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西沪港战友之家归队
这里是复退海军的网上精神营地。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西沪港战友之家”然后点关注即可成功归队!

今年9月7日,是344潜艇组建40周年的日子。我写点文字,权作纪念.欢迎批评指正。

344潜艇从1979年组建到2000年退出现役,在航20年,其中在北海舰队12年,南海舰队8年。我认为在北海的12年里,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主要时段,即任家奎艇长、孙洪盛政委的初期,肖新年艇长、吕高贤政委的中期,江玉田艇长、张永平政委的后期。但这三个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延续的、紧密联系的。三个时段共同点就是344艇一直处在一类艇的行列,是潜艇支队的中坚力量,都先后参加过重大的课题演练,执行过阅兵、演习、远航、战备值班等重要任务,都有过它历史的光荣与辉煌。
从79年9月到83年6月我亲历了344组建、接艇、试航、全训、战备值班和远航的全过程。那段时间的人和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终身难忘。
如果问我建艇初期的感受,我会坚定的、毫不犹豫的回答:那就是全体舰员齐心合力,争先创优。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快节奏、高效率。不是吗?人员集中一周就拉出去接艇;用40天完成了机械、仪器仪表、管路等各个系统全面的检验,艇顺利出厂;用一个月时间完成海上试航,艇正式入列;组建半年就担负战备值班;九个月完成全部科目的训练;一年就执行了远航任务并跨入教育训练先进单位的行列。
要说建艇初期有那么一点成绩和荣誉,我认为得益于一是人员素质高,二是社会大环境好。
全艇人员是从全训的227潜艇、231潜艇按原更次、整编制抽调组合的,技术基础比较好,各战位不乏技术尖子。像鱼雷长张红星、军士长曹方大带领的鱼雷部门,既有数次装卸战雷的经历,又有熟练操作的经验。其他部门也一样使我这个艇长得心应手,放心满意。可以说当时所拥有的年轻且技术过硬的干部队伍是344胜利之本。干部中只有付政委属于“空降”的,其他干部大多经过全训,有13人经过远航,大都是70后入伍的,年轻,精力旺盛,干劲十足,“男儿立下雄心志,从军报国正当年”。
组建时期那比较清正廉明的社会大环境,促成了344有一种正气凌然、催人奋进的氛围,由此成全了许多人、成就了许多人。在编的18名干部中,除无线电军士长马锡良、军医张国良因病早逝外,其它人基本上都得到了重用和提升。像电工军士长段如春、声纳军士长吴贤武、水手长陈岩平、机要员宋文滋、航海长张军、机电长徐琢生、付长金南南、付政委丛春晞等8名同志分别走了上师团级领导岗位,还有表现突出的动力长蒋恵良、舰务军士长盛龙辉、段如春、吉星、张军、陈岩平、徐琢生等7名同志荣立过三等功。我可以负责任地说,那时干部的选拔提升、立功受奖,不靠能说会道献殷勤,靠埋头苦干做榜样;不靠请客送礼,靠真才实学;不靠疏通关系打通关节,而是功到渠成名至实归。在此我举个例子:有个外号叫“汉子”的干部,不是因为他的五大三粗,人高马大,而是他不懂迎合、不会奉承,坦荡耿直,甚至还有点鲁莽,的确有点憨。但凭他刻苦钻研、技术过硬,能从一个舰务兵干到艇长。也许只有那个时期,在那样风气正、士气旺、人单纯的团队里他才能步步为赢、一帆风顺吧。

好的环境也为战士的成长进步增添了无穷的动力。在编的38名战士中,除志愿兵老班长沈志平、戚玉庭以及城市兵王勤兵、王建新、陈亚彬、邴力、任洪亮、杨杰、周翔、王宏生、冉魁君、王年生、邱丙军等10多人复原回城安置外,仅有鱼电兵邴吉强、鱼雷兵金兆孟(部队评定二级乙伤残)、何进潮、赵维中等4名战士因年龄和身体原因而退伍回乡。参加接艇的战士中有5名提干,17名改为志愿兵。提改的占战士总人数的63%。一条艇在一个时段提、改那么多人,是破天荒的,也是后来少有的。我想说明的是:那10多名城市兵,个个都是好样的,技术、能力、人品都没有问题,都是技术骨干。他们的自愿退出,为其他战友留下了发展的空间,功不可没,应该感谢他们。近年来我听到和看到了他们生活的幸福、富足、潇洒,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
当年提干最顺利的是吉星。艇入列后,轮机军士长蒋恵良提升为动力长,经过远航且较长时间在V战1岗位操作的吉星顺理成章地接班了。由于马锡良一直重病离岗,无线电军士长岗位空缺,我们坚持不外调,自己培养,让无线电兵迟跃充、张明勇一直顶替着,他们干的很出色,很快一个提干一个改为志愿兵了。鱼电兵乔木发展劲头猛,几年就把他的军士长、部门长都“拍在沙滩上”了。提干不太顺溜的是声纳的李奎满和电工的杨卫东。两人的提干材料上报后,开始支队政治部党委没有通过,理由是“城市兵,干不长”。一听这消息,我和政委都非常着急生气上火,训练急需用人哪。我跑到政治部主任那里,据理力争“哪个条例规定城市兵不能提干的”,又全面介绍了那两人的情况,强调他们俩不是一般的优秀。主任松口了,党委重新研究通过了。20多年后,有一次,我们聚餐时遇上那个老主任,我给他介绍李奎满,“这就是你们当年担心干不长的,已经是团职业务长了,还要一直干下去呢”,老将军笑了。如今,1977年参军的李奎满在部队一干就是40多年,达到技术4级业务长(正军级待遇),才从岗位上退下来。
由于名额限制,一条艇一下子要改那么多志愿兵是很不容易的。我们除向军务科申报外,还四处游说、推荐,并承诺,人可以调过去先用,如果不好、不称职,可以退回。也许是344的名气和信誉吧,一下子就调出7名战士,他们很过硬,也很幸运,都被改成了志愿兵,当骨干挑大梁,兄弟单位都非常满意。如调到230艇的舵信兵王广进,马上挑起I战1的重担,艇长张治新说:“有了广进,我靠码头省心了”。轮机兵杨小观调到345艇,担任军士长,独当一面。艇长董延庆常讲“小观是345引进的最好最称职的兵”,35年后我和董艇长相遇,他还为此津津乐道呢。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40年过去了。那纯真的年代,燃情的岁月,如火如荼的日子;那军营的温馨,战友的情怀,官兵的融恰;那港湾的潮起潮落,柴油机的彻夜轰鸣;那四季分明的舱室,海区的潜潜浮浮;那弯弯山路的晨练,水兵食堂的喊酒声浪,都给我留下了深切而又美好的回忆。每当想起那时候的人和事,总像一缕缕春风,芯人心扉,又像一首首歌,动人心弦,更像一幅幅画,令人心醉,难以忘怀。
344潜艇首任艇长 任家奎 2019年5月底

*******************************************************************
战友们,大家好。
在344艇工作是我一生最光荣最值得留恋的岁月。在344那块神奇的沃土上,多少人放飞了梦想,多少人迈开了青春的脚步,多少人付出了汗水和辛劳,多少人在那里度过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多少人在共铸灿烂与辉煌......当年的人和事,时常撞击着我的心灵,总是按捺不住。好在思路还算清晰,写出了初稿,经曹方大、吉星、张明勇等老战友的核实修正,总算落笔。和战友们分享。在此,我谢谢他们。
这篇文章只局限于参加接艇的人员变动情况,只是个人看法。那几年之中以及344中后期发生的许多趣闻轶事都值得回味,都值得大书特书。可惜老朽我力不从心了。
但愿我的文字能给战友们带来美好的回忆,激起大家的创作热情,在344潜艇组建40周年即将到来的时候,写出更多更精彩的文章。
操艇是我的强项,写作不是本行。不足之处,敬请批评、见谅。
任家奎 2019.6.2

*******************************************************************
韶华时期的344潜艇
4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
40年在人生的岁月中却是半辈子的长短!
2019年9月将是中国海军344潜艇组建40周年的难忘时日。
于是,在这个时间结点即将到来之际,曾经根据党和军队的要求负责领导和组建344潜艇的指挥员之一的任家奎首任艇长满怀喜悦的心情,有感而发饱含深情地用文字记录和回忆了建艇初期的点点滴滴...
人员集结一周就去接艇;40天完成了出厂前仪器设备的检查检验;一个月完成海上试训;9个月完成全科目训练合格;一年就执行了远航任务,等等,这一组数字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奇迹。
所以,具有良好作风的战斗队在那时就打牢了根基,从而续写了后面的传奇。
因此,创造传奇的人们,自然结成了牢固的友谊,对那段辉煌的岁月他们沾沾自喜!
344潜艇是人与武器结合形成战斗力的光辉典范!
344潜艇的官兵是保家卫国的勇士忠臣!
借家奎艇长抛出的金砖,让我们找回那个火红年代的记忆之玉,共同缅怀那如歌岁月的军中之旅!
任来和(344潜艇航海长,曾任12支队作战科长) 2019.6.2

*******************************************************************
任艇长回忆344艇建艇初期的文章,一下子把我们带进了那个燃情燃烧,如火如荼纯真的年代。回忆是那么真实、淳朴、全面,也使我们对那时的回忆有了更加清晰认识。任艇长说得好:“建艇初期有那么一点成绩和荣誉,得益于一是人员素质高,二是社会大环境好”。我认为还应加一句是:艇领导班子作风硬,能力强。344艇是光荣的,作为曾是344艇的一员是值得庆幸和骄傲的。向任艇长致敬!向344艇致敬!向全体战友敬礼!
吉星 (344艇轮机军士长,三等功荣立者)
*******************************************************************
任艇长好!战友们好!艇长记性非凡。几句话就将我们带回当年的岁月。祝任艇长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344艇声纳军士长 后为240潜艇政委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 初识潜艇
▌原创 |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
▌原创 | 我为你自豪!心中记忆永存的西沪港!
▌原创 | 挂光荣之家三轮车的故事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西沪港战友之家”获取。


《西沪港战友之家》投稿二维码
“西沪港战友之家”是一家致力于促进退伍战友们情感交流、信息共享的民间组织。欢迎老兵将家中的土特产品上架到“水兵便利店”销售,有货源的战友可添加微信:154443939咨询,产品标准为:自家生产,货真价实。

FBD文先森2019-06-21 09:59:55
这样的过硬的好艇长——优秀的军事主官,不愁带不出好兵!向任艇长致敬!!赞 3

可伶可俐橡2019-06-22 10:38:50
任艇长是我们344艇永远的灯塔.温暖的港湾!向老艇长致敬![玫瑰]赞 1

笑逐秋风远希2019-06-21 11:04:08
任家奎艇长回忆录真好,其中有我熟悉的137艇战友,在任及其他领导努力下,这艘艇迅速成为战斗值班艇应是奇迹,值得赞许和回忆。赞 1

灏明乖乖孩驱2019-06-24 20:54:47
我是张明勇,曾任344潜艇无线电军士长,十二支队通信科参谋,潜艇第一基地通信处副处长、正团职业务长。344潜艇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想念在344艇工作训练和生活的美好时刻,祝任家奎艇长及各位首长、战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强][强][强]
作者
欢迎你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