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254舵信 陈琰

由于今年经常出差,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使我感慨颇多。
记得那次是在广州,我们刚下火车,便迎来了一阵瓢泼大雨,没有办法,我们只好找个地方躲雨。本来客户说好了来接我们的,可能由于是下雨的原因吧,我们等了近半个小时也没有见到他的踪影。同伴建议,还是先给客户打个电话,让他别来了,我们坐公共汽车到开发区,然后再给他电话,让他来接。于是连忙给客户打电话说明情况,客户同意了。
正在这时,一辆大巴车在不远处停下来了。我们一看正是去开发区的,于是我们一头扎进雨里,向大巴车跑去。正当在乘客上下忙碌之际,一位乘务员手拿橡皮管,从旁边走过来,橡皮管的另一头正连接在旁边的自来水管子上,而这一头,水正在哗哗地流着。只见她一边向车厢的踏板冲水,一边大声阻止着正在上车的乘客。我正想冲上去,可一阵激烈的水花阻止了我的脚步,弄得我上下不能。我对乘务员解释道,反正下雨,车厢里总是脏的,不如下班了在冲洗,再说我们没有雨伞,外面雨又这么大,能否让我们先上去。可那位女士却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于是我们只好又跑了回去,看着对方的狼狈样,我们只有苦笑。
我又想起了我们在从武汉到广州的列车上的时候,只见那个个子高高的女乘务员,一路上不断地用拖把着走廊,不知拖了多少遍。我在钦佩和感动的同时,又在想,她一直不停地这么打扫下去,而乘客也一直这么忙碌地走来走去,那地上不是永远是脏的吗?而且,她也仅仅是只拖过道而已。于是我便也向她建议,一是少拖几遍,关键是要拖过后要用干拖布拖干,这样才不显得太脏。二是在旅客下车后或是上车前,仔细地打扫一遍,使旅客一上车就感到干净舒适。这样的话,既清洁了卫生也减少了劳累啊。可那位女乘务员笑着对我说,没有办法,这是规定。
后来我常常想,爱清洁讲卫生不是一件坏事,在大力提倡精神文明的今天很有必要,可是按照规则,例行公事般地敷衍了事,我看也并不合适。现在全民创建卫生城市,卫生乡镇的时候,也有许多诸如此类的现象。很多地方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然而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就是生搬硬套,不切合实际,好钢不用在刀刃上,在造成浪费的同时,往往还是事倍功半。
因此,转变旧的观念,打破传统思维,寻找新思路,寻找新的工作方式,对社会进步很有帮助。
2005年7月25 日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 初识潜艇
▌原创 |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