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青藤驹士

从242潜艇到276潜艇,从1978年到1984年,我在七舱当了7个年头的舱室长。这其中,除去头尾两年的接艇、进厂修理,实际在艇上的时间应当是5年左右。
5年期间,我经历了276从1号到7号的所有全训科目,参加了各科目的出海训练,包括大远航、小远航、战备值班等等,就在这无数个的昼夜里,我和七舱的战友们同舟共济、生死与共,谱写了一幅幅灿烂的水下人生篇章。
就常规潜艇的七个舱室而言,七舱应当是容积最小的一个,净容积仅为38.9立方米,加之还有鱼雷发射管、升降口、厕所和其它的管道仪器等等均占据了相当的位置,所以生活在这个舱室里,总是给人狭窄、紧挨的感觉。然作为潜艇的艉舱,这儿恰恰是全艇相对安静、整洁的地方,甚至有“疗养舱”的说法,生活空间相对舒适,空气也较新鲜,水下航行期间,当其它舱室的温度一直往上窜时,七舱还显得相对地凉爽。
就在我参加的三十昼夜远航太平洋的日子里,在我的水下日记中,还有着如下的舱室长履职记录:
5月11日:不见太阳和月亮的水下生活开始了,由于人的生物钟一下子给打乱,感觉人很难受,要求自己坚强乐观,管理好艇上让我保管着的100多本杂志,多看书,多写点文字。悄悄带着的两盆兰花,节省着自己的淡水浇花。
5月15日:七舱非更时间里经常是人来不断,随着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高,本舱室里的人颇有意见,我得注重协调好。
5月28日:上午舱室大扫除,几个弟兄很卖力,干得出了一身汗,成绩显著。检查评比结果,我们七舱战胜夺魁呼声很高的一、二、六舱,获得全艇卫生流动红旗。
5月31日: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然在这远离祖国亲人的太平洋上,在这特殊的环境里,新中国年轻水兵的状态可能有些不一样。对于正常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于常规管理的方式方法上,今天我有些自责。
这几个片段,其实讲到了几件事。包括我的兼职“水下图书馆馆长”,管理好这么多的书刊,供战友们借阅,当然我自己应当是近水楼台先得福,自己有大把的时间看些书,写下点文字。七舱获得卫生流动红旗一事,当时感觉有些意外,通常情况下七舱不大可能摘得这一桂冠,但七舱弟兄们的超级努力结出了硕果。让我自责的一事,应当是在我的管理方式上,水下时间待得长了,难免在思想情绪上都会有了点儿的波动,当时的履职舱室长中肯定出了些许的偏颇。
而两盆兰花的事,其实我也是自作主张,纯属是悄悄地带到艇上的,却不料会在舱室里长得如此翠绿。随着舱室内二氧化碳含量的上升,不仅我们几个胡子兵的胡子长得特别快,也促成兰花的生长,远航后期这兰花竟然数瓣兰蕊破土而出,喷射出清幽的馨香。或许是水下生活实在太枯燥、太寂寞、太缺少春意和绿色了,对祖国大陆带来的一草一木都感到格外亲切,到七舱来观赏兰花也让战友们成为一时的热门话题。

我在七舱的舱室长特殊待遇,是享受了特制的移动木板床铺。那时候我在全艇应当也是几个身高最长的之一,躺在在狭小的吊床上,实在是非常不舒服。当时也是经过批准同意,在不妨碍操作和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允许我把个木板床铺给带到艇上,睡觉时铺设在鱼雷发射管边上,不用时放置在一边。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细节竟然还如此清晰地记忆犹新。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 初识潜艇
▌原创 |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


堇色安年扑2018-09-01 23:26:19
水兵苦,潜艇兵更苦。能苦中作乐,非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荣誉感的人,是不可能体会到的。赞 2

老妞的肥猫会2018-09-01 22:18:17
在水下航行的非更时间,有时会找个借口去一舱或七舱拜访一下,主要是感受一下,与五舱的不同“季节”,短暂的享受一下清凉的感觉。真是“水下福地"呀。只是,这两舱的气味有点差,远不如咱五舱的柴油味来的“正宗"赞 1

超级亥卓然ok2018-09-01 22:15:10
同感,本人也是七舱室长多年,多艇任职,但有项重要责任,天高黄帝远,艇的最尾部,也是最危险的地方,升降口,平时,出海,都非常的细致保养关闭,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