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运动会

西沪港战友之家 深海蛟龙 2018-08-19

文/118艇鱼雷兵



 1979年5月,海军276潜艇在上海吴淞码头整整待了一个月,执行接待外宾的外事活动任务,并于2日、6日、7日、11日、20日和29日先后接待了来华访问的巴基斯坦国防学院代表团、扎伊尔军事代表团、法国国防高等研究院代表团、美国国防大学旅行团、泰国国防学院访华团、索马里军事代表团等6个国家的军事代表团到艇上参观访问。期间,我与巴基斯坦国防学院代表团团长聊起水下运动会的事,很是一番热烈有趣的场面。


    那时,我是276潜艇七舱的舱室长,在潜艇的最后一个舱室迎候贵客。在所接待的这6个国家的军事代表团中,人数不一,有几个人的,也有几十人的,有身着军服的军人,也有文职人员和男男女女的随从人员。他们在七舱大多停留时间不长,都是往里面看了看鱼雷发射管和舱室的布置,问及一些简单的话题,也会伸伸大拇指“OKOK”地表示赞赏和致意后,就往上爬出升降口离开276潜艇,唯有巴基斯坦国防学院代表团团长在翻译的陪同下,在七舱停留的时间有点长,还与我聊起这一话题。


    我不知道那会儿这老外怎么会同我聊起这一话题,或许,略嫌矮小的老外仰头看着我这一米八的身躯时,心想这么高的中国军人怎么能够在这狭小的潜艇舱室里操作仪器和生活休息。当然,无论聊什么话题,咱们中国军人都可以自信地同他们聊,来的都是客,又是友好的国家,在不违反保密的前提下,信息互通就是了。


        那天的翻译传达了团长给我的话题,问及我们在水下时,官兵的身体机能如何保持旺盛精力,有否开展文化生活之类的活动安排。记得当时我不假思索地就扔出一句话:我们在水下举办运动会呢。



    水下运动会?老外对这一名词感觉惊讶,连连追问着这是什么样的安排,你们怎么在水下举办的。那话题长了,一打开话匣子,我甚至有点得意,居然是有些滔滔不绝地开讲,当然我也尽可能地言简意赅,把我要表述的话语讲清楚,讲得让对方能够理解,能够读懂。


    潜艇长时间在水下航行,艇员的体力消耗相对较大,身体机能也有一定的下降,如何保持官兵的旺盛精力,确保安全操作,圆满完成出海任务,因地制宜开展水下体育锻炼尤其显得格外重要。但由于潜艇舱室的狭窄,走道和空间的狭小,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制约,在水下开展体育活动还是存在着相当的难度。但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条件下,我们的官兵并不气馁,也不放弃,而是千方百计地动脑筋、想办法,发动群众提建议、出主意,创造出了形色多样的水下体育锻炼新思路、新方法。


    那时候潜艇官兵已经创造了水下体育运动的多种方法,如依靠潜艇上固定的大型管道设备做引体向上,在狭小的走道上做俯卧撑,在工具箱和床铺上掰手腕,在稍大一点的空间做做操,用拉力器和哑铃锻炼臂力等等。最便捷的方法,我以为还是原地跑步,七舱升降口边上这一块空间里,那些年里在值更之余,在航行途中,我不知跑出了多少距离,就在“8205”远航太平洋的30昼夜过程中,我每天都坚持着原地跑步,返航回到基地体检时,我的体重不降反升,我以为应当是归功于坚持跑步锻炼。


    而所谓的水下运动会,就是把这些单一的、零碎的、个体的体育锻炼活动统一汇集起来,组织和动员全艇官兵人人参与,并在艇员休更之际,以舱室或部门为单位、班与班之间等多种形式开展体育项目竞赛,鼓励创先,激发斗志,还对获得名次的官兵进行奖励。通过这样有组织的水下活动,不仅消除了艇员疲劳,培养了乐观主义精神,活跃了全艇官兵的水下生活,也进一步促进了艇员的身体健康,提升了全艇的战斗力,为确保潜航任务的圆满完成起到了有效的保障作用。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 初识潜艇

原创 |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