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沪港战友之家”征集各类稿件用于微信公众号文章发表,望战友们积极参与。战友之家,我们的家!欢迎大家踊跃投稿!谢谢。
文/118艇鱼雷兵

2017年4月14-15日重返支队潜艇基地,再次回到我魂牵梦绕的军营。
自1984年底从部队转业回到地方后,这些年来,我有着数次去过支队潜艇基地的记录。每每到了基地,我总是把自己的位置有些颠倒,往往以重返、回到那儿夸耀,仿佛自己仍然还在部队,依然还是这个东海岸边小岛上的主人。
这次重返基地,我还带着重要任务回到老部队。那是年前我们老艇启动的首次战友联谊会筹备工作中,有个艇史组稿的安排,老首长指名由我来执笔撰写。虽说先前我已经有了一个初稿,但几个关键的时间段和几个重要的环节还是缺少一些资料。在老艇几位战友和首长的安排下,我得以再次走进军营,在不违背保密规定的前提下,寻访和查阅老艇的相关材料,并搜集到一些非常珍贵的资料。
14日上午,我走进“海军潜艇第22支队军史陈列馆”。
作为展示和传播支队历史的重要场所,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升华官兵精神家园的教育基地,军史馆里既有大量翔实的图片和实物,也有着多媒体播放,包括阳光航道启征帆、春风雨露伴航程、高举旗帜铸军魂、紧贴实战抓保障、厉兵秣马竞风流、群星璀璨映东海等等,涵盖的史料非常丰富,形式和内容也十分广泛,从一定层面上充分反映了支队自1959年1月10 日成立以来的历史沿革、近50载的风雨历程。
14日下午,我现场踏访和寻找回味自己当年在潜艇基地的某些“踪影”。
码头那儿已经不能走近了,前些年还可以到码头上看一看,下艇去走一走,现在有保密规定绝对不允许,只能是远远地观望。眼见着这庞然大物停泊在那儿,昔日的伙伴近在咫尺却不能拥抱相认,那就只能是自己尽情地联想自恋罢了。
基地营区与老百姓完全隔开了,除了嘹亮的军号声,军营里非常安静。当年我们还能够时不时地亲耳聆听“大榭一支花”的歌谣“大榭岛真正好”,老百姓也可以随意地在营区里穿梭,这些现象已是一去不复返了。那时候的军民关系,某些时候也着实是有些紧张,问及现在如何,战友告知尚好,反正也是军地封闭式都隔开了。
营区里的多幢大楼都没了,包括水兵大楼、4号楼、5号楼、东岙水兵楼和卫生所、俱乐部、教练室、大礼堂等等,代之以一幢幢崭新的现代化大楼。老的水兵大楼已经是一幢全新的标准大楼,远比我们那会儿居住着的要好了不知多少。4号楼、5号楼的地址上,建造了两幢临时来队的家属楼,现在一幢在使用,另外一幢已经是危房不用了。而卫生所的最后一间房子,刚刚在上个月给拆除,东岙水兵楼则土地转换给了地方,俱乐部、教练室、大礼堂等等都是新造的。原先我们一艘艇住一层楼,现在是一艘艇住一幢楼,很是气派。
晚上入住在操场边上的军人招待所,操场上的水泥球场变成塑胶球场了,边上新建了一个网球场。我迈步走进球场,没有篮球,对着罚球线,空手做了个投篮动作,当年我们可是差不多每天都泡在球场上,打完球就去水库和游泳池游泳。军营里的那两个水库和游泳池我都去看了看,游泳池还在原址没变,大门锁着进不去,两个水库的大坝上我都上去走了走,还坐了一会。现在岛上有了自来水,水库里的水已经远不是我们那时候的昂贵了。

当然,最让自己找回感觉的,应当还是那嘹亮的军号声。几个不同时间吹响并在整个营区回荡的军号声,高亢激昂、美妙悦耳,似一首经年不变的著名乐章,令自己回味无穷。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眼见着军营里的士兵是那样年轻,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坚定的步伐、高唱着革命歌曲从我眼前、身后走过,恍惚间,感觉自己就在这一行进的队列之中。
离开军营这么多年了,然难忘的军人情结依然,不经意间一旦触摸到自己曾经从军过的地方,立马就会有热血喷涌、心潮澎湃的感觉。多少年了,一直是这样。
祝福我的战友幸福快乐,祝福我们的支队更加辉煌!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 初识潜艇
▌原创 |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


蕾蕾咬2018-11-28 07:22:13
同感,作者写得真好!部队生活回味无穷!赞 2

淡忘灬纷飞漠2018-11-28 10:52:30
文章写的很好!谢谢你对我们的支持赞 1

农夫与犬2018-11-28 08:48:09
你的文章引人入胜,在阅读过程中把我这老潜艇兵又带回了大榭岛。赞 1

练模仅2018-11-28 00:00:40
战友您写得太好了,向您敬礼!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