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03潜艇首次远航 九 —— 远航总结

深海蛟龙 2018-10-25

文/潜艇伏击


前文回顾:

中国03潜艇首次远航 一

中国03潜艇首次远航 二 —— 首次远航任务

中国03潜艇首次远航 三 —— 远航潜艇装战雷

中国03潜艇首次远航 四 —— 奇怪的回音信号

中国03潜艇首次远航 五 —— 遭遇台风

中国03潜艇首次远航 六 —— 鱼雷月期保养

中国03潜艇首次远航 七 —— 远航值更与生活作息

中国03潜艇首次远航 八 —— 实报实销的出海伙食



七月二十六日晨,经过一夜的战斗警报,所有人员在战斗岗位上全神贯注、纹丝不动地像钉子一样钉在战斗岗位上六个小时,终于突破了天上有水上飞机巡逻,海面有众多猎潜艇警戒,我艇楞是神不知、鬼不觉地突破他们组成的天罗地网,静悄悄无声无息地溜了过来,抵达朝连岛以西的上浮线。九点钟靠上了大港五号码头。三艘首次执行远航任务的潜艇都集中在一起,开始总结这次开创性的航程,经验、教训、体会、联想都有很多很多


这阶段,我侧重总结了专业上一些体会,有成功的,有失败的。


426艇鱼雷专业遇到最大的问题是鱼雷气舱漏气,从我们出海一周后。就陆续发现有鱼雷气舱漏气,当大家休息,四周寂静时,把耳朵贴在发射管边上,就能听到嘶嘶的漏气声,那时压缩机功率不足,战用鱼雷达不到190个满载压力,只有180多个气压,就这样还会漏气。到卸雷时发现,都是从气舱最前端与战雷头连接处的气舱前凸盖上部漏出,本来前凸盖是用专用螺环扣紧在气舱最前端,周边焊有一圈锡焊,当锡焊裂缝就会漏气,一天要降低10个压力,这种故障我事先没有预料,在以往打雷时都没有出现过,当鱼雷班长杨绍祥第一次向我报告鱼雷漏气的消息,我考虑最多的是:会不会出现意外危险。再后来想到如果遭遇敌情,使用武器行不行?要不要从备用雷中换下来……..也做了多个应付方案,考虑到条件不允许,暂未换雷。在全艇装载的12条鱼雷中,前后有5条漏气鱼雷,有管内战雷,也有仅充到100个压力的备用雷。我们艇有,出海兄弟艇也有,只是没有我们数量多。在海上战雷漏气到140个以下压力时,我采用立即连接气管,补充气压到160以上,以应急需。


这个情况,返航后向军械部门做了详细反映,他们告诉我,确实是我们军械工厂锡焊工艺水平低,达不到苏联标准,还说,仓库保存的鱼雷,也有前凸盖漏气的,海上这么多条雷出问题,的确影响战备。


出海前,我做了再生装置使用予案,再生药板是进口的,国家尚未生产,受到苏联控制不出售,用一箱就少一箱,再生装置和药板属于化学器材,潜艇上归鱼雷长兼管,我专门做了予案,出海前向各舱室长做了专门交代,每天严格控制使用片数,并详细记录,要求尽量挖潜使用。具体方法有:舱室二氧化碳浓度达百分之一再开始使用(二氧化碳浓度低时,药板化学反应弱,发挥作用慢)。晚间潜艇浮起充电时,立即把药板放回密闭箱内保存,第二天潜入深水时,旧药板放下层,新药板放上层。如果予估使用时间不长,潜艇只开一、二箱,分到各舱使用。此外,还有增加舱室湿度,使用完的药板喷水…..增加氧气办法。正好支队化学业务长周礼随我艇出海,他很重视我们的使用方法,做了大力支持。靠码头后,三艘潜艇对比药板消耗量,两艘兄弟艇分别各用二百多、三百多箱,我艇仅用了三十四箱。(425艇水下躲台风,自然会比我们消耗多些。)


远航总结,三艘艇相互通气,进行对比,大家都认为,伙食是414艇最好,作息是425艇最好,训练是426艇最好。


返航后,我们老首长、海司潜艇部长傅继泽将军特别安排和各艇部门长以上人员,专门做了一对一地交谈,他找我谈时询问有那些体会和意见,我反映需要给值更官配个手腕护套,我把袖子打开,让他看我手腕上磨出的膙子,我说:潜望镜填料不紧就漏水,压紧不漏,就转不动,每次转动潜望镜时有人协助还让手腕磨出茧子。将军听后对我进行了批评,说:“就是你娇气,还磨出茧子,要靠锻炼,不能发袖套”。


总结完毕离开青岛前,我们把艇上所有的水柜排空,加注满青岛的淡水;返回到旅顺后,把水柜中的淡水抽出来,赠送给老虎尾各个兄弟艇,让他们都品尝从青岛带回的的美味“崂水”,这在当时没有矿泉水的时代,也是件值得称道的盛事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 初识潜艇

原创 |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