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英伦

四十八年过去了,但有一件事儿却始终沉淀在我的心底,挥之不去,时常还会闪烁亮点,成为陶醉的回忆。
大概是在一九七0年初夏的一个上午,海军原129潜艇在基地二号码头运装鱼雷,准备参加海区打靶训练。那日,天气很好,阳光灿烂,成群的海鸥在潜艇周边飞翔,观看着运装鱼雷的动人场景。突然,听到一位战友高喊:"快看快看"!原来是一对儿海鸥为了争抢海面上窜出的小鱼,撞在了一起,正在撕打。大家莞尔一笑,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作业。
那时的码头,条件比较落后,运装鱼雷就靠鱼雷托架,在码头上一条八、九十公分宽度的小轨道上人力推行,再用固定的吊装架装载鱼雷。二号码头还有些许坡度,南高北低。
我们一、四部门的战友负责运送鱼雷。按照条例规定,两条鱼雷推运时,之间必须保持安全距离。但在一九七0年的时候,由于历史的原因,部队的许多条例还没有得到有效恢复,战友们只图快速完成装载任务。
当时,我和胡航海长在雷尾处推着一条鱼雷前行,他在右侧,我在左侧。推着推着,胡航海长似乎听到了异样的声响:"不好"!他迅速回头,看到后面推运的鱼雷头,马上就要撞到我俩推运的鱼雷尾!他本能地反映,把我推离轨道,自己也反弹出轨道。他深知凭鱼雷的巨大重力加速度,如把人挤在中间,不洞穿也得严重伤害危及生命。我一个趔趄,回头看到后面推鱼雷的战友,正像拔河比赛一样双脚蹬地、圆睁双眼,两个人四只手反向紧拉着托架不放,企图止住鱼雷的前行。但惯性的作用,鱼雷停不下来了。
眼看着后鱼雷头就要撞到前鱼雷尾,那将是什么样的后果!
说时迟,那时快,我根本来不及反映,就将自己的右手臂伸出,挡在了两条鱼雷中间。只见右手腕部被两条鱼雷慢慢挤压,弯曲成九十度,瞬时就像发酵一样,肿胀成圆面包模样。
嘀呜嘀呜……,当我听到刺耳的救护车声开到码头的时候,已经不省人事了。我被拉到旅顺406医院抢救治疗,恢复知觉后被送回基地卫生所住了近二十天的医院,右手才逐渐消肿。
由于我的举动,避免了一次运载鱼雷事故。
这么多年过去了,至今我的右手上还残留着两朵小疤花,酒后还常常自吻,还藏有那种在部队时的豪气。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 初识潜艇
▌原创 |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


旧心论满2018-08-12 09:38:39
当年的一条鱼雷,都说是一架飞机的价值。是一个好兵。

陌上初华败2018-08-11 21:51:44
奋不顾身,值得表扬这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