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兵训练
1970年12月底,我们天津及山东、浙江的潜艇兵们来到西沪港家属宿舍进行新兵训练.尽管偏僻荒凉.条件艰苦。
我们全能克服,最头疼最不适应的要数吃饭和生活用水,我们北方人吃饭以面食为主,而南方则以米饭为主,每天三顿米饭。
早晨咸菜,中午晚上都是白菜,而且饭菜味道南北差异很大,我们开始还凑活,几天下来,北方人大部分都吐酸水。重的抱着肚子转悠,吐黄水.一到吃饭就发愁,大概有时两周吃一次面食,北方人高兴极了,然而吃多了胃又难受。
南方人吃面食又不习惯了,他们见面食发愁,所以做饭也是件难事,当时新兵伙食0.49元/天,炊事员也很难办呀,,用水方面开始真是不习惯,当时自来水还没供水,几百人用水很成问题。
我们洗衣刷牙洗脸都要到汽车排前面的小水塘,每天早上新兵们陆续端着黄脸盆,牙缸到水塘边洗漱。有时人太集中还要排队等候,然而有时看到当地有的老百姓挑着大粪桶到水塘边刷桶,于是小水塘边刷牙人逐渐减少.于是新兵们又到下沙村北水井边洗漱.过了大概一个月左右.莲花水站供水.结束了新兵们到外面洗漱用水困难局面,1971年3月我被分配俱乐部提前离开新兵队,结束新兵生活。

俱乐部边上小水塘
说是水塘其实很小很小,但给我留下极深印象。1971年-1976年退伍.我们俱乐部很长时间都喝水塘里的水,那时虽然莲花水站给水但是定时的,每天给水时间很短,有时脸还没洗完水就没了,用水很紧张。后来我们发现礼堂西南角石缝中有一处总往外流水。虽然不太大但总滴个不停.于是我们几个人找来石块,弄点水泥.砌一块石墙,水就给截住了。从此我们就有了这个水塘.洗衣漱口洗脸都到此处,烧水饮用比自来水好多了,俱乐部旁边那时有个支队值班室,艇级领导和基地各科长们,他们都愿意喝此处水。
   126艇一个政委(河北人)经常到此处提水,他说此山水味甘甜,泡茶比自来水好很多,自此我们天天到此用水,也有外人到此提水,尤其早晨战友们洗衣刷牙,说说笑笑成了一道靓丽风景线,直至退伍离开西沪港,至今我仍怀念礼堂边的小水塘。

滩涂拾取
西沪港东面是一片浩瀚大海,但是海水退去呈现一片茫茫海滩,常常见有人在海滩上捡蚶子、捉蟹,他们站在月牙似得雪撬一样的东西飞也似的滑行,一会东一会西。 不一会就捡了一篓.看着非常好玩。
一个星期天宣传科王干事.政治部芦干事.约我和张军一块到海塘沟里去捕蟹,也享受一下捕捞的收获,他们提前借来小台网,我们提着两只水桶。来到海边他们三人穿着小裤头,拿着台网开始抬蟹,看别人挺简单的事到自己做就不是那回事了,一会就弄了满身泥也沒抬几个蟹。相互指挥了半天,试抬了几次终于找到要领,经过不断摸索效益不断大增,开始只抬几个,最后一网能抬几十只.我们真是太高兴了.经2-3个小时努力.我们抬了两多半水桶蟹.留给俱乐部一些.其余王干事拿给家属们去了.虽然我们也吃蟹.但自己捕自己蒸的蟹吃起来更觉得香.几十年前的往事.让人回味无穷
很难忘那个时候,每每想到这些都感慨万千。



卟如去艰2019-04-19 15:55:24
西沪港,永远爱你[强][强][强]赞 1

最爱guazhedemj2019-04-19 23:00:42
西沪港,我的第二故乡[愉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