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退伍”的老兵 二

西沪港战友之家 深海蛟龙 2018-08-22

文/118鱼雷兵 钱国良

   


陈绍堂:把青春献给了部队


陈绍堂,63岁,1972年底入伍,海军东海舰队潜艇二十二支队老兵。我们跟随陈绍堂先生翻开尘封多年的记忆,寻访那些有趣的往事。


当兵,让梦想成为现实


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对年幼的陈绍堂来说,解放军这三个字的分量很重。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小朋友们第一反应就是:解放军叔叔肯定会。怀着这样的崇拜的心情,陈绍堂在心里就种下了一颗当兵的梦。当兵入伍不仅仅是陈先生的个人追求,也是那时候从农村走出来唯一的出路,当时每个家庭都有很多孩子,出来当兵不仅仅可以减轻自己的家庭负担,也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最重要的是可以保家卫国!一人当兵全家光荣,于是在1972年底也就是陈绍堂19岁的时候,他毅然离开家乡来到了部队。


新兵训练的时候很苦,在潜水艇内一会上来一会下去,陈绍堂甚至还打趣说“问苍茫大海谁主沉浮——我主沉浮。”每次出海任务都在水底下,通常出海任务短则十天半个月,长则一个多月,出海的时候,带半成品食品,蔬菜、米饭都吃罐头。其他的都不用想了,唯一想的是什么时候能看到天空,什么时候两只脚能登上陆地。


在潜水艇的内部,空间狭小,在潜水艇里有些战士会晕船,新兵上潜水艇出海的时候,有人甚至难受得会说“你把我枪毙掉算了,一上船就吐,爬都爬不起来,不想活了!”有些战士一上到船就觉得晕。陈绍堂说,潜水艇是考虑怎么建造得能战斗,而不是考虑适合生活,一艘潜水艇出海时通常会有六七十个人,但是每个人的床铺却只有50公分宽,床的旁边还有管道阀门,睡觉的时候,稍微一动就会碰到旁边的阀门,然后又开始迷迷糊糊地起床。有些时候,出海时碰到海上天气不好,那潜水艇只能是停泊锚地或者是潜坐海底。战士们也把保养好潜水艇内的机械设备当作一种责任,对机械设备的保养很注重,即使是停泊在码头也会每天检查。机械设备保养好了,潜水艇的战斗力就得到了保证。空余时光,也会开展一些娱乐活动,大家一起唱个歌,表演节目,一起有说有笑有的生活战斗的日子也为海军官兵结下了坚实的革命友谊。


出海回来了休整,战士也不能回家,只能在营区里,打打球、会会朋友或者见见老乡,因为要保证24小时都有人值班,所以一个班只能出去一个人,有些想去镇里玩的士兵只能约隔壁班的朋友一起出去玩,就这样革命的友谊从一个班蔓延到另一个班。


充实自己,不断出发

   

陈绍堂说:“我今年也63岁了,活到现在,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部队里度过的,是我最年轻的时光。”部队培养了他,而他把大好青春献给了部队,上大学、入党、提干都在部队内实现了,陈绍堂已经十分满足。潜艇新兵入伍要经历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以及七八个月专业技术训练,这也是海军特种兵的独特之处,潜艇新兵应当是到第二年才真正可以上艇出海。从1974年开始士官学校陆续恢复,潜艇新兵从轮机兵到各个专业,都能够到潜校去新兵训练和学习专业。


当时,陈绍堂本也可以在部队里提干,但是思想觉悟超前的他,果断地放弃了提干,他觉得“我现在知识不够,我得充实我自己”。于是在1977年高考恢复以后陈先生凭借着自身的努力,走进了第一批高考的潮流,考取了武汉海军工程大学。上完大学到部队后,他从潜艇副机电长做到了机电长,又从机电长进入机关当机电业务长。


“训练过,哭过,也笑过。”现在想起来,陈绍堂心里依然充满了对部队的怀念和深切的爱。

1993年,陈绍堂退伍回到了绍兴,带着满腔的热情要建设家乡,但是军人回到家乡工作也不容易,有些地方干部排斥军人,觉得当兵的就只知道1、2、3、4,只是个大老粗。陈绍堂说,年轻的时候保卫祖国,中年了就要回去建设家乡。“不属于高精尖人才,咱当个‘风油精’干部,哪里都好用。”他在绍兴县政法委一干就是九年,即使退休后,也没有停止这个念想,也还在为绍兴的建设投入自己微薄的力量。


“好的东西要保持,光荣传统要延续。”作为一个老兵,陈先生表示希望现在的新兵,可以一代更比一代强,努力实现强国梦。


集结号:从投醪河边到府山脚下

   

每年的八一建军节前后,总会让我们这一批曾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潜艇第二十二支队服役过的古城绍兴复员退伍转业军人好一阵子激动,因为这是要过自己一年一度的节日了。


一如往年的习惯,早在一个多月前,几位热心的战友就开始张罗今年的庆贺建军节安排,既在微信战友群里发了过节聚会的通告,又在手机上发短消息,还电话联系和战友间相互转告等等,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是建军89周年,我们再次齐聚府山脚下的香港品珍楼,共同庆贺自己的节日。今年到会的战友有六十多人,除却市区的战友,还有从宁波专程赶回来的几位战友,他们是当年复退转业后留在了甬城。从年龄上,我们这一批战友中既有七十多岁的老兵,也有三十多岁的小新兵,大多都是在六十开外。虽说已经都不年轻,脱下军装多年,但军旅情结依然,每逢建军节,大家都会自发地聚集在一块过自己的节日,共抒战友情谊,共享战友激情。


我们这样的战友聚会起源于1998年建军节前夕在投醪河边的一间普通会议室里,当年还设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联系人员。自打那一年起,我们的战友聚会每年总是以各种形式进行着,庆贺建军节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或大范围集聚,或小规模集中,或是假借一个会议场所,或是在宾馆酒家,甚至也有在战友家里、战友的开办的厂房里、农家食堂等等,这么多年来从未停止过。


今年的战友聚会,让大家更多关注的,应当是南海问题。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家门口的海上骚扰,面对海面上的不平静,已经脱下军装的战友们恨不能个个再次披上战袍冲向前线为国效劳。


祝愿祖国繁荣富强,祝愿我们的军队更加威武雄壮,祝愿我们的海军、我们的潜艇更加强大!祝愿战友们永葆军人本色,健康幸福!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 初识潜艇

原创 |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

衬托的凄凉齿2018-08-22 22:57:11

陈绍棠 不是陈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