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歌——欢乐的小月河公园

西沪港战友之家 深海蛟龙 2019-07-04

    点上方西沪港战友之家归队

这里是复退海军网上精神营地。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西沪港战友之家然后点关注即可成功归队!



文/王平


        最近我发现:小月河流淌着欢乐的歌,赞美祖国七十华诞,水花诗情画意,一种倾诉、一种感慨、一种喜悦,使整个小月河公园清波壮美,豪放卓越!



        小月河公园,座落在北京市海淀区牡丹园旁边,由当地政府出资筹建,于2003年建成,它是紧挨着小月河两侧建造的公园。小月河,当年是海淀区东升乡的一条主河流,是永定河的支流,它为当地的人民生活立下过汗马功劳。灌溉农田,生活用水,是当年小月河的最大贡献。小月河,也是北京市唯一一条从南向北流向的河流。九十年代以后,北京成了极度缺水的城市,小月河也断流了。党中央高瞻远瞩,投巨资,下大力量,历经十几年,完成了南水北调的浩翰工程。2014年底湖北丹江口水库的水,途经1432公里,流入北京团城,缓解了北京的缺水问题。从此,小月河也不再是唯一一条由南向北的河流。南水北调工程,由南向北宏大的人工河流,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的新中国才有能力、有技术、有实力、有气魄、完成这么伟大的创举。


        如今的小月河,波光粼粼,受惠于南水北调补给的水,长流不息。小月河,已成了当地居民健身娱乐的公园,每天都是人流如织,一派热烈喧闹的景象。唱歌的、跳舞的、练剑的、打拳的、跳绳的、踢毽的、长跑的、快走的、看书的、吟诗的、书法的、写生的、谈情说爱的、真是动静结合,活力四射。



        我家就住在小月河公园附近,小月河公园也是我健身锻炼休闲的场所。几乎每天,我都要到小月河公园走上几圈。特别是春天,草长莺飞,鲜花盛开,清澈的河水能看见小鱼在水中游动,鸳鸯戏水,结伴而行,河边的垂柳就像靓丽的淑女,留着长长的秀发,羞涩的站在河边的两岸,迎接着客人们的到来拍照,让人流连忘返。公园西门有一个秧歌队,一群老大妈年龄都已过花甲,但劲舞夕阳,不让春妹。一个年近七旬的老大爷,每天蹬着三轮车,车上带一个大鼓,直径大约七八十公分,鼓重也得几十斤吧,老爷子每天要骑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来为老大妈们擂鼓助兴。从老人家擂鼓的雄劲儿,很难想象是一个七十岁的老人能干的事儿。再看扭动健身的老大妈们,腰臀齐动,扇子上下翻飞,哗哗作响,不时还来个回头望月,在她们的脸上展现的是满满的幸福和快乐。


         离公园西门再往东走50米,是一个小亭子,七、八位老戏迷每天都在这里聚集,生旦净末丑,自拉自唱,戏迷们各个眯着眼,摇着头,手拍着自己的大腿,或手拍着手,为唱者打着节拍,不时还叫一声好!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我有一个棋友老刘,已过古希之年,他是公园的常客,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老人,象棋下得不错,他每天带着一个团队,大约三四十个人,上午在公园作一套近一个小时的自编操,然后还要去小亭子唱段京剧,最后还要伴着音响唱几段红歌,老人家的生活态度真让我景仰。


         公园的东门,每周六上午都有一个大的合唱队在这里唱歌,规模大约三四百人。有指挥,有音乐伴奏,声音宏亮,震撼四方,他们唱着党的伟大,唱着祖国的美好,都是发自内心的情尚。



        小月河两侧,近百种植被给公园妆扮得分外妖娆。说到这里,应该感谢每天在公园辛勤劳作的园林工人,是他们不怕严寒酷暑,每天为花草树木剪枝浇水、施肥、洒药、打扫卫生,才有公园如此的美景。我还亲眼看到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在公园行走,看到路上有几块桔子皮,主动拣起来扔到了垃圾桶里。我向他伸出了大姆指,表示敬佩和点赞!他却微笑着对我说,每个北京市民都应该这样做。


        小月河公园,是北京的一景,是全国的一点。看到这里吉祥、安宁、欢欣、幸福的景致,我突然想到:这是我们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斗七十年的缩影,"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幸福、安康!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 初识潜艇

原创 |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

原创 | 我为你自豪!心中记忆永存的西沪港!

原创 | 挂光荣之家三轮车的故事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西沪港战友之家”获取。

西沪港战友之家投稿二维码

“西沪港战友之家”是一家致力于促进退伍战友们情感交流、信息共享的民间组织。欢迎老兵将家中的土特产品上架到“水兵便利店”销售,有货源的战友可添加微信:154443939咨询,产品标准为:自家生产,货真价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