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254舵信 陈琰

有个年轻人,即将离开家乡,外出闯荡世界。临行的时候,他来到村中,找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请教在外的经验。长者看着他,说了三个字:“不要怕”。然后就一言不发。年轻人若有所思的离开了村子。
数十年后,这位年轻人衣锦还乡。放下行囊,他直奔长者住处。然而,长者已不幸去世。长者的儿子告诉他,长者去世前,知道年轻人一定会来找自己的,于是在临终前让儿子带给年轻人的,依旧是三个字:“不要悔”。
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是在十多年前吧,那时我初涉商海不久。对于我放弃原来的工作,投身商海,家人是有很大的意见的。然而我去意已定,所以家人则表现出更多的是担心。我下海后的第一笔业务,就是一个很掂分量的活,那是一条国道的改造,对于初涉商海的我来说,困难确实很多,比如管理上的问题,技术上的问题,设备上的问题等等,最关键的是我自己对此一窍不通。很多人都劝告我不要冒险。我权衡再三,还是接下了这笔业务。那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感觉一切都无所谓,勇气超越了一切。然而,开工不久,各种矛盾,问题,真像暴露出来了,我如同救火一般,东奔西跑,然而问题却越来越大,我一时束手无策,甚至我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
在一次回家的车上,我买了一本杂志消遣,当时心里很乱,根本看不进,可在无意中,我却看到了那个故事,在那孤独无援的情况下,它就如同一支兴奋剂一般,给了我活力。我的心里当时真的很激动。是啊,有什么可怕的呢,全豁出去,不就是一百多斤吗,大不了东山再起,怕死的早晚也得见阎王。这么一想,心理也就平衡了很多。于是我不顾一切,调动各方面的因素,终于将这个硬骨头工程拿了下来。然而,损失也是惨重的,那个工程下来,我血本无归,倾家荡产,而且,债台高筑。嘲笑声、讥讽声、怨恨声,不绝于耳。我的精神也快要崩溃了,差点一蹶不振。这时,我的脑海里整天闪现的就是那六个字:“不要怕,不要悔”。
十多年过去了,我的事业也走出了低谷,踏上了正规。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总能想起那六个字。也许是经历了太多的挫折与磨难吧,人生的感悟好象也多了。现在我每每想起这六个字的时候,我总感觉应该重新审视,重新理解。或者也可以说,当初我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而并没有真正理解它的内涵。
“ 不要怕”,首先是一种勇敢,一种精神,一种视困难挫折为粪土的大无畏精神。干任何事情,人总是需要点精神的,没有精神不行。所谓“一个民族要有士气,一个人要有骨气”也就是指此。然而,我们还应该理解精神的内涵,它既包含了胆量和毅力,还应该包括智慧。它应该直面现实,深入其中寻找解决之道,如果没有对失败的担心,你的注意力就不会集中,危险是必要的,可以鞭策你,延续你的兴趣,迫使你加倍努力,如此才能完善你自己。所以,智慧还在于一个人的洞察力,要先善于总结得失而不当事后诸葛亮,一叶落知天下秋,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说明了要对事物要有预测的能力,不能糊糊涂涂做人,浑浑噩噩混世,把生与死的道理看破,把成与败的因果看清,才能潇洒于世。
“不要悔”,是一种心态。人是一个矛盾的多元体,受环境,家庭,以及社会的影响,在知识和阅历方面,有断面层,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难免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因而,人们在失败和挫折面前,说一些后悔的话,发一些事后诸葛亮的议论,也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你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泰然处之。所谓平和的心态,就是清楚自己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但是能原谅自己,效果不是自己所希望的那么大。只有这样才能振作起精神,不被困难和挫折所压到。同时还要善于总结,在失败中总结成功的因素和经验,在成功中思虑危险的成分,这样你才会不断进步,不会留下遗憾。只要鼓足勇气,干的卖力一点,你的工作就会大有起色,只要你在勇敢一点,那么令你畏惧的任务,你想取得的成绩,你必须度过的困难期,都会迎刃而解,不在话下。
常言道“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天地万物就是如此,生死循环,相替而出。事物总在变化之中,一个人要善于思考和研究事物的变化,善于抓住和把握变化的机遇,而不必因一时的失误而停滞不前。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加强修养,扩大知识面。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只有做到了胸有成竹,厚积薄发,你才会真正做到“不要怕,不要悔”!
2005 年7月30日于家中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 初识潜艇
▌原创 |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