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蓝字“西沪港战友之家”关注我们哦!

文/秋池    

赶 会
去年小满时候去过庙街,济源人叫小满会。赶会就图个人挤人,各路商家如潮水般占据了一整条街,有十里地,吃的喝的,打的唱的,应有尽有。诗曰:庙街人流济水长,愚公精神美名扬。敢为人先勤劳作,玉川凝翠绘青丹。

庙会对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原始初衷无疑是祭祀活动,祈求上天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与财神有关,起源与道家,随着南北朝统治者信仰佛教,大造寺庙,菩萨诞辰、佛像开光之类盛会乃应运而生,商贩为供应游人信徒,百货云集,遂成庙市…

济源的庙会起源甚早,隋朝就有了集市,这与水有关,中国有四渎,渎本指水渠水沟,泛指河川,东汉许慎《说文》记载,渎,沟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彼寻常之溪渎兮。《尔雅》记载,江淮河济为四渎,济源因济水而得名,济源的庙自然而然也就生存了下来。

串串红灯结成围墙,涌动的人潮入黄河之水天上来,熙熙攘攘。瞧!碾转樱桃梨膏糖,铁梨镢头排成行,锅碗瓢盆满街是,牛肉汤来烤绵阳。听!两元不算贵,被单衣服塞满柜,送人自用都可行,微信支付也不亏。当今的庙会早已虽然没有了古代的祭祀活动,也没有扭秧歌,唱大戏,更没有踩高跷,夜晚的烟花爆竹声,然而这种激情一直在劳动人民心中燃放着。当今的庙会完全成为一个集市,与超市有着很大区别,品目繁多价格低廉,走一走看一看,不知不觉中逛一逛多少会有一点点收获。长街十里笑声稠,瓜果蔬菜应尽有,南国菠萝椰子汁,榴莲布丁臭豆腐,大唐烤肉分外香,庙街堂前钟鼓悠,小贩摊边凭客问,顽儿灯下唤娘留。蛋雕艺者刀旋处,一片春光醉眼眸。赶会者有走路来的,亦有开车来的,各大乡镇都有商客,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无论多远都会来捧个场,求个人气,我想他们都是怀着一份内心对上苍的祭祀而来,为求得平安富足而来,这是一份民族的信仰,对一个异乡人来说更是在寻找故土,寻找眷念,寻找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黄土地的根…
2019年5月19日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 初识潜艇
▌原创 |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
▌原创 | 我为你自豪!心中记忆永存的西沪港!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西沪港战友之家”获取。

“西沪港战友之家”是一家致力于促进退伍战友们情感交流、信息共享的民间组织。欢迎老兵将家中的土特产品上架到“水兵便利店”销售,有货源的战友可主动与我们联系,细节沟通请添加微信:154443939,产品的标准为:自家生产,货真价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