是连绵不断的群山,海边山区的气候,变化无常,夏天的夜晚,一会儿明月当空,星光璀璨,一会儿又乌云密布,狂风暴雨。


  许多年过去了,西沪港成了一个遥远的追忆,但西沪港留下了老兵们战斗过的足迹,老照片里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为了记住1976年从北京到西沪港从军报国战友们的名字,根据老战友们的愿望,编辑了这篇文章,以作为对那段难忘的岁月永久的记忆和怀念。


  通县76年战友名单


一中:(30人)

李向南(充电站)、郭晓宏(机电科)、费亚力(油库)、全锁平(油库)、郄小东(油库)、张国志(食堂科)、张长利(食堂科)、刘力(食堂科)、郭永文(食堂科)、陈苏通(食堂科)、王富华(食堂科)、王大鸣(修理所)、付生(修理所)、孟宪新(修理所)、王泉相 (修理所)、骆小刚(警卫排)、刘亚南(警卫排)、李振声(警卫排)、王宝明(警卫排)、刘 杰(通讯站)、廖万海(通讯站)、吕咸生(鱼雷所)、李寿广(供应科)、段士忠(卫生所)、左金祥(营房科)、徐海波(营房科)、谢继增(综合仓库)、张越(俱乐部)、吕刚(综合仓库)、候崇(通讯站)

刘杰、王宝明、刘力、王大鸣



三中:(16人)

马杰(鱼雷所)、李金刚(鱼雷所)、王杰(卫生所)、张树芳(卫生所)、张士奇(修理所)、何志国(修理所)、董文震(修理厂)、杨克均(营房科)、郝通利(营房科)、孙兴生(营房科)、崔志伟(发电站)、彭海良(食堂科)、赵刚(修理所)、景山(油库)、刘年青(警卫排)、张新京(警卫排)、李少林(食堂科)、刘炳谦(供应科)。


四中:(5人)

王平(鱼雷所)、邵建民(招待所)、张建成(警卫排)、江保强(警卫排)、刘宇光(码头管理所)。


北关中学:(5人、现4人)

曾平(鱼雷所)、刘军胜(鱼雷所)、赵建庆(海带班)、石景全(卫生所)。


梨园公社(11人)

  宋永良(码头管理所)、袁洪福(码头管理所)、刘海(卫生所)、赵保国(生产队)、谭保全(食堂科)、徐宝义(食堂科)、刘俊影(营房科)、陈柏东(汽车排)、张广山(警卫排)、李振山(食堂科)、刘宝兴(鱼雷所)。


胡各庄公社(9人)

  孙云阳(汽车排)、张富山(警卫排)、王庆海(管理科)、张学华(加工厂)、李士海(海带班)、李宝森(加工厂)、郝忠章(营房科)、刘训义(汽车排)、李德根(鱼雷所)

  前排:李德根、李宝森、张富山、孙云祥;后排:刘训义、李士海、张学华、郝忠章、王庆海。


徐辛庄公社(9人)

  杨连祥(食堂科)、吕德利(食堂科)、刘顺(食堂科)、高振德(压气站)、乔正坤(鱼雷所)、王庆生(发电站)、吴寿成(卫生所)、潘双念(工办)、王祥(生产队)。


侉店公社:(10人)

  朱庆山(修理所)、王德财(码头所)、张宏勇(营房科)、张嘉利(码头所)、陈友文(食堂科)、李宝路(食堂科)、李春山(食堂科)、李宝山(营房科)、魏宝全(修理所)、赵连和(警卫排)。


张家湾公社(10人)

  李永华(营房科)、王国安(营房科)、李廷成(鱼雷所)、孙国芝(鱼雷所)、王海成(食堂科)、崔建军(发电站)、张宝仁(教练室)、隗建国(鱼雷所)、卢春祥(通讯站)、朱守信(食堂科)。


  台湖公社(15人)

王文江(机电仓库)、王琪(军需科)、王金山(军人招待所)、王会增(食堂科)、康德朋(食堂科)、张福永、韩国文(勤务连)、王庆录、李文财、张宝谊、李树东(警卫排)、赵玉茹(营房科)、刘士深(修理所)、刘树良(工办)、董文山(鱼雷所)。

从工厂入伍的战友


  王维建(鱼雷所)、耿军(鱼雷所)、李恒(鱼雷所)、张爱民(鱼雷所)、田永民(鱼雷所)、贾晓录(鱼雷所)、聂春丽(食堂科)、孟伟(食堂科)、吕坚(修理所)、高大雨(修理所)、曹恩峰(修理所)、于道平(修理所)、郭瑞峰(修理所)、周国军(修理所)、隗建军(修理所)、孙永林(警卫排)。


西城区76年战友(30人)


丰盛中学(14人):

庞健(莲花水站)、严金生(鱼雷所)、张义兵(鱼雷所、)田宗英(鱼雷所)、吕亚利(鱼雷所)、王绍谦(发电站)、赵超英(发电站)、王培信、王晓克(卫生所)、李庆杰(教练室)、马兵(军人招待所)、目保利、陈守元(食堂科)、候燕辰(警卫排)。

张义兵、李庆杰、田宗英


二龙路中学(16人)

  王良、刘三元(油库)、王清、卢安京(修理所)、李厚生、马刚、张连荣(营房科)、王志成、井宁、朱文安(警卫排)、赵大明(汽车排)、刘敏(鱼雷所)、郭金山(信号台)、王平(通信站)、张仲刚、霍光生(食堂科)。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初识潜艇

原创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

具聪孤2018-07-10 21:49:56

这篇文章名单很详细,我是258艇77年舰务,别的名字不太熟悉,记得伙房有一个通县台湖有个叫康德朋,人很不错,热心肠。这个名单会让很多战友回想起生活战斗的西沪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