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随想之十五:中秋感想

西沪港战友之家 深海蛟龙 2018-09-22

文/254舵信 陈琰



  关于中秋的故事,有很多的神话故事和传说。


  最早的关于中秋吃月饼的传说,大概是《八月十五杀鞑子》。为了推翻元朝的统治,八月十五这天,老百姓把写着:“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纸条,藏在饼子里,互相传递互相联络,月饼成了那时起义的联络工具。从此,吃月饼之风就兴盛起来了。


  最美丽的传说,当属是《嫦娥奔月》了。嫦娥的丈夫,是那个射掉了九个太阳的,为民除害的后羿。他从王母娘娘那里弄来了长生不老的药。后羿的弟子们趁后羿不在,强逼嫦娥交出不老药。嫦娥无奈,只好一口吞下了此药。谁知顿觉身轻如燕,直飞上了广寒宫。(也有说嫦娥私心顿起,为了使自己长生不老,偷偷地服下了此药。李商隐“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就是说的此事。)百姓们同情嫦娥和大英雄后羿的遭遇,便在每年八月十五这天晚上,摆上供桌,放上月饼,期盼他们夫妻能团圆。


  描写八月十五的唐宋诗词也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那几首:杜甫的“此时瞻百兔,直欲数秋毫”。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有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辛弃疾的“一轮秋影转秋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妲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清光更多”等等,这些有关中秋的诗词,既表达了诗人们的高尚情怀,也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来临了。按照咱们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中秋之夜,是饮酒赏月吃月饼的日子,也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可发展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对中秋的概念似乎已经很淡了。你看普天之下,有几个家庭是能真正阖家团圆的。就连春节那样重大的节日,也难以做到真正的团圆,更何况中秋这个普通的节日了。


  就我本人而言,我也不知道,我究竟有多少个中秋没有在家过了。换句话说,我也搞不请我究竟在家过了几个中秋节。为工作,为名利,为这样那样的世俗之事忙,从而忘却了人间最美好的东西。其实,我们忙来忙去,不就是为了能过上阖家团圆的日子,能尽想天伦之乐吗?可是究竟有有几个人能看得透呢?


  现代化的生活和节奏,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紧迫感。所以,要恢复中秋节的传统---阖家团圆,似乎已经是真的很难了。还是给亲人和朋友多带去点问候吧,让他们知道,尽管不能团圆,可心里永远装着他们,所有的情谊是不因节日而变化的。


2005年9 月9 日深夜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 初识潜艇

原创 |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