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邵会臣

读吕明朋战友“怀旧之旅”,思绪如潮.感慨万千;抚今忆昔.亦真亦幻——
看见了西沪港——如今宽阔的柏油马路,铺平了昨日的山路崎岖;告别了恼人的尘土飞扬。恰是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丹青,令人欣喜不已;
记忆起当年——紧急出航的警报鸣起,跑向码头的水兵,被凹凸不平的破道,折磨得鼻青脸肿.跌跌撞撞;爬起来后,还忘不了仰天长叹,大声骂娘的情景......
记忆里——怪石嶙峋.张牙舞爪的黑风口;看样子,已降下了十几米的水平落差。似乎也没有了往日的狰狞和威风,尽显脉脉的温顺与柔情;
三角地——漂亮的塑胶跑道和足球场,向我们展示着西沪港的翻天覆地.日新月异;
还记得——同李子援.倪伟宁.范祥兴等战友,为过足球瘾,只能在半山腰的篮球场上盘带.过人;而最终,却不敢大脚射门的无奈。倘若忘乎所以,球射到山下的结果,只能是自讨苦吃......
一遍遍注视它.遥想它,那山坡上已经废弃,一片荒凉的老招待所。心里不免平添几许凄楚,亦或还有因它,在荒草中被孤独着,想替它抱打不平的感怀;
还记得——西沪港四十多年前的招待所,在我们那一代潜艇兵的心中,它足可与如今的星级酒店.豪华宾馆嫓美;
妻子.亲人来队,朋友.同学造访;招待所里的欢声笑语,仿佛又在耳畔回响,难忘镌进心底的昨昔;
招待所里,举行了多少次水兵的婚礼?何以数计;哪间宿舍,曾经做过水兵的新房?不需猜想;几多温馨,几多浪漫?几多相思,几多缠绵?几多眼泪,几多叙别?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铁血男儿戎马海疆.卫国戍边,刻骨铭心的兵路之旅;
依稀还记得——沿着那几十步台阶拾阶而上,坐落在山坡上的军人服务社.邮局.储蓄所和阅览室——
当把寄出的信件投进邮筒之前,总是要为买八分一枚的平信邮资,还是二角钱的航空邮票纠结.磋砣着?因为我们接受过“为着战争和我们的革命事业,节省每一个铜板”的传统教育。那不是小气......
我们没享受到军人免邮资的“三角印章”。
还记得,每月把省下的几元.十几元津贴费送到储蓄所的日子:那位善良.可亲的老大姐,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这些小兵讲述节俭的道理。那时,我们对她的嘮叨不很理解;毛头小子不懂,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艰辛。但那情.那景.几十年后忆起,依然如昨清晰;
以后的日子才知道,操着山东口音的高大姐,是支队李副政委的爱人。她是当年条件艰苦的西沪港,为数不多的随军家属之一。那是一代人忠诚的坚守和牺牲;

为了潜艇的发展.壮大,奉献过青春的老一辈军嫂;几十年后,一个西沪港的潜艇兵对您仍满怀敬意......
还记得——去军人服务社买肥皂,是要凭票购买。好像从上海采购的透明皂.增白皂是不要票的,价钱比肥皂贵一倍。到服务社软磨硬泡,有时能感动女菩萨,偶而会被施舍一块;
承蒙苍天眷顾,正如吕班长所说:“西沪港的水好”。用蓄水池的山水洗白衬衣.白床单,真不用打肥皂,而且格外白净,西沪港的山水胜过增白皂的功效;
应该说一句,那时候每条艇都有蓄水池,是资源共享的共产主义;
还记得,我们出海回来用山水洗澡的惬意。即便是十月初冬,冰凉的山水冲到身上,有时还带着冰茬,也乐此不疲;西沪港的水滑爽,舒服,能解除出海带给我们的疲劳.困乏。
真不敢恭维系沪港机井抽上来的地下水。那水冲到身上发涩,流到嘴里苦咸;身上打了肥皂腻腻.粘粘,总有种冲洗不干净的感觉。支队的洗澡堂,好像仅去过有限的几次......
还记得,当年去俱乐部阅览室的兵痞行径。那时,发行不多的期刊就那么几种;去摘录.抄写的,那是好兵;顺走的,可谓夺人所爱;撕页的,有点损人利己;这样的事时有发生。“大众”电影“”新体育“,是最受关注的杂志,也是常遭摧残 的重灾区......
前些时候,夹在当兵时笔记本里的一张电影”春苗“剧照,让我想起了当年拿走这张彩页的忐忑心情和负疚之感;
对不起了战友,套用今天的流行话说:青年演员李秀明是我的偶像。那年,浙江省革命委员会拥军慰问品的年历卡片,也有一张李秀明的”春苗“剧照。我和那位战友交换的?已经忘记了。那个日记本里,还有三张胶印版的黑白”春苗“剧照,好像是在上海时收集的......
当年,我是李秀明的超级粉丝。记得”春苗“曾被当成毒草批判过,为何?我有点记忆模糊......
还记得,那年爱人来队;我和治民去找曲家顺,因为都是来自瓦房店的复州同乡,近水楼台,曲哥为妻安排了最好的房间,让她受宠若惊地享受了一次首长家属的待遇。四十多年后,我借“战友之家”替妻说声:谢谢曲班长......
我一个小兵,当时还没结婚,却烦劳全艇官兵,那么多战友到招待所嘘寒问暖,看望关心,至今想起来,我和妻心里还热乎乎的;战友们送的水果.罐头.糖果.摆了半间屋子。无论妻怎样推辞,那些礼品仍然源源送来,弄的我和妻不知所措?
情急无奈,妻挨个房间给大伙派送,请他们帮助消化;
记得那天艇上发荔枝;管理员让初明发战友骑着三轮车,送来满满一筐荔枝,我和妻连声道谢感激语塞;妻将荔枝拿去给那些来自北方的家属,她们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有性急的,拿起荔枝就吃,尴尬过后,女人们笑得前仰后合.......
妻把李隆基当年,惠州-长安千里为贵妃传送荔枝的故事讲给她们听,军嫂们感叹过后,调侃嬉笑说:咱们嫁给潜艇兵,天生就不想有当贵妃的命......
还记得:那年李涛军士长和韩副长的爱人来队。我钓了一条十几斤的大鲈鱼,把它送到招待所给嫂子们尝鲜的事;之后,吃惯了潜灶的副长和军士长,直说那鱼真是鲜美。西沪港的大鲈鱼,想起来仍让人回味......
真心感谢吕明朋战友的照片和生花妙笔,让我于几千里之外又见西沪军港。寻觅到一份,我们那代潜艇兵四十多年前的记忆;尽管那记忆是古老陈旧的,但它像陈年老酒式的香醇,让人如痴如醉——不管离开它多么久,无论远隔千山万水,西沪军港承载着我难舍难忘,不弃不离,无怨无悔的蓝色海魂梦;
虽说看见今天的西沪港,显得有些陌生和徬惶,但它就是我记忆中的西沪,就是记忆中已经定格的情愫.历久弥新,挥之不去......
似感受着那海风拂面;似听见了潮涨潮落;似看到晨曦日出;似梦过晚霞夕落......
西沪港,万千风景召唤我,整理好行装为青春的记忆远行,我期盼等待哪一天到来......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 初识潜艇
▌原创 |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


木头瞎2018-08-29 18:08:54
写得很好[玫瑰]

欲望嚣张总2018-08-29 08:58:33
拜读您的文章如见到了你本人,老战友,你好。咱们在霞浦中学新兵训练的日日夜夜,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