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潜艇的故事

西沪港战友之家 深海蛟龙 2018-07-15


文/宋元家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下决心要结束中华民族有海无防的历史。1949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不但要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要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毛主席十分关心中国潜艇部队建设。1950年10月8日,毛主席亲自给斯大林发电报,寻求苏联在中国海军潜艇艇员的训练上给予援助。不久,海军司令员肖劲光率领我国军事代表团考察了苏联潜艇部队建设现状,着重谈了培训潜艇干部和技术人员的问题。当代表团回国后,中国政府正式致函苏联政府寻求援助。


      1951年3月,经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批准,海军开始全海军范围选调学习潜艇人员,最后选定275人组成旅顺潜艇学习队,派往苏联驻旅顺海军基地老虎尾学习,历时三年,为组建中国潜艇部队作好了人员准备。1954年6月19日,是人民海军潜艇部队永载史册的日子!经毛主席批准,人民海军第一支潜艇部队海军独立潜艇大队宣告成立了。


      1954年4月,上海江南造船厂首次装配制造新一代03型潜艇,这一工程时刻牵动着毛主席的心。1956年1月10日15时许,建造03型潜艇的工人们,惊喜地发现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在面前。"毛主席来啦……"有人禁不住喊出了声。毛主席在上海市市长陈毅一行的陪同下健步走来,顿时全厂沸腾了。工人和技术人员敲锣打鼓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毛主席头戴普通便帽,身穿灰色大衣,满面笑容地不停挥手向人群致意。毛主席围着船坞中的潜艇整整转了一圈,一边仔细察看潜艇的形体,一边听取技术人员汇报潜艇建造情况,并不时的提出一些问题。当技术人员表示"我们不但要学会装配,而且要自己制造,还要赶上和超过别的国家"时,毛主席高兴地笑了。这是毛主席第一次视察潜艇,也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视察潜艇。从此,加速潜艇部队建设,已经被毛主席提到了议事日程。


      同年3月26日,由我国建造的第一艘03型潜艇下水了,舷号为"115"。1969年1月10日,在庆祝毛主席视察115潜艇13周年之际,海军特授予该艇"56-110"荣誉舷号,这是海军迄今唯一授予荣誉舷号的潜艇。肖劲光司令员亲自参加了授予荣誉舷号大会。军港码头上彩旗飞挂,官兵们像过盛大节日一样,以最隆重的礼仪来表达内心的喜悦。两年后,在"56-110"潜艇15周年庆典前夕,该艇党支部研究决定,全体官兵亲手绣一面锦旗。锦旗的左上方是高约一米的毛主席头像,背景是劈波斩浪的"56-110"潜艇,中间是"大海航行靠舵手"7个大字,右下方落款"56-110"潜艇全体官兵,表达大家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1983年11月14日,"56-110"潜艇退出了现役。



  1956年5月,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讨论国防建设问题。毛主席问海军政委苏振华说:"你们海军需要多少钢?"苏振华慎重地回答说:"要造150艘潜艇,大约需要30多万吨钢。"毛主席习惯地把手一挥说:"太少了,可以多搞一些嘛。"


     1958年6月,聂荣臻元帅召集有关部门领导就研制核潜艇问题进行多次讨论,向中央呈报了专题报告,毛主席随即圈阅了报告,使核潜艇的研制工作确定下来了。第二年,苏联单方面宣布与中国的核协定无效,并撤走全部援华专家。毛主席异常愤怒,以军事战略家的宏大气魄,说出了一句令所有在闻之者热血沸腾的话:"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没用上一万年,只用了短短的10年。1968年11月,中国第一艘核动力攻击潜艇开工建造,1970年12月26日顺利下水,1974年8月正式列入人民海军序列。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海军潜艇部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但拥有了自行设计和自行制造的第二代潜艇、第三代潜艇,而且还拥有了核潜艇。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以海洋为基地、具有核威慑力量的核国家。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初识潜艇

原创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