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潜艇兵这样积蓄“能量” ——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加强体能训练纪实
■宛敏武 本报记者 刘化迪 特约记者 方立华
“你不是挺能说的嘛,你来说说!”
记者赴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就体能训练话题召集了一个小型座谈会。“会议”开始,众皆无语。艇长黄东海点名“能说的”老潜艇兵王宝才先说。
王宝才——一位自称是潜艇“驾驶员”的舵信技师、本来是1973年出生但非得说自己已经41岁的老兵——用一句话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咱们潜艇兵的体能训练,与众不同。”
他们通过加强体能训练促进部队战斗力建设的独到经验有哪些?让我们走进这支潜艇部队,用心聆听、观察并学习体会吧——

睡觉、吃饭、晒太阳
是潜艇官兵的“必修课”
睡觉谁都会,这是人的天性。但潜艇兵要想睡着、睡好,需经过一段主动适应和刻意训练的过程。
部分专业的艇员睡眠不足成为制约体能存量的“天敌”。由于不定期接收报文,通信班长郁卫健往往只能睡在报务室,而报务室灯火通明,且收发报频率高,睡觉既要对着灯光,还要经常被收报声音惊醒。如何休息好保存体力、保持旺盛的精力,对他来说就是个大课题。
在主机舱室内,技师陈永明平时就睡在主机旁,面对24小时工作的主机噪音,他平时睡觉都需戴隔音耳机,但耳机能隔断高频噪音,却隔不断穿透力强的低频噪音,再加上极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他对不规律声响极为敏感。睡个囫囵觉,很难。
赶走体内的疲劳,才有空间储备足够的能量,充足的睡眠是放松的最佳方法。近年来,面对密集持久的高强度实战演练,该支队各艇坚持“三班倒”工作形式,让艇员每天睡足8小时,并创新放松按摩、音乐氧吧等形式缓解艇员压力,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
如果连续不间断潜入深海三五天、一周甚至更长时间,某新型潜艇的潜艇兵们会把在蓝天丽日下的户外运动当成一种美妙而可望不可及的享受。
军医丁能超介绍,支队在每次远航前会尽量多安排艇员参加户外运动,多晒太阳,远航期间还专门配发富含维生素的口服药品,以维持体内的维生素,弥补航行期间蔬菜不足。“阳光是地球万物的能量之源,为了补充‘能量’,我们建议并要求艇员在长航期间每人每周至少在太阳灯下‘晒’半个小时。”
比睡觉、晒太阳更重要的是吃饭。军医丁能超坦言:“潜艇内工作、生活环境恶劣,航行时间一长,体格再棒的小伙子也会食欲锐减,记忆力、听力减退,甚至容易感冒发烧,有的体重会明显下降。”
军士长王文生告诉记者,今夏,潜艇赴某海区进行全课目训练考核,第三天一场风暴席卷而来,顿时风浪大作,大风掀起几米高的海浪铺天盖地向潜艇扑打过来,潜艇像醉汉似的左摇右晃,极少晕船的他都感到头晕目眩。
主机分队长胡世纪把潜艇晕船形象地用几何原理加以说明,他说潜艇晕船比水面舰艇更加厉害,因为水面舰艇晃动是4个自由度,而潜艇水下晃动是6个自由度。中士张树回忆,一次台风过境东海,潜艇一头扎进了台风眼,海面风力达18.5级,潜艇潜入水下60米躲避风浪,他在海面下的“摇篮”中拿着呕吐袋挂在脖子上,一边操纵一边呕吐,感觉自己的头颅几乎裂开。
晕船呕吐最易消耗体能,但再晕再吐也要吃饭,在潜艇部队,吃饭被上升到政治高度。据该支队政治部主任周建明介绍,为保证远航中潜艇兵们吃饱吃好,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支队鼓励各艇开展吃饭比赛,参赛选手从晕船反应强烈的官兵中选取,在最短时间内将饭菜统统“收拾”干净的选手获胜。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 初识潜艇
▌原创 |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


青楼女伶乄2018-09-03 13:45:09
看着这样的题材感觉特别亲切,因为我也当过潜艇兵;再看看这个报道潜艇兵的“新闻眼”,不得不高高竖起大拇指——十二分的佩服作者的“切入点”。尽管内容有点“旧”,但表现形式十分新颖。再看作者,特约记者方立华,一个熟悉得再也不能熟悉的名字。方立华现在应该是东舰的新闻干事或科长、处长了吧?隐隐记得,方立华摄影方面好像也很突出。[笑脸][笑脸]赞 1

JJ哦哦聊几句062018-09-04 10:37:50
时间过得真快,当年年轻潇洒帅气十足的宝才都快五十了,怀念在潜艇上的生活,愿战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乄小时光四2018-09-04 00:34:15
好多熟悉的名字[呲牙]你们是最棒的

心能吃呢民2018-09-03 12:22:28
宝才班长篮球打的好,平易近人!瘦瘦的记得是山东人

陪你流泪噩2018-09-03 02:00:54
‘亲爰的战友我想你们你们现在都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