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沿取片——最寂寞的等待

西沪港战友之家 深海蛟龙 2018-08-18

文/李振东



70年代在西沪港的军营全是山沟,码头到司令部全是光秃秃窄小的黄土路,出门走路没有平道,很是难行,山沟里呆久了,很想走出来到外面转转,然而一旦真的出来无论是出差,还是探亲回家,本来很简单的路程却给战友们带来一派忙忙碌碌的景象,显得非常紧张。西沪港交通船,每天一个来回,早晨很早出发,晚上很晚才返回,早上天还没亮出差或回家的战友就要起床,顾不得吃早饭,就要上交通船了。


大约近一个小时到石沿,战友们带着自己的行李赶快下船,慌忙往石沿车站赶,特别是回家探亲的战友,各种罐头两大箱,非常沉重,大包小包满满当当,有的肩扛,有的用竹扁担挑,我空手取片时看他们那个费劲就主动帮他们扛或提,也跟着紧颠快跑,一个长队陆陆续续,几百米的路程你追我赶,跟赛跑一样,非常迅速,生怕落后边买不到车票。


石沿到宁波的长途车很少,一旦买不到票,还要等第二天,那就惨了!所以回家的战友,更是一路紧颠,有时看到有的战友,浑身冒汗,军帽都挤歪了,真的让人好笑,跑前边买到车票真的松了一口气,喜气洋洋!买不到票真的好沮丧,没办法只有等下午的车了,但下午的车到宁波,一般只能住一夜第二天再上火车了,要是去宁波出差,什么事也办不了。


我们俱乐部一般取片少不了去石沿,去宁波也是紧紧张张,紧颠快跑,不过时间长了,和车站人较熟,无论多挤他们都尽量让我上去,从没被甩下过,可是一旦部队内部配片,都会用汽车给托运到石沿,到石沿车站就能取到影片,但取到影片,只能在石沿等一天,到下午擦黑,宁波到石沿车回来了才能乘交通艇一块回西沪港,大约需要近十个小时左右,这近十个小时的等待觉得非常的漫长,也非常的寂寞。


附近全是光秃秃的山,车站仅有几间蓝砖房,一个售票员一个站长,南方人说话我大部分听不懂,跟他们说不了几句话,就到车站外边转悠,车站离附近的防大,和西沪港的汽车班虽然也有一段路,但实在没事,我从车站看过影片已运到,便毫无目的的到周围转转,等车等船,真的好寂寞,显得时间特别长,早上转到石沿村口,买些油条米粥,吃完早饭,又到防大招待所吃中饭,,饭后到海边码头看渔船和防大的救生船、海拖、海捞、交通船、海趸船,海边呆久了,头皮晒的头疼有时一呆就是几个小时,真的好腻好烦,实在腻了,那时没处看表,呆半天也不知几点,也到过防大招待所办公小楼,和他们聊过天。


他们听说是放电影的就聊起放映的事,说他们每月也看不上一场电影,看我们经常取片很是羡慕,和他们聊了没几次就很随便了,还经常使用他们的电话,有时还借用他们的自行车驮影片去码头,那时只要是海军是战友就觉得特别亲切,有时他们都大力帮忙,由于有了和他们接触,才使自己觉得不那么寂寞,自然就觉得时间也不那么漫长了。


几十年过后会想起此事觉得真的应该谢谢他们,愿他们无论身在何处都健康、吉祥!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 初识潜艇

原创 |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


陈年旧事瓦2018-08-19 12:57:51

那时有个跑片和内部放影片之说,露天电影永远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