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故事之二十八:冬至的饺子

西沪港战友之家 深海蛟龙 2018-08-15

 文/254舵信陈琰



  清晨,尚在睡梦中的我突然被一阵铃声惊醒。一看,原来是一位朋友发来的短消息:“冬至将至,提前送你一碗饺子,平安皮包着如意馅,用真情煮熟,吃一只快乐,吃两只幸福,吃三只顺利,然后喝一口全家健康汤,回味是温馨,余香是祝福”。感动的同时,我才知道,原来冬至已经悄悄地来临了。


  古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所以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然而,这仅仅是北方的专利,在南方是很少有人会包饺子的,所以南方人过冬至的习俗就是冬至的前一天,吃胡葱炖豆腐。冬至日,吃馄饨。江南也有谚语云:“若要富,冬至隔夜胡葱炖豆腐。”


   按祖籍论,我应该算是个正宗的南方人。可是由于我母亲是河北人,所以我们家过冬至的习俗也变得南北兼有了。话是这么说,在我的记忆中,我小时候也没有吃过饺子更没有见过饺子,馄饨倒是吃过的。饺子呢,也只是从母亲的描绘中知道了世界上还有这么一样美食.真正吃上饺子,也大概是在我上中学的时候了。有次,母亲包了一顿韭菜鸡蛋的饺子,让我吃的垂涎三尺,从此韭菜鸡蛋馅的饺子,成了我的最爱。


   第一次学会包饺子是在部队。那是一九八五年,我们艇去浙江象山坞保,由于暂时脱离了支队的统一管理,所以我们艇的伙食可以自己安排。记得那是个下雨天,厨师正计划着叫谁和他一起买菜呢。我们水手长突然提议道:“今天我们自己包饺子吃吧,好久没有吃过自己的包的饺子啦”。他的提议立即被全艇人同意。于是,厨师带上人出发了。


   晌午时分,厨师回来了,呵,东西可不少呢!有韭菜,茴香,芹菜,猪肉,牛肉,鸡蛋....据说,不是任何菜都可以做馅的,要选辛辣芳香的,这样的菜才能入味.我是第一次包饺子,反正我也不会包,就在一边看热闹。馅剁好了,我们水手长提议,各班进行比赛,看哪个班包的快,包的好。


   于是比赛开始了.我们班七个人,除我一个南方人外,其他都是北方人,所以包饺子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我呢,班长照顾我,就什么也别干了,叫我在一旁学着。用他的话说,再多两个你,我们班也照样拿第一。我也实在帮不上什么忙,也乐意在一旁学着。就这样我也慢慢的弄了个大致明白。


  原来.包饺子的工艺有好几道,关键是三道,即揪面剂子、擀饺子皮和包饺子。


  揪面剂子是个技术活。班长说,不能用菜刀切,那样会有铁绣的味道,不好吃。得用手揪,而且得大小均匀,小了包不了馅,大了象包子,这可不是好掌握的。我感到奇怪,我记得小时候,我们家吃的面条,妈妈也是用刀切的,怎么就没有一点铁锈味呢?


  擀皮也是个技术活。初学者两只手总是很难配合起来,往往左手动右手不动,要不就是右手动左手不动。而且初学者最难掌握的就是皮的厚薄和圆不圆。班长是擀皮的好手,据他说,全班人包的饺子,只要他一个人擀皮就够了。事实也是如此,平时看上去五大三粗的汉子,怎么那双手这么灵巧呢?只见他两手齐动,两三秒时间把,就甩过来一张,不一会就摞起了一大堆。他告诉我,擀皮的诀窍在于,要从边上擀起,由边及里,握皮的手要快速往里送,擀面杖一推过去,手起码转大半圈,这样擀出的皮才会昏薄均匀,而且还快。


  接着就是包饺子了。据班长说,饺子有两种包法,一种叫捏,一中叫挤。


   捏是把饺子皮平摊在手心,夹上馅后,一只手把饺子皮窝起来。另一直手呢,则接着饺子皮的两边,合缝着轻轻把它们捏在一起,捏的同时还要打出许多褶子来,这样包出来的饺子,大小一致,特好看,肚大腰圆,真的象个金元宝。但是它也有缺点,那就是费时。


   挤的饺子呢,则简单多了。放上馅后,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时用力,是皮和馅的排列发生结构性的重组,浑然一体。这样的饺子,是根据你的用力大小来确定形状的,因此,千姿百态,形状各异。这种饺子远没有那种包的饺子好看,但它的优点是快,省时。


  至于煮饺子嘛,是厨师的事了。班长没有细说,我自作聪明地想,既然有了现成的,还怕吃不到嘴里么。直到几年后,母亲才告诉我,煮饺子也是有讲究的。开盖煮皮,捂盖煮馅。锅盖还不能经常开,那样馅不容易熟。水每开了一次,就要加一次冷水,三四个回合后就可以吃了。


   比赛终于结束了,结果自然不用说。至于那次饺子的味道什么样,我还真的记不起来了。不过就是那一次,我学会了怎么做饺子吃。事后,我在给母亲的信中,告诉她我是如何地喜欢吃饺子,而且还炫耀说,我也会包了。


  一九八六年春节前,我服役满了三年,即将回家探亲。母亲拍来电报,说来部队看我,和我一起回家过春节。那天 ,我把母亲接到了部队招待所。刚坐下,母亲便出包里拿出一个饭盒,递给了我。我问是什么,母亲说你自己看吧。我打开一看,一满盒的饺子!母亲笑着说,吃吧,你最喜欢的韭菜鸡蛋馅。片刻间,我的眼泪涌满了眼眶,心理说不出什么滋味。我小声对母亲说,你看你,我们部队经常吃饺子呢!母亲说,快吃吧,尝尝妈的手艺怎么样.你已经好多年没有吃到妈包的饺子啦。我连忙用手抓了一个,塞进嘴里,和着眼泪一起咽了下去,什么滋味也没有尝出来,只感觉嗓子眼堵的慌。


  后来,我退伍回乡,和母亲长住在一起,就可经常吃到母亲包的饺子了。特别是每逢冬至,我们全村的人都是包的馄饨,惟独我们家,是吃的饺子,因为我喜欢吃饺子。我总感觉馄饨皮薄,而且口缝不严,老容易进水,根本不象饺子那样原汁原味。再后来,外婆也被接到了我们家。外婆是土生土长的河北人,包饺子更是她的特长了。那时候,我只要说声想吃饺子了,回家后,准有我爱吃的那韭菜鸡蛋饺子。那是一段多么幸福的时光哟!


  再后来,母亲去世了,外婆也被舅舅接回了成都。我喜欢的韭菜鸡蛋饺子,也慢慢地淡出我的视线了。尽管现在大街小巷,布满了各种饺子店,我也常常去光顾,可总是吃不出当初的那种感觉了。饺子,有时候成了我的一种奢望。


   冬至到了,母亲已在天堂度过了五个冬至了。妈妈,你在天堂还好吗,冬至日,你是不是还是包着饺子过呢?好想和你一起过冬至啊! 


2007年冬至前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初识潜艇

原创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

尼玛太现实采2018-08-16 12:11:56

陈琰,读完你《冬至的饺子》,眼泪不知不觉的流了下来。你写的是饺子,但我看到的是刻骨铭心的親情、抹不去的战友情。充滿真情的描述,句句戳人泪点。 北方有这么一句俗话 :“谁家过年,还不吃顿饺子?"这就是说,在北方,在困难年代,吃顿饺子,也是很难办到的。 如今,饺子已成了北方人的家常便饭。 不知为什么,怎么也品味出当年的味道了。 老弟,你机会时来北方,咱们一块儿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