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潜艇伏击

前文回顾:
进入阵地的前几天,风平浪静、海面安祥,大家吃饭、休息都没有困难。七月十五号,艇长召集军官开会,通告大家,接到上级通报台风消息,目前台风路线直对向我侦察阵地,指挥部要求浮起水上防台,以便随时保持通信顺畅。我们回到各舱,分别召开小会,动员大家把所有零散物资、器材固定好,到夜间浮起时,海面已是风浪滔天,潜艇左右摇摆甚大,很多人呕吐了。
航行一夜,到了拂晓,天蒙蒙亮,风浪更加猛烈,连水天线都分不清楚,只见一团团乌云和浪花混搅在一起;我们侦查阵地是个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而南方不远的地方就是425艇阵地,所以只能尽量采用东西航向,这和南方湧来的风浪夹着90度的直角,在强烈的南风横扫下,东西航向上的潜艇,横摇得特别厉害。
舰桥上,只留下刘艇长和我指挥,我们为防止海水湧入,关闭了指挥室升降口上盖,只见一下子左舷压向水面,一下子右舷又压向水面,晃动到5、60度,人是站不住的,我和艇长都用绳子固定在舰桥旁的话筒和扶手上,我也晕得很厉害,终于压不住,胃里的液体翻江倒海般,一下喷射出来,外面的风实在太强了,喷出来的呕吐物赛不过风力,出不了舰桥那个小圈子,结果,我呕吐污物喷到刘艇长一脸,艇长不在乎地用溅上的海水搽了搽脸,问我怎么样?我吐了艇长一脸知道闯了祸,很不好意思地说自己还好。而对不住艇长的紧张心情竟忘了晕船,倒觉得好受多了。
这样坚持了整整一天终于从台风的危险半径内转到了安全半径,风浪轻了,潜艇的摇晃也轻了,到了晚间,潜艇还保持水上航行,艇长下去休息,在舰桥上只留下我和水手长周增胜两人,经过大风浪的颠簸,我们精力极为疲惫,就和水手长商议,两个人轮流在原地休息一下,我让他先休息、我观察。结果,我看着看着竟也睡着了,舰桥上两个当更的都睡着了,好在台风刚过去,没有通行船只,我们的轮休没闯出大祸。
防台时426艇每小时都要和岸上指挥所联系,在大风浪中,无线电天线发不出电波信号,我们万分着急,航海长陆发章和无线电班长李建文两个大块头挺身而出,站在舰桥顶端,用身体挡住浪涌,维护着天线,保证了通讯畅通。
我在海校学习海洋气象时,知道了“液体海底”这个名词,远航中,却真正遇到了液体海底,而且夏季的青岛外海处处都有。一天,大白天要潜伏水下,在穿越20米深度时,我艇调整注水,怎么也潜不下去,经过机电长再三加注,多注了三吨水,才下到30米。这可是件怪事,出海几天,潜艇均衡都很准确,我们做值更官心中有数,艇的浮力控制得很好,怎么到了白天,浮力就变大了呢?
我们很快地想到了“液体海底”,夏季阳光充足,晒热了表层海水,密度变小;深层海水维持原来“恒温”,密度不变,这密度随海水深度的不同变化,在阳光晒透到20米附近形成液体海底。潜艇稳座在液体海底上,不用动俥航行,密度差产生的浮力,承托着潜艇的重量,潜艇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和潜艇水下抛锚一样,大伙减少了操作,保持了精力。
如果发现有水面舰艇来搜索,潜艇只要多注海水,藏身在液体海底下面的水层里,水面舰艇声呐波受到液体海底折射,发现不了潜艇,潜艇反而在下方因声波折射,远远地就发现对方。
后来连续多日,我们在液体海底屏障下,度过了好几天难忘的舒适岁月。远航中,我艇共计座沉液体海底78次、总时间达179小时、竟占到水下活动时间的百分之四十。座沉液体海底次数这么多,是因为白天每个小时都要浮到潜望镜深度收报,而后再回到液体海底上停留的缘故。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 初识潜艇
▌原创 |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


hcl0810小童鞋2018-10-17 12:17:09
很多潜艇人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