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建国七十周年中篇小说:《深蓝突破》四——王同富

西沪港战友之家 深海蛟龙 2019-07-04

    点上方西沪港战友之家归队

这里是复退海军网上精神营地。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西沪港战友之家然后点关注即可成功归队!


文/王同富(原载《海燕》2019年3月号)



十一


仇虎是个潜艇谜,考上海军潜艇学院,不但圆了自己的梦,也算是圆了父亲的梦。父亲是当年黄土高坡走出来的唯一名潜艇兵,但却没有当上军官,只是名老士官。为继承父亲的遗志,他选择同父亲一样的专业——声纳专业。父亲当年是潜艇支队一名五级军士长,而自己是支队最年轻的正连职声纳业务长。仇虎对潜艇的了解超出常人,从世界潜艇装备到编制合成及战斗力生成,再到各种潜艇海难,没有他不知道的。即使参加如此重大任务,仇虎也带着《世界海军史》,一有空闲时间就翻来看看。他对世界上发生过的潜艇事故了如指掌。他更清楚,父亲正是在中国海军史上迄今为止最严重的海难事故中为国捐躯的。事关那次海难机械故障的原因属于绝密级,在党和国家军队未公开解密前,作为潜艇部队的海军军官他要无条件地执行保密规定,但作为遇难潜艇兵家属,仇虎觉得自己应该知道所有内情。小时候,每当清明节母亲带着他和爷爷、奶奶,还有二爸来到渭河边一堆黄土前祭奠时,他都要跪在黄土堆前听大人们的一阵嘶心裂肺地嚎喊,如秦腔唱戏一般。多少次,仇虎跟随童年在滨城的问道广场,对着老偏岛默默地祭祀时这个想法都越发强烈。


“我们的父亲是怎样走的?”李雪也不只一次问仇虎。


仇虎从潜艇学院毕业分到岛城的潜艇部队后,母亲在梁海的父亲当年的滨城副市长帮助下,从黄土高坡的中县调到滨城狮子口医院。母亲把家也安在斯大林路得胜街,同李雪成了邻居。仇虎在探亲中认识了李雪且走得挺近。李雪从滨城海洋大学毕业后所开的餐馆,小火炉以潜艇为格调的装修风格,都是仇虎的主意。


“爸爸五一节出海回来,带你去逛公园。”这是李雪的父亲李原对李雪说的人生最后一句话。那是200X年X月的一天,教练艇长李原随N潜艇南下参加军事训练,从此就再也没有回来,当时仇虎的父亲仇力也在舰艇上。

“找找童叔叔,求他讲讲我们的父亲。”远航临行前,李雪提醒仇虎。



十二


自水下150米,100米,60米,20米,9米……上午10时30分,潜艇舱内深度计针不断变化。


“中组供气,浮起!”艇长梁海下了浮起口令。505潜艇从潜航大洋纵深的水下150米深处浮起水面。梁海、熊峰、童年上了舰桥。


万里无云,海天相连。几十天未见天日,耀眼的光芒刺眼,熊峰、童年都戴上了墨镜。


“太平洋的海水真的太蓝了!”童年惊呆了发出了感叹。在一片蔚蓝之中,璀璨的阳光照射新型核潜艇,仿佛一头潇洒黝黑的蓝鲸正信步在属于自己的巨大舞台之中央。潜艇后板上,包括仇虎在内的15名潜员在政委杨帆带领下已列队完毕,“新时代中国海军核潜艇深蓝突破!”十四个大字及感叹号贴在每名水兵的胸前。十五名水兵端起一杯刚刚打上的太平洋海水一饮而尽。




“海水苦不苦?”杨帆大声问道。


“甜,甜……!”水兵们宏亮之音响彻太平洋。


那一刻仇虎的眼睛里涌出了激动的泪水。


“蓝鲸-三号”第5N天。


一大早,作为505潜艇一路幕后高参的作战处王建副处长露了面,他直接向熊峰副司令上报了一封刚译出的密码电文:


505潜艇全体官兵:


你艇长途潜航,避敌情,战台风,穿岛链,挑战生理极限,深入临近M国水域,协同我火箭军部队,彰显我大国重器雄风,圆满完成我南海大阅兵的值班警戒重任,现予以海军通令表彰。


其今日8时,解除你艇“蓝鲸-三号”任务,海上航渡可自行安排,即日始返回祖国母港。


海指转海军首长

201X年X月X日


当熊峰副司令在广播器宣布完海军的通令后,505艇官兵沸腾啦!



声纳业务长仇虎再一次哭了。是想起了父亲?还是获悉“蓝鲸-三号”圆满成功?仇虎抱着那亚麻服,泪水奔涌。这一天,仇虎第一次失眠了。仇虎取出纸笔趴在桌子上写了起来。当仇虎埋头写信的时候,童年走了进来。


“给谁写的?”


仇虎羞赧地说,“我想给李雪……”


“就是那个小火炉烧烤的老板?”


“对呀处长,你知道李雪的爸爸是谁?当年,N艇官兵遇难,李雪才6岁。她母亲把父亲葬在滨城银皇顶后,便带她回到母亲的老家湖南长沙。”


“你是说,那小火炉的老板是李原艇长的女儿?”当年,李原是328艇长,梁海则是部门长,而仇力则是四级声纳军士长。童年在328远航中是支队新闻干事。“难怪瞧那李雪面熟。”


“再回滨城休假,小火炉,我请客!”童年望着仇虎说道。


“让李雪请我们。”仇虎回答干脆。


“你们相恋啦?”


仇虎点了点头。


“中组供气,浮起!”艇长梁海又下了浮起口令。


潜艇在某岛附近海域抛锚。远航6N天来,505艇官兵见到了祖国惟一的海岛。


由于解除了“蓝鲸-三号”任务,部分艇员可轮留登上舰桥。童年登上舰桥,瞧,那小岛上绿树成荫,岸边沙滩如银,最吸引官兵的是那高高的塔楼上飘扬的五星红旗。由于锚地离该岛还有段距离,看一会儿两眼便一片模糊,但大家用“观察哨”的望远镜,一个一个轮着瞧那岛,那树,那沙滩,最终把目光停留在那鲜艳的五星红旗上,官兵们像春节夜晚用潜望镜赏月一样,不过每个人的时间可以再延长30秒。由于舰桥上狭窄,大家就自觉地排成队,一批3个人,登上舰桥看后,再换3人上去。


仇虎对童年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产生对祖国强烈的爱,真想早日回到军港,看到祖国亲人。”


505潜艇一路水上航行,直插台湾海峡自东海返回黄海。舰桥上,政委杨帆说,在这次“蓝鲸-三号”行动中,有6名干部志愿兵在远航的途中做上了爸爸,但他们却不知,爱人生男还是生女,母子是否平安?


熊峰问童年,”潜艇兵返航后有‘十大最盼’,是什么?”


“最想看的是太阳;最想听的是新闻;最想吃的是蔬菜;最想做的是洗澡;最想喝的是纯净水;最想抽的是烟就行;最想知道的消息是对象微信留下什么话;最怕的是父母身体不好;最希望的是临复员前加入党组织;最不想听到的是地方的同龄人还叫我们大兵。”



童年、杨帆、谢八斤,还有舰桥艇长指挥位置上的梁海接力回答着熊峰副司令的问话。


不知什么时间,仇虎也登上舰桥。梁海、童年都瞅着仇虎,投入敬佩的眼神。熊峰瞧着仇虎说:“时间真快啊!为了中国海军潜艇发展,咱们是五代人的努力!”


“哪五代人?”童年问。


“我们的老校长傅继泽是第一代,他老人家也是当年赴苏学习的艇员队的领队。当年从黄水走向蓝水,首次突破岛链的老潜艇们算是第二代。当年的潜艇学院教授、现任北方海军参谋长丁峰算是第三代。记得,在潜院水下救生课程学习时,丁教授对我们说‘我所教给你们的方法,你们切记一定记住,但希望你们一生也用不上’。”熊峰瞅了瞅梁海和童年说,“第四代,便是我们这一代了,我可能最后这一次远航了,梁海,作为恩师丁教授、参谋长的女婿,你的路还很长。”


“我呢?”仇虎急切地问道。


“你,便是第五代啦!,小伙子,干得不错,没有辜负你父亲的期望。”

童年听了熊峰一席话,突然想起一件事。“差点忘了,演员说,那老偏岛里有封信。”童年靠近梁海说道。


熊峰听到了童年与梁海的悄悄话,讲起了“老偏岛”的故事,“那老偏岛模型是当年苏军教官临别回国时赠给傅老的,后来传给了丁教授,丁教授每次跟随潜艇实施水下课题,都用提包带着那老偏岛。那模型里有个机关,每次丁老执行水下任务师母总把给他带的信放在那机关内。如今这老偏岛又传到梁海手中。”


仇虎眨了眨眼,感到这一路太神奇啦,潜艇兵太伟大啦!


在太阳、蓝天、大海之中,海鸥追随505潜艇一路欢歌,似向导,如礼兵,引潜艇驶回军港。大陆出现了,军港近了,瞧,那港岸上分明有奔驰的汽车,还有来往的人流,那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把目光投向我们的潜艇,他们不会忘记我们吧?


童年擦了擦眼角,收起了太阳镜。望着望舰桥后方的海天,海蓝蓝,云淡淡,童年发现那太阳是那么的鲜,那么的亮。


童年向隐约的军港,举起了右臂,仇虎也跟着举起了右臂——

敬礼!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 初识潜艇

原创 |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

原创 | 我为你自豪!心中记忆永存的西沪港!

原创 | 挂光荣之家三轮车的故事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西沪港战友之家”获取。

《西沪港战友之家》投稿二维码

“西沪港战友之家”是一家致力于促进退伍战友们情感交流、信息共享的民间组织。欢迎老兵将家中的土特产品上架到“水兵便利店”销售,有货源的战友可添加微信:154443939咨询,产品标准为:自家生产,货真价实。