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沪港战友之家”征集各类稿件用于微信公众号文章发表,望战友们积极参与。欢迎大家踊跃投稿(联系微信/QQ:154443939或156458299),谢谢!
文/侯增义

媒体报道2018年12月18日越南渔民在沿海捞到疑似中国重型鱼雷。对此中国海军12月21日作出了正式回应,我们注意到,有关越南富安省渔民捞到一枚中国鱼雷的信息。12月初中国海军在海南岛东部附近海域组织海上训练时丢失了一枚鱼雷,可能受海流影响,漂向越方海域。该鱼雷仅为一般训练用鱼雷,没有任何针对目标。
12月27日,中国国防部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中国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答记者问。并公布消息这枚鱼雷只是一枚训练用鱼雷,不必在意。海军专家王云飞也告诉澎湃新闻。这确实是一枚训练用的操雷,一般操雷有专用段,与战雷不一样。捞走了也没什么影响,核心机密也不会泄露。
然而美国媒体却依旧十分兴奋,就算是训练鱼雷仍有研究的意义。甚至可通过研究这枚鱼雷能够得到解放军现有装备的水平,并能够找出其弱点,从国防部表态来说,这枚鱼雷并不太先进,可能会让那些想通过此鱼雷了解中国装备水平的国家失望了!人民大众的担心是爱我中华,关心国防事业,是件好事。鱼雷分为战雷和操雷。
其区别在于换装不同前段,战雷使用装药的战雷段。操雷换用装有测量仪器的操雷段。而新型号的鱼雷操雷段通过通用化,系列化和模块化设计,可以用于多种不同型号的鱼雷,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及资源浪费,缩短鱼雷研制的周期,降低了研制和使用成本,具有明显的经济和军事使用价值。
以往国产鱼雷射程比较近,而且海军通常在近海训练,所以在操雷使用上通常采用上浮打捞回收。
但是随着中国海军的发展壮大,新的海军战略要求潜艇部队必须前出远海展开训练。作为潜艇主要作战武器的鱼雷,在远海的射击训练已经成为常态化。远海训练因为水生环境的改善,潜艇的声呐测量距离大大增加,鱼雷射程也随之增加,操雷的航程指标也相应提高,再进行远海鱼雷实弹射击时,因为鱼雷航程的增加,而且远海一般风浪较大,如果采用上浮回收鱼雷上浮点散布范围太大,要及时发现操累上浮点,比近海训练难度大大增加。同时进行此类训练的时候,还需要配备专门的捞雷船,增加了训练成本。在远海捞雷因风浪比较大,操作起来相当困难和麻烦,而且一旦捞雷失败,很容易被其他国家打捞。所以考虑到远洋捞雷的可能性及小,一般情况下,远海鱼雷射击训练操雷射出后都不回收,为了防止泄密,鱼雷航行结束后再完成训练数据回收。回传及信息消除处理之后自沉海底,而战雷自毁装置一般采用自爆的方式。
此次训练丢失的操雷,从越南方面拍摄的图片显示,采用了光纤线导导线,同传统的铜质线导导线相比,其具备高速通信的能力。可以将大量训练数据实时回传给鱼雷发射平台(潜艇),而无需将测量数据保存在鱼雷的存储器内,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安全性。
此外照片也显示该操雷沉没阀已经开启,说明自毁装置已经正常启动。现代鱼雷为了保证鱼雷训练结束,及沉没后的安全问题,会对训练鱼雷内的数据进行自毁设计。其中训练数据擦除后进行自毁,基本方式是用二进制数据反复覆盖存储设备上原先存储的数据,从而清除数据,同时对电路及软件采用施加脉冲高压击毁电路逻辑,对重要的电路进行销毁。对于硬件电路,一般采用较多的是铝热剂自毁法,将铝热剂附电路绝缘层底则与电路板充分接触。铝热剂性能稳定,平时不会对电路造成任何的影响,一旦需要自毁,点火剂将铝热剂引燃,可以彻底销毁电路板上的各类电子元件和芯片。综上所述,中国海军针对远海实弹射击的需要,对操雷采用了免回收自沉。数据回传,信息自毁等技术手段,既满足了操雷适应远海训练的技术要求,又保证了鱼雷信息的安全性。纵然出现类似这次这种操雷意外被他国捞起的情况,也是得到了它的身,却得不到它的芯。

虽然不是实战鱼雷,但国人还是期待越南方面儿尽快归还。但越南政府一直拖拖拉拉,我们不免想是否有其它打算呢?难道越南方面儿也学中国的逆向工程,研究破译其中的奥秘,以此为契机一下子提升越南的鱼雷技术?其实无需担心,因为先进鱼雷涉及到特种材料和制造工艺,以现在越南的工业化与技术水平,很难短期内突破的,顶多就是了解下这类鱼雷的作战特征而已。而我国军事专家说,目前世界上能够独立制造这种鱼雷的也不过六家。所以极有可能会将这枚鱼雷给这些对中国敌意的国家去研究,顺便儿分一杯羹罢了。关键是我国还有比这枚鱼雷先进几代的编号为鱼-10的鱼雷,永远保持技术上的领先优势,是不用担心那些低级别武器的泄密与仿制的,我国外销的武器中有很多这类级别的,从不担忧泄密的发生。
作为现在世界上唯一的一款水下自导的武器,鱼雷虽然没有导弹那样高大上,但研制难度非常之大,尤其是重型鱼雷,号称比潜水艇制造难度还大,这次漂到越南的鱼-6就是我国的重型鱼雷。我国直到1971年才研制出国产鱼雷,加入鱼雷俱乐部,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国之后还没有哪个新的国家加入这个俱乐部呢!鱼雷本质上是一艘无人潜艇,也需要螺旋桨推进,鱼雷螺旋桨的加工工艺,涉及到冶金、铸造、锻造,车、铣、钻、抛光等几百道工艺,当年机床加工它的时候,需要100多套模具,并且螺旋桨桨叶片角度控制严格,加工精度非常之高,如有偏差,再打水时会发出很大的气泡噪音,还有可能偏航。加工的难度大大地高于潜水艇的螺旋桨。鱼雷定深器是另一大高难技术,用来控制鱼雷航行时的深度,没有这个装置,鱼雷击不中目标。
而制造定深器里定深弹簧铍青铜合金超难,因为铍弹性非常高,即便是在红热状态下,它的弹性依然没有改变,铍本来就非常稀少,而且还有剧毒和致癌性,在防护措施上非常严格。制造铍青铜定深弹簧更是难上加难。他在红热状态下仍有弹性,使本来已经缠绕好的簧丝在热处理过程中加工困难,不是失去了弹性,就是软成面条儿,没有了使用价值。我国制造第一代鱼-1时,消耗数十公斤昂贵的铍青铜,才最后加工成功,可见难度和工艺有多高,制造鱼雷最难的是陀螺。如果鱼雷没有陀螺发射出去只能在原地打转儿,陀螺制造工艺难度高于鱼雷螺旋桨和定深簧,完全是精密机械,机械加工精度和制成品的光洁度都是最高等级的。如果有一丝精度差,就可能陀螺卡死,鱼雷就完蛋了,光研磨用沙片儿就有几十个规格,抛光用的布砂轮,对于棉丝的粗细,都有很高的要求,比手工制作高级机械等级还要高,想造鱼雷这三项技术缺一不可,正是因为这么难,全球有鱼雷制造技术的国家才这么少,而且还死贵死贵的,美国的Mk48重型鱼雷价格都涨到500万美元一枚啦,而战术战斧导弹才80万美元左右,所以千万不要小瞧了鱼雷,应该庆幸我国有这项技术,才能更好地保护祖国的万里海疆。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 初识潜艇
▌原创 |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本文下方的“阅读原文”获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