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沪港战友之家”征集各类稿件用于微信公众号文章发表,望战友们积极参与。欢迎大家踊跃投稿(联系微信/QQ:154443939或156458299),谢谢!
海风序

文/268老兵
对潜艇兵身体素质要求特别严,尤其是对牙齿的要求,必须是齐整的。初始,我也不明就里,到了部队向老兵请教后才知道牙齿是用来保命的,万一潜艇失事了,需要穿戴救生衣从潜艇里逃生,牙齿不齐的话将无法咬合救生面具漏水而导致无法呼吸,那就到上帝那里参军了。邻居是空军飞行员身体入选的,而他却过不了潜艇兵的关,就因为牙齿因素被淘汰,最终屈就陆军的。
   四年的潜艇生涯真正说起来在艇上只三年不足,第一年是在青岛的训练团度过的。初始我被分到学报务的区队,这个区队大部分是以江浙为主的南方人(在部队,江苏人被称为犹太、浙江人被称为鬼子,对比北方人的憨厚,南方人则显得聪明狡猾),无线电专业要求学员反应敏捷素质较高的,日后主要负责的是对外用无线电联络,算是核心部门。初到北方的我身体不适应,鼻腔常会出血,脸部皲裂,面食为主的饮食也不那么习惯,香菜、油菜、鲅鱼……这些都是第一次尝到,感觉不怎么对胃,因此,人也成天提不起多大精神,在前三个月的队列训练中总出差错,为此也经常被留下开小灶,那段时间对我来说是黑暗的。队列训练结束后,可能由于队列表现不好的原因,我被淘汰到鱼雷部门了。
   每每回想起来,有些事情时时浮现于脑海,虽然转瞬间脱下海军蓝已近20年,但发生于身边的趣事始终未忘,以拙笔记录点滴,纪念我的潜艇生涯及我的有些已叫不上名字的战友。
1.  难以忍受的香烟
新兵是禁止吸烟的,踏进营房的第一天就被班长要求将香烟上交,我带的是红山茶,5元左右的香烟那时还算是好的,除了路途上吸剩的还有一条多都乖乖地上交了。一个叫史俊义的温州兵(为什么能牢牢记住他的名字,因和水浒的玉麒麟同名)交的是万宝路两条,看他手上戴的那表就知道家境富裕。班长说:香烟等大家新兵结束后会退回,先登记清楚名字。事后,我可以肯定没有人会返还得手吧。
    香烟被没收,抽烟却没消停,有烟瘾的战友都躲起来吸,有时候躲在哪个建筑角落里,使命的过瘾。
  北方的冬天感觉彻骨地凉,有一晚,班长叫被他发现白天吸烟的战友XX只穿棉毛衫裤站在寝室门口,责骂他吸烟违纪,班长从上衣口袋里掏出家乡辽宁的青松烟,估计总有10多根,点燃后,一把塞到这名战友的嘴里,命令他吸。瑟瑟发抖的战友在班长淫威目光的注视下,未过5分钟就呕吐了,兴许这件事在这个战友的心中会留下永久的阴影,香烟对他来说变的不再有味。
细想起来,班长这一举动太粗鲁了,也许是为了整体利益(评比优秀区队),但伤害战友的身体总是不该。
2.  无法接受的大鞋子
新兵训练结束了,胶鞋将被大头皮鞋取代,还发放昵制水兵服和大衣。在那年代昵制的还算高档的。
即将离开训练团奔赴各部队的半个月,班长喊大家将衣服鞋子从军需处领回发放,几大箱子整齐地摆放在高低床前,每人心情也十分期待,发放前,班长做了紧急动员,这次领来的45双鞋子中,有两双大码鞋,一双48,一双49,我知道大家领取后没有办法穿,但实在没有办法。班长看大家都没有什么反应,又说:既然大家都不愿意领取大码鞋,那就不用发了。
  危急关头,一名知道因身体原因被淘汰的宁海籍战友XX高姿态地说,我领取1双吧。这名战友心里清楚,鞋子只是暂时保管,过后要上交的,因为他被淘汰至二类兵了,他捡了个顺水人情。又有一名叫秦华的秦皇岛战友说我也要1双吧。瞬间,这名白白胖胖的战友在我心目中形象显得是那么高大。秦华在我印象里比较幽默且有点玩世不恭,有次,我在训练团大门站岗,看见请假外出的秦华在一青岛姑娘的陪伴下有说有笑地经过门口仍然不想归队,我大声把他叫住,他才依依不舍地踏进军营大门,我问秦华,你怎么认识当地姑娘的,他说这有什么难的,在公车上颠簸行进时,这个姑娘无意中踩到他脚,秦华连忙说:对不起,我把我鞋子伸你脚下了。姑娘扑哧一乐,于是就有了这一路上的卿卿我我。
秦华的憨厚也许会有所成就,新兵团一别未曾再见,愿好。
3.多用的背包带
背包带是用来行军时捆被子的。到训练团的第一天班长手把手教大家如何使用,被子要叠成豆腐块状。第一次集合时,眼看排我前面的下去了,自己的被子却还没有整理好,于是就耍了心眼不走了。结果在我前面下去的战友被狠狠地骂了一顿,而我却侥幸逃过一劫。
   背包带除了用来捆被子之外,还有一个重大作用是捆人。我们这个兵种要求必须游泳距离600米以上才可毕业,作为南方人来说,大多都在江里嬉戏过,而苦了西北籍的战友,两名来自山西的战友估计连江都没有见过,600米的距离对他们来说就像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到游泳池后就犯难了,人怎么也浮不起来直往水底钻。于是背包带此时就发挥作用了,班长在水池边牵着一头,另外一头就系在他们的腰带上,此景就像当下贵妇遛狗差不多。在高强度的训练之下,这两名战友最终学会了游泳,虽然姿势不那么雅观。
4.非战斗减员
填报分配志愿时,我报的是大连,最终听说为了节省开支,分配原则是哪里人就近分配到哪地。于是,来到了某潜艇支队。
潜艇兵伙食标准较高,每周都有2次会餐,有白酒、黄酒、啤酒供应。一次会餐后,一名叫谢标的四川籍战友会餐后伙同几个老乡去军人服务社闲聊,军人服务社里有小姑娘在当营业员,因此,服务社常常爆满。在清一色大老爷们中间,难得看见异性,俗语说看见了老母猪,都会分外吸引眼球。
那晚,谢标聊高兴了,把脚搁到了柜台上,这时一名老兵要买日用品,叫谢标借个光,不知道什么原因,平素性格温和的谢标却和这个老兵吵了起来,进而发展到推搡,已有几分酒意的谢标不小心被推了个四仰八叉,吵架停歇后,老乡把谢标搀扶到寝室休息,见他立即打起呼噜了就各自散去,哪知次日凌晨五时战友发现谢标已毙命,事后听说是后脑着地以后淤血了。
谢标永远留在了宁波,因处理其后事时,他父母端详着他的骨灰子痛哭流涕,考虑到路途太远,家中条件一般,子女较多的因素,将谢的骨灰交由部队处理了。
5.我的艇
我分到268潜艇上,潜艇的寿命一般在20年左右,我分到该艇时,它已经是暮年了,我退役不久后这艇也退役了。
老兵说,我们老艇长叫叶贵富,也是建德人,在我分配艇上的前不久送到南京军事指挥学院深造了,于是一直未与这老乡照上面。分到该艇时在军工厂维修,与老百姓混居一处。当时听到最多的就是有点黄的事。老兵会说:奴,你看那女的,有晚和一战友在山上野战,结果遇见打猎的,猎人看见草丛里白晃晃的东西在动,枪响后,一声惨叫,这女的落了一屁股砂眼。也亲眼看见了另一艇战友在工厂活动室里跳舞争女人引起纠纷导致混战的事,好多小年轻来惹事,那几个战友不甘示弱,用自制弹簧钢刀架在一名小年轻脖子上,事件没有流血,艇领导被处分,闹事的四个军人卸甲归田。
在艇上,我管一挺机关枪,十把手枪和二十把冲锋枪。平时呆在艇尾,狭小的空间里安置了三张高低床,我在最顶层,床宽60厘米,翻身时都得侧着身,距离床上方最多50厘米就是密密麻麻的管道,因此,在床上也无法坐立。艇出海时,我的岗位在指挥舱的底部,那里的职责就是管理好弹药,必要时发出模拟弹,迷惑敌艇的声纳雷达追踪。作战时我则到艇首鱼雷舱与战友配合发放鱼雷。所以对于我来说,套用现在企业管理的用人之道就是能上能下、能前能后了。
我们艇是光荣的艇,去日本海执行过任务,被鬼子发现后,老兵说鬼子投下深水炸弹,在艇里听见轰轰作响,老乡艇长从容不迫在完成任务后全身而退。在我服役期间,一艇去韩国执行任务时,被深海捕鱼网缠住了,渔民立即汇报当局,驻韩美军和韩国数军舰前来围捕,那艇在一螺旋桨被缠的前提下再次下潜,用比平常多花一倍的时间单桨归来。上岸后,那些兵们表现从容,从螺旋桨上卸下的渔网浮标当做战利品把玩。
6.半路上的新闻
有的人总问我海底世界怎么样,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潜艇是铁制的,没有玻璃窗可以看见海底世界,我的268老爷艇在潜坐海底时,最多也就水下50米,我床上方的管道就滴答渗水了,真担心别让水压把艇弄裂了。
在训练团时,见过一名教练员,据说原在宁波潜艇支队的,有次在和猎潜艇协同训练结束上浮时,结果和猎潜艇相撞下沉,艇里深度表显示20米,在艇长指挥下大家依次逃生,最终活下来的就是这名教练员,而且还残疾了。当时真正深度远不止20米,表误差后逃生的战友都思想麻痹,认为这点深度即使钻个水猛子也构不了危险。这个教练在身上携带了大量的工具和食品,顺着逃生绳每上升10米扔点东西,其他50几名战友上升速度过快没有减压最终肺部承受不住压力身亡。这次失事活了1人。在我服役期间听说在青岛也有一次失事,那次失事,50几名战友都逃生了,艇里只留下一名胆小的新兵,专业潜水员来带他逃生也死活不出,甚至领导在许下只要逃生就记功也还赖那里不走,只差北海舰队司令下跪了。说起立功有个插曲,我艇一名黄岩籍老兵在路过枯井,听见呼救声,这老兵弯腰看够不到,边上找来晒衣杆叫小孩抓紧,顺势提了上来,小孩的父亲是驻地农村干部,敲锣打鼓地送来大红感谢信,于是这老兵顺理成章地被记三等功。再说那新兵,无奈之下在艇里吃喝度过了两天,艇被打捞上来,这新兵看得救了连忙打开舱门,结果一命呜呼了,也是艇内外压力不等,开舱时没有减压,肺部熄火了。这次事故亡了1人。
还有更加有趣的,潜艇里面没有厕所,一般在潜艇下潜时都要解清爽了,厕所设立在甲板上,听说有一战友如厕时间过长,潜艇下潜了,大家都没有关注到,海水漫到脚底了,这名战友裤子都来不及提,连忙抱住潜望镜,艇长一看镜片里黑乎乎的,立即指挥上浮,这战友的灵机一动使鲨鱼少了一顿美餐。
7.要命的台风
象山港虽然避风,但台风的威力确实不小。有次台风来时,在餐厅吃完饭后,我还在屋檐下避风,有心急的撑伞往营房走,眼睁睁地就看见他被风吹倒了。
遇到特大台风时,潜艇就得开到水中将缆绳系在水臌上。而渔民就没有这般幸运了。潜艇在码头停靠时,要安排人员值班,开饭时有专人送来,有时候我们吃剩的就和卖冰棍的渔民交换。渔民在出海时,打到小鱼虾的就直接用海水一煮,什么调料都不用的将就用餐。有时候,看着是风和日丽的,台风突然来袭,渔民猝不及防,小渔船抵不过风浪,渔民就永远地拥抱海水了。有时在岸边就经常看见渔民遇难的遗体,当兵的就会拿来切菜案板将渔民放置板上,到山上折来松树枝盖住,等家属来认领。
看唐山大地震后,感觉人实在太渺小了,在威力无比的台风面前,人的生命显得那么脆弱,包括鲸鱼。有次在岸边就看见一头搁浅的鲸鱼,虽然体型不算特别庞大,好歹也是大块头了。鲸鱼可能是涨潮进来贪玩忘记了妈妈喊它回家吃饭的时间,那条鱼静静地躺在冰冷的海水里,有的渔民靠近后用刀现场刮几条肉,最后骨架带点残肉的慢慢消亡,臭气却整整地熏了好久,以致我饭后很长时间没有去海边散步。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 初识潜艇
▌原创 |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本文下方的“阅读原文”获取。


蝶恋册2019-05-20 21:16:48
作者应该和我当兵时候差不多,因为说的那几件事当时在港服役,90年食堂科的我。

RE昨日house2019-04-26 04:58:38
请问作者名字

旧忆继2019-03-30 23:45:47
把道听途说都变成了文章,这是谁编的?也不简单呢,还是要给个赞吧?

墨颜橘2019-03-25 08:01:53
你好。请问该文作者是哪位战友?
作者
找不到该文作者。希望他来认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